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谈用好教材的关键:读书为要

 如水138 2020-11-26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谈用好教材的关键:读书为要

教材建设是铸魂工程,统编教材的编写已经完成,教材已在全国普通使用,做好面向教师与教学的转化足当前语文统编教材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最主要的特色是强调“读书为要”,大量增加了读书的要求。小学阶段开设了专用读书的“快乐读书吧”,初中阶段光是“名著导读”指定的必读书就有十二种,推荐自主选择阅读书目也有二十四种。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对读书的要求也很高。特别是高二出现了“专题研习”型的单元,一个专题,三五篇课文,要求学生顺藤摸瓜,找出更多的相关资料来读。这就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必须具备比学生宽敞徉多的知识面,只有多读书才能应对好这样的“研习”单元。统编教材要求学生多读书,教师自己要先多读,靠以前那些“库存”,看来是不行了。统编教材已经开始“倒逼”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去读书。

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读书,真正地读书,把心沉浸其中。通过接纳那些高贵的思想与情感,使自己也变得高贵起来,沮丧起来,在他人开垦的人文土壤撒播并收获自我的人文品格。

读书其实是一种心境,它需要排除很多干扰,让自己的内心静如止水。让自己的灵魂莹洁如冰。这时,你仿佛怅开了一个宽容的、接纳的袋子,对那些高贵的思想与情感说: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语文教师的水平提升,说到底还是要多读书,争取成为“读书种子”。这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紧迫的职业要求。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教师读书少。阅读量跟不上的问题有普遍性;二是工作上有“新高考”“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三新”要求,这在业务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来几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会成为硬指标,读书的多少会成为关键因素.

统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谈用好教材的关键:读书为要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最生动的教材,最崇高的职业素养。如果教师不读书,或只读教材和教参,不说阅读量,就连基本的阅读都没有,那他所上的课也就只能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简单地灌输生硬的知识,肯定谈不上方法、技巧与课堂智慧,更达不到活波生动、深入浅出、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样,教材编得再好,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教师作为“读书人”和“教书人”,要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教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作者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统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