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猪倌求教:疫情对生猪供应市场有啥影响?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布瑞克农业数据

生猪养殖大量引进外系品种使用添加剂,大幅提高了国内生猪养殖生产水平,但也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其中疫情防治难度增大和生猪的自适应能力下降是当前生猪养殖主要遇到问题。生猪疫情常态性和自适应能力下降,增加了养殖户的防疫成本,如果出现大规模疫情,甚至使得养殖户过去一年甚至几年赚到的钱全部亏损回去,大大增加了养殖风险。养殖风险的加大使得国内猪价大幅波动,出现明显的价格周期。 

2000年之前我国生猪疫情情况较少,主要的是(急性)腹泻和非洲猪瘟。从过去情况来看,腹泻导致生猪死亡主要集中在中小猪,大猪死亡情况较少。生猪大范围的腹泻导致死亡情况,主要由于品种的引进杂交加上大范围的使用添加剂,使得生猪自适应能力下降。遇到异常天气影响,诱发性产生严重腹泻,而养殖行业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得生猪抗药性增加,用药效果不明显。增加了严重腹泻后死亡情况。 

生猪养殖出现腹泻相对有周期性,一般集中在9-10月份秋冬转换和1-2月份冬春转换时期。相对于腹泻,五号病对生猪养殖户信心打击更为明显,由于近年来发生五号病生猪死亡比例有所增加,特别在患病的中大猪也出现了死亡情况,加剧了养殖恐慌心理。 

近年疫情情况增多,2006年初并持续到年中的蓝耳病、五号病,使得当年年中生猪一度出现3元/斤价格,30-50斤仔猪生猪一头仅需50-80元的恐慌价格。大量的能繁母猪被淘汰,仔猪因补栏看不到希望,出现丢弃现象。严重疫情及猪价暴跌影响,造成存栏数量的大幅减少,特别是能繁母猪数量锐减,为2007-2008年中猪价大涨提供了伏笔。 

2010年初因五号病全国性爆发,加上3月份的瘦肉精事件,国内猪价达到2007年的低点,能繁母猪淘汰增加,仔猪补栏进入冰点,生猪养殖出现300元/头左右亏损,养殖户信心重创。生猪存栏数量随后迅速下跌,2010年第三季度随着生猪需求转好,存栏数量减少双因素,猪价企稳回升。2010十月因蓝耳病及天气异常波动,造成母猪怀胎受孕率下降,普遍需要受孕2次才成功,造成了一季度新生仔猪数量偏少,加上一季度由于气温变化大,仔猪存活率低,共同造成了2011年7月份,国内生猪价格一度出现21元/公斤的历史高价,单头生猪养殖利润超过1000元。随后国家再次启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生猪存栏及母猪存栏量增加,价格出现回落,并在3-8月初出现5个月左右的行业性亏损。但由于1-2月的仔猪因阴雨和低温天气造成严重腹泻,导致的大量死亡。三季度后随着猪肉需求增加,加上年初仔猪死亡情况偏多,猪价出现反弹,生猪养殖利润上升至350-400元/吨。1月末后生猪出栏增多,春节过后,猪肉需求锐减,加上春节后生猪病情严重,猪价再次出现杀跌。3月中,猪价再次进入行业性亏损。

当前国内生猪养殖朝着规模化推进,近年有加快迹象。用料方面偏向于全价料,该因素成为近几年饲料厂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小散户的退出,养殖户偏向于全价料,传统的杂粮喂养减少,加上人工成本,四川这个人口众多,曾经的国内生猪调出省份,近年猪价已经高于广东地区。主要因素为四川外出务工收入明显高于在家务农,另外四川农民养殖规模较少,人工摊分成本较多。另外由于土地较少,种粮收入少,饲料原料需要从华北及东北调研,运输成本明显高于沿海地区,生猪养殖成本偏高。而广东方面经济发展较早,农户资金较为充裕,集约化的养殖降低了人工成本摊分,另外靠海,使得饲料原料成本均有有所,成本相对于四川便宜。以广东一户人家年出栏200头,仅仅是每头生猪人工成本摊分150元,收入达到3万元。如果行情好,收入将极为可观,另外还可以种地,收入情况较好,使得广东地区小规模农村养殖模式快速发展,而四川养殖户出栏量较少,年收入偏低,放弃了养殖情况增加,生猪供应减少。作为生猪调出传统省份四川猪价高于销区的广东,主要是国内人口红利的消失结构。 

农产养殖小型规模化,有利降低成本,但养殖户的技术水平较低,加上抗风险能力较低,生猪遭遇较大病情时容易造成亏损,加上规模仍较少,数量较多,进出市场容易,知识结构较低,市场的观点左右他们判断,加大了国内生猪供应波动,从而影响猪价和饲料原料需求。 

过年三年情况表明,大范围疫情和猪价大幅杀跌,养殖出现较长时间亏损,养殖户将退出市场,特别是连续出现两次亏损后,退出市场情况更为明显,2010年生猪出现亏损前,在2009年年中出现亏损。2010年再次亏损加上疫情的叠加,随着造成大量养殖户退出。而2010年下半年并持续到2011年末丰厚的养殖利润,再次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养殖户进入。由于2011年的丰厚利润,2012年虽然出现长达5个月的养殖亏损,但真正退出的养殖户较少,使得全年生猪存栏量处于较高水平,并延续到现在。但随着2013年三月份养殖再次出现亏损,加上病情引发的恐慌性,仔猪补栏意愿下降至冰点,能繁母猪养殖出现亏损,3月末4月份甚至延伸到5月份能繁母猪集中提前淘汰情况将增加,使得后期生猪供应减少,猪价有望在2013年下半年后期进入新的上涨周期。 

2014年初全国多个区域持续出现小规模散发的生猪疫情,持续下滑的猪价极大的刺激了养户的出栏积极性,阶段性生猪市场呈现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使得猪价持续下行,但后期生猪疫情较为平稳,常见疫情为蓝耳病及仔猪腹泻,局部地区偶高发,短期内影响本地价格,此外,江西的病死猪事件,也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猪价。 

图表1.2009-2015年中国生猪疫情指数变化 

 数据来源:布瑞克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