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低估一个老兵对人民军队成长的贡献,尤其是对朱老总

 萧武在此 2020-11-27

现在很多革命年代的影视剧里,朱老总的形象都比较弱化了,基本上不参与前线军事指挥,总是一副面相和蔼的老人的面目,看不出来他在军事上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其实这是个误会。朱老总在共军中绝对不只是德高望重而已,他的军事水平和贡献也是很大的。

朱老总虽然是四川人,但却是出身于滇军的名将,在北伐之前他就已经是旅长了,还特地去德国留学,学习军事。当时的朱德已经年龄不小了,但他还是坚持自学了德语。学成归国后,又放弃了已有的高官厚禄,自愿参加了革命。这都是很需要勇气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部队南下广州,在潮汕一带遭遇国军围堵,部队出现溃散。危难之际,朱德和陈毅站出来,收拢余部一千余人,最后上了井冈山。对当时的井冈山来说,这不仅是一支生力军,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支正规军出身的部队,战斗经验和训练水平远非秋收起义部队可比。

更重要的是,在当时井冈山的处境下,朱德的游击战经验是井冈山比较需要的。虽然毛主席天纵神武,但毕竟当时还是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战略上成长比较快,但是战术上还是需要朱德的经验来补充,否则只有战略,没有战术,战略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这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朱毛不能分家,分家了就要失败。

当时井冈山虽然也有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中下级干部,也有许多人虽然并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后来也同样也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但是他们无论在北伐时期还是上井冈山之后,级别都还比较低,基本上都是营连排长,战斗经验仍然是比较缺乏的,尤其是规模稍微大一点的战斗,他们都还不具备指挥能力。

所以,在井冈山时期,大体上形成的格局就是,毛主席负责战略,但在执行的时候,需要依赖于朱德的战斗指挥经验才能实现。而且,随着部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斗规模的提升,军事指挥经验越来越重要。朱德和其他黄埔军校毕业生在这个时期对部队的成长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这之后,虽然除了抗战初期曾经在前方指挥过一段时间外,朱老总离开了一线指挥,但一直是在后方的统帅部和毛主席一起参与军事指挥的,而且在很多时候都有比较大的贡献。包括中央苏区和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他都参与了全国性的战略规划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意见。

比如解放战争之初,在东北提出“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思路,朱老总就有很大的贡献。在淮海战役之前,粟裕奉命到西柏坡向毛主席当面汇报,就是朱老总先到华野视察,粟裕先与朱老总见面,并谈了他的想法,得到朱老总首肯之后,才又得到中央同意,去西柏坡向毛主席当面汇报的。

张宗逊的回忆录中也说,在抗战后期,他率三五八旅在晋西北驻防,朱老总来视察,也对部队的整训和日常训练提出了不少意见,其中有些是非常具体的,比如要求他们把战士的刺杀动作从日式改为苏式,大大提高了战士的劈刺能力和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