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生前为什么不称帝?他需要汉献帝为他提供的回旋余地

 萧武在此 2020-11-27

在曹操称魏王之前,孙权和曹操就已经开始勾搭了,暗送秋波,眉来眼去。之所以这样,根本的原因当然是曹操连续六次主动进攻孙权,只要有空就去打孙权,孙权确实是消耗不起了,需要喘息一下。所以,孙权派去的使节名义上是向汉献帝进贡去的,因为这对孙权来说没什么障碍,反正他是向汉献帝称臣纳贡,不是向曹操称臣纳贡。

之前,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偷袭,走投无路的时候去投奔曹操,其实也是这样,虽然他是向曹操求援,但表面上他只是入朝汉献帝,同样在大义名分上没什么障碍。他入朝之后,虽然也是曹操举荐,被加官进爵,封宜城亭侯,拜左将军,领豫州牧,但这都是以汉献帝的名义给他的,只要不在曹操的丞相府兼职,他就并不是吃曹操的饭,当曹操的官,和曹操不存在主仆关系。

还有曹操在孙策还在的时候,也就是官渡之战前不久,孙策遣使向汉献帝进贡,想求个更高的官职和名义。孙策当然很清楚,他这样做就等于承认曹操的地位,但他要的也是这个目的,就是要和曹操结盟,因为他在江东站住脚之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向荆州刘表的辖区进攻,而曹操和刘表是死敌,曹操这时候要对付袁绍,最担心的就是被刘表偷袭后方。所以,孙策一说,曹操就同意了。

这就是汉献帝对曹操的意义所在。因为汉献帝在他手里,所以虽然他表面上是所有人的敌人,但同时他也可以和所有人都毫无障碍的结盟,反正你是向汉献帝称臣,这是应该的,只要不像袁术那样二到直接自己称帝,就没问题。所以说,汉献帝的存在,对曹操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源,是可以随时加以利用的,政治上弹性空间比较大。进攻别人的时候,曹操可以以汉献帝的名义讨伐,要停战的时候只要你向汉献帝称臣就可以。

曹丕迫使汉献帝禅位给他之后,这个弹性空间就没有了。曹操死后,刘备曾经派人去曹魏致祭。致祭只是一方面,实际上的意图显然不是吊丧,而是因为这时候刘备正在为伐吴做准备,所以需要稳住曹魏,以免遭到曹魏和孙吴双方的夹击,那样刘备就比较危险了。这显然是发生在曹操已死、曹丕尚未篡位的时候,才有这个空间。但曹丕当时已经下定决心受禅称帝,所以没有接受刘备的好意。

刘备遣使应当还有一个意图,就是想劝曹丕不要篡位。因为在曹操进位为魏王之后,篡位就已经是早晚的事了,刘备也马上在汉中进位为汉中王,显然是把自己放在汉献帝备胎的位置上。只要曹丕不称帝,刘备就还有机会和曹魏结盟,共同对付孙权,但如果曹丕称帝,那再结盟就只有刘备向曹丕称臣了,刘备显然不可能接受这个要求。而曹丕当时已经下决心受禅,就是已经决心放弃这个可以进退有余的政治空间了,显然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

刘备在夷陵之战后死去,蜀汉的形势比较险恶,大败之后元气大伤,又同时与孙吴和曹魏双方结仇,如果曹魏和孙吴两面夹击,蜀汉一时之间是难以抵御的。也是因为看准了这个机会,所以曹丕一度让王朗、华歆等元老以各种名义向蜀汉朝廷的故旧如许靖、诸葛亮等人写信,劝他们向曹魏称臣。但诸葛亮都没有理会,先忙于安定国内,国内形势稳定下来之后才公开答复,断然拒绝了曹丕的这个要求,在舆论上为北伐做准备。

不过,要说曹操不想称帝,这也不是事实。如果不想称帝,他进位为魏王干什么?汉朝从刘邦就有明确规定,非刘氏不得王,如果有,就要天下共击之。进封魏王之后,就等于实际上已经建国了,王朗、华歆、钟繇等汉末名士也纷纷在魏国的朝廷兼任职务,就已经是在代汉做准备了。只不过,曹操原本想的是先统一全国,再代汉,却没想到赤壁之战后又在汉中之战中失败,灭吴灭蜀都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了,所以转而称王,为代汉做准备。

刘备进位汉中王是群臣共举,法理上程序其实是违规的,因为没有天子之命,但又有故事可循,就是因为刘邦称帝也是这样做的,是诸侯和群臣共同推举的。但孙权的情况不太一样。孙权在曹操称王之后,和曹操结盟,曹操就把孙权的爵位进封为吴侯。曹丕称帝之后,又进而进封孙权为吴王,并且赐九锡。所以,曹丕在的时候,如果孙权称帝,在法理上也只能算是曹魏的附属国,还是存在向曹魏称臣的可能。一直到曹丕死后,孙权才称帝,就是因为要避开这个尴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