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饲料 | 豆粕的反弹只是昙花一现!

 大数据行业观察 2020-11-26

本文是布瑞克公司 农产品期货网 独家首发,任何形式的转载,必须保证图文完整性,不得删除作者及信息来源,欢迎朋友圈分享。另:以下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

10月26日和27日国内外豆粕期价走强,成交量和持仓量都有所放大,通过对比其他农产品和工业品的资金表现,笔者认为当前豆粕和菜粕等品种的走强只是一时的资金流入导致的非理性波动,尽管豆粕5月合约强于1月合约,但是仅仅是市场预期5月合约将会是南美洲的气候炒作时间点,跨期合约的价差走势只是体现了天气升水,而真正的现货合约价格仍然是豆粕1701合约,后市若资金一旦撤离豆粕等农产品,包括玉米和淀粉、鸡蛋等品种,这几个商品期货的价格将会出现回落。

从数据方面看,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016/17度全球豆粕产量将大幅增长127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2.265亿吨,超过上年的增幅930万吨,这主要是来自于大豆产量的丰产。我们从客观的数据来看,豆粕近月合约仍然是多空因素存在,但是美豆丰产的压力不可忽略,虽然加拿大菜籽因为暴雪天气而出现延缓收割,引发加拿大菜籽期货的上涨,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豆粕在接下来几个月将会面临美国大豆的巨量供应,若希望豆粕出现牛市那就是奢望,现货因为紧张局面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但是美国USDA报告基本定调了下一年度的丰产事实。美豆的强势抗跌,并非因为美豆的供需问题,而是全球油脂因为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减产而导致油脂价格大涨,未来一旦马来西亚和印尼恢复产量,必然将会屠杀多头,美豆在没有油脂的多头支撑情况下未来下跌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虽然美国调高了出口需求,但是从国内最大的豆粕消费端来看,生猪存栏数量一处于低迷状态。根据生猪的生长周期,短期内豆粕的消费需求很难起来,这是其一,其二美国生猪产量较大,美国的猪肉价格已经跌到低位,中国可以进口大量的猪肉来满足国内对于猪肉的消费需求,中国为何在初期采购这么多的大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中的时候,市场预期南美的大豆产量将会比较悲观,因而我国大豆贸易商在6月和7月份采购了大量的大豆。

具体数据来看,外电1024日消息显示,美国农业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1020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2739744吨,高于市场预估的190-250万吨,同时高于前一周的2508997吨。截至本年度迄今,美国大豆检验量累计为10454187吨,高于上一年度同期量9435861吨,强劲的出口量支撑大豆期价。另外美国收割进度缓慢也给了现货价格坚挺的理由,但是随着天气的好转,美国大豆的收割进度也在加速。而市场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于南美的天气和种植情况,种植进度当然很乐观,但是气候仍然是多头的突破口,笔者认为现货供应是巨量的,但是气候的预期仍然在。投资者可以考虑卖空1701合约,买入1705合约对冲,这样既体现了供应的预期,也体现了气候炒作的预期,目前可以明显看到这个价差最近走得很好。

综合市场的走势来看,笔者认为豆粕的价差走势体现了资金流动格局同时验证了笔者的逻辑,豆粕1701合约根本没有走强的基础,如果要走强也是1705合约,而非1701合约,所以考虑到风险和气候的不确定性,笔者曾建议做多1705做空1701合约。这个逻辑很简单,国内豆粕消费需求不及预期,而拉尼娜气候发生的概率在加大,因此建议局部可以考虑这样的套利,或者直接做空豆粕1701合约,以上投资建议均属于笔者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事实推断的结论,仅供参考。(特约撰稿人杭特儿,文章来自农产品期货网独家原创)

微信名:布瑞克农业数据

微信ID:bric_dat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