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调查:生猪价格下降散养户退出加快

 乐山老杨 2011-11-23

热点调查:生猪价格下降散养户退出加快

2011-11-23 09:00 】 【来源: 农民日报
今年5月以来,一路走高的猪价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并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但进入10月以后,生猪价格开始从每斤10元以上的高位掉头向下,目前约在每斤8.5元。后市生猪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趋势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生猪养殖大县河北省安平县,希望一探究竟。

  三因素促使猪价高位回落

  安平年出栏生猪78万头,全县现分别有年出栏10万头以上和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1个和18个,是河北省15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

  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告诉记者,根据京安自己对市场的监测,2010年3月26日是京安本地猪价最低的时候,猪价每公斤7~8元,持续不到一周,猪价开始上涨,一直涨到2011年7月的高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阎恒普认为,猪价低其实就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高就是供不应求,这是市场规律。但是怎么造成的,一个就是散养户的退出,这次特别厉害。据他们调查,仅安平本地和周边地区,从去年5月份以来,散养户退出比例大约在15%以上。再一个就是疫病,2010年12月到今年4月,仔猪腹泻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对7日龄的哺乳猪造成比较大的死亡率。猪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散养户的退出,猪病的发生,导致猪价上涨。为什么现在价格下降?今年4月份后猪病平息,不闹了,尤其是仔猪腹泻病减少,死亡率降低,生产走向正常,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得到恢复,供应市场的猪也就逐渐多了。从今年4月到10月正好是6个月,当时养的猪现在开始上市了。再加上2008年猪价高的时候,一部分资金流入养猪行业,当时建成的一些规模猪场,其中一部分生猪正好现在开始上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进口猪肉的增加。猪病减少,效率提高,一部分规模猪场投产,导致生猪产能提高,再加上猪肉进口增长,三个因素使市场供应能力增加,生猪价格下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本轮猪价下跌主因时也认为,一是一季度以后,以腹泻为主的猪病形势明显好转,仔猪成活率大幅提升,9月后大猪存、出栏量较5、6、7、8月有一定回升;二是每年9、10月份为猪肉需求从淡季向旺季过渡的时期,需求旺季并未真正到来,待南方开始做腊肉需求旺季才真正开始;三是进口猪肉开始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由于进口猪肉质优价廉,极具竞争力,随着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其对国内猪市的影响和冲击也将逐步加大。几个因素中,大猪存栏、出栏增加,加上养殖户恐慌性出栏,是目前价格持续走低的基础。

  猪价渐趋合理价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目前猪价已跌破17元/公斤大关,11月15日已跌至16.57元/公斤,创6月份以来新低;最近二个月以来,养猪盈利缩水近300元/头,跌至400元以内。

  谈及未来一段时间猪价走势,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认为,现在京安公司一头猪赚200多块钱,应该是合理的水平,也是理性的回归,处于正常的盈利范围。但猪价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生产成本上涨较多。以人工成本来说,2006年工人平均月工资800多元,现在低的也得2400多元,就这还难以找到合适的饲养工人。再看饲料,玉米作为养猪业的主要原料,现在价格是1.28元/斤,而2006年才0.58元/斤,麸皮价格也上涨了五成。养猪总成本比2006年涨了一倍还多。当时一斤猪成本3元多,现在达到7.2元,一头200斤的猪每斤按8.5元算,利润也就260元。一方面猪价下跌,另一方面饲料价上涨,一跌一涨,养猪业利润已远不能和猪价最高时相比。今年全国玉米丰收,后市玉米价格会不会有所下跌?阎恒普说,虽然今年玉米丰收,但由于需求旺盛,加上农民惜售,后期玉米价格很难下降。在玉米保持高价位的情况下,猪价也难以大幅下降。
另外,进入冬季后,特别是从10月到12月,随着气温下降,猪病进入高发期,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多发,这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养殖户往往会提前抛售,这也是猪价下降的一个原因。从掌握的情况,价格应该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除非国家大批进口猪肉。

  安平冀华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业杰也认为,价格继续下走的可能性不大,他估计这波行情可以持续到明年3月。原因是现在生猪存栏量并不大,今年上半年补栏的生猪要到明年4、5月份才能出栏;进入冬季后,为减少猪病损失,许多养殖场(户)都已提前出栏,正常情况下200斤、230斤出栏的生猪,现在可能170斤、180斤就出栏,尤其是散户和小户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后市猪价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

  散养户退出频率加快

  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认为,最近五六年以来,随着养猪业波动幅度加大,农民经济来源越来越多元,散户退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是养猪对散户的诱惑力已经不大,养猪不再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挣钱的机会多了,养10头母猪一年挣个二三万元,还不如出去打工挣的钱多;再一个是养猪面临较大风险,头年辛辛苦苦挣的钱,第二年价格暴跌,损失严重,再加上现在猪病严重,一闹病就全赔进去了。这样反复几次就挫伤了散户信心,而且大的经营环境又给了养殖户退出的条件。

  阎恒普说,养殖成本提高是散户退出的又一个原因。2000年以前,如果一个散养户建一个猪舍,一头母猪的固定资产投入加上流动资金,也就7000元到10000万元,现在得两万多元,涨了一倍不止,门槛越来越高,而且还没有融资渠道,养殖场户没有担保,不能抵押,贷不到款,这也加速了散养户退出。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资金进入养猪业,一批规模养殖场陆续投产,规模养殖正逐渐替代散养。阎恒普说,一个散户养30头母猪,一个规模化万头猪场养500头母猪,就约相当于17个散户了,完全能够替代。近两年到京安来引种的养猪企业规模都很大,甚至母猪规模达到1万多头,出栏猪就是20多万头。从2009年以来,到京安一次引种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到60%以上,以前都是30到50头,大一点的百八十头,现在300头、500头是小户,一签合同都是上千头、几千头,虽然三五十头的引种户也有,但已经很少,小规模退出得快,大规模上得快,这是这几年市场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安平县畜牧局孙彦栋局长介绍,过去安平养猪业以散户养殖为主,但到去年底,安平县年出栏生猪49头以下的养殖户只剩535个,出栏50~99头的养殖大户1260户,出栏生猪100~499头的养殖企业670个,出栏500~999头的养殖企业155个。现在全县规模养殖的比重占到70%以上。虽然养殖户数呈不断递减趋势,但全县养殖数量并没有减少,年出栏量仍然保持在80万头左右的水平。

  据谢业杰介绍,安平冀华养殖有限公司是2008年8月才进入养猪业的,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目前公司共投资700多万元,占地40多亩,存栏母猪3000头,公司还计划明年再建一个占地80亩的新场。

  规模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一些养殖场户也在改造升级。马店镇安泰养殖场场长张二动告诉记者,他从养殖6头母猪开始,现在养殖场共有19栋猪舍,存栏猪3000多头,其中基础母猪340多头。目前还有三栋猪舍正在建设中,明年还要对老旧猪舍陆续进行改造。

  面对规模养殖的快速崛起,阎恒普提出,养猪业向规模化、工厂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是趋势。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规模化养殖场抗风险能力更强。冯永辉认为,以标准化推进为核心,提升规模养殖水平,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是畜牧业未来五年主要发展目标。记者 何定明 通讯员 刘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