分享

用《黄帝内经》理论解释为什么会生病!

 yuzhkonglong 2020-11-26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灵枢·百病始生》云:“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两虚”指的是外界异常之气候(虚邪贼风)与正气虚弱之机体。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解释了外感病的发病机制,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即致病因素的存在加之人体正气的虚弱,是外邪得以入侵人体形成疾患的基本原因,疾病的发生与否,以及病情的轻重预后,均决定于外来邪气与人体正气力量的对比。

人体正气有抗邪、逐邪的功能,正气旺盛,卫外致密,病邪难以入侵;正气虚弱,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灵枢·百病始生》所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若正气不虚,能抗御邪气(致病因素),则邪气虽然存在,亦不能为害、致病,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此乃中医学发病学的基本观点。

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并不能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作用,邪正的盛衰虚实是相对而言的,因此疾病的发生与否,既决定于正气的虚实,又取决于邪气的盛衰,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可片面强调正气的抗邪作用而忽视邪气的致病作用。

所以在预防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实正气,还要注意避开邪气,对病邪的及时回避也是减少病邪治病的重要原则与方法。

诚如王冰所注:“虚邪,谓乘人之虚而为病者也。”“然触冒虚邪,动伤真气,避而勿犯,乃不病焉。”《素问遗篇·刺法论》将其概括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这些理论均为中医发病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病例1:产后重感新邪案

张某,产后2个月,形寒身热,有汗不解,脘痞作痛,纳少泛恶,且又咳嗽,经行色紫,舌苔白腻,脉象左弦右滑。

辨证:营阴未复,重感新邪。

治法:疏邪消滞,和中祛瘀。

方药:

炒黑荆芥钱半,清水豆卷四钱,赤茯苓三钱,金铃子二钱,光杏仁三钱,枳实炭一钱,茺蔚子二钱,带壳砂仁八分,炒谷麦芽各三钱,佛手八分。

二诊:形寒身热渐解,脘痞作痛,咳嗽则痛辄剧,纳少泛恶,小便短赤,经行色紫,舌质红,苦薄腻,脉左弦右濡。产后营阴未复,外邪宿滞,夹肝气横逆,肺胃肃降失司。投机合度,仍拟宣肺化痰,理气畅中。

嫩前胡半钱,赤茯苓三钱,川楝子二钱,象贝母三钱,仙半夏二钱,炒枳壳一钱,延胡索一钱,茺蔚子三钱,川郁金钱半,光杏仁三钱,春砂壳八分,经绛通草八分,台乌药八分,炒谷麦芽各三钱。

按语:“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产后2个月,营阴未复,重感新邪,内停宿滞,脾胃为病。标邪正在鸱张,不能见虚投补,姑拟疏邪消滞,和中祛瘀,邪去虚自复、正自安。(《孟河丁甘仁医案》,学苑出版社,2012年)

病例2:气虚咳嗽案

田某,女,41岁,2012年8月15日初诊,自述咳嗽音哑2周。2012年6月28日因腹主动脉瘤,在阜外医院做血管置换手术,术后出现咳嗽、泌尿系感染,抗生素治疗发生过敏,咳嗽服中药治疗后缓解,但仍有荨麻疹过敏症状出现。现喑哑咽堵,咳嗽,咯痰不爽,无胸闷胸疼,纳食尚可,大便调,舌质紫黯苔白腻,脉沉细弱。

既往史:体健。过敏史:不详。

中医诊断:咳嗽。

证候诊断:气虚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处方: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15g,防风10g,白芍15g,当归10g,阿胶珠15g,陈皮15g,法半夏10g,浙贝母15g,茯苓20g,前胡15g,炙桑白皮20g,黄芩15g,鱼腥草20g,紫苏梗10g,射干10g,牛蒡子10g,旋覆花10g,代赭石15g,丹参15g,地肤子15g,草果15g,炒苍术15g。7剂。

复诊(第1次):2012年8月22日。服药后咳嗽减轻,精神好转,无腹痛,仍有喑哑,咽部有痰堵感,晨起咯白痰,不易咯出,纳食可,大便调,舌紫黯苔白略腻,脉沉细。

处方:

黄芪加至20g,当归加至15g,浙贝母加至20g,加白豆蔻10g、胆南星10g、锦灯笼15g,减防风、草果。继服7剂。

复诊(第2次):2012年8月29日。服药后咳嗽未作,已无痰,咽堵好转,荨麻疹已消退,仍喑哑,讲话气不足,气短,精神可,无腹痛,纳食增进,大便调,末次月经6月30日,至今未潮,舌红苔薄黄,脉细滑略数。

处方:

黄芪加至25g,白芍加至15g,阿胶珠减至10g,去旋覆花、代赭石,加炒鸡内金10g、红景天15g。继服7剂。

按语:本案治疗中患者三诊而获良效。纵观三诊思路,补气培元,未行峻补,而是循序渐进,以防补中生痰浊;扶正同时兼顾化痰止咳,标本兼顾,随症施治。(《新中医》,2015年第10期23页)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