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9年,朱德指着墙上伟人与林总会师井冈山的照片:那个人不像我历史侦查处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6-14 发布于北京

在1969年的某一天,年逾八旬的朱德元帅前往人民大会堂开会。在前往会场的路上,朱德一直由他的秘书扶着,慢慢地走着。然而,在进入会场之前,一幅新换的壁画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幅画上是描绘《井冈山会师》的场景,画上只见画着毛主席和一名年轻人握手会师,俩人身后跟着不少部队人马热情地簇拥着。朱德突然停了下来,默默地凝视着墙上的画儿,半晌才缓缓抬起手指着墙上的画对他身边的秘书说:“这幅画画得不好啊,我年轻时好像没有那么瘦啊!”

秘书听后一愣,随即内心感到一阵阵心酸,他明白其中的原委,但还是附和着朱德的话,点了点头说:“是的,老总,画得确实不好,您年轻时确实不会有这么瘦。”说罢,秘书缓慢地搀扶着朱老总进入了会场,这件事也就没有再被提及。事实上,这幅新换的壁画中,描绘的并不是朱德,而是另一个人,与毛主席会师时的首长完全不同。秘书不知道是朱老总看花了眼,还是故意明白装作不知,也就没有好再提及此事了。

事实上,这幅画像上面画的是井冈山会师时,毛主席与林总会面的照片,照片的主人公照理说应该是朱老总,但此刻却被更换成了林总。

从1966年开始,林总在党政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事实上的二号人物;到1969年,他更被正式列为党章上的“接班人”。毫无疑问,朱德是十大开国元帅中的首领,但在60年代末,他的实际地位却不及林总。特别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由于他的发言被批评,因此他在军界的地位受到不小影响,此后就不再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务,而取而代之的林总则一路高升,成为国防部长和军委第一副主席,负责日常工作。

当然,对于宦海沉浮和个人荣辱,朱老总从不放在心上,因为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朱老总追求的目标始终都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人平等,大家都有饭吃,能过上好日子,没有军阀混战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现在已经基本上达成了理想和目标,对此,他也就不再挂怀了。

然而,由于当时特殊的大环境,相关部门为了树立林副统帅的形象和地位,出动了一切宣传手段,甚至在没有尊重事实前提基础之上,对林总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这就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了。

特别是人民大会堂中的那幅会师井冈山的油画,将原本是朱老总与毛主席会师的场景却替换成了林总,显然这是与事实相违背的。会师井冈山油画的时代背景是1927年秋收起义不利后,毛主席带领队伍上井冈山开辟了中国革命第一块红色根据地,而朱老总、陈老总随后也带领湘南起义的余部来到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两支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队伍汇聚在一起,从此朱毛红军成为日后几十年不可分开的响当当革命队伍。

那么,会师井冈山时林彪是否在场呢?他确实在场,只不过地位并不算高。南昌起义时林总虽然也算参加了(没有赶上南昌八一起义的当日),但他只是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三营七连的一名连长,后来一直跟随着朱老总上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后他才当上营长。若以当时林总的地位来看,显然,井冈山会师之际,不光林总在地位和贡献上与朱老总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朱老总身后还有陈老总等人,无论怎么看显然也轮不到他。

只是由于后来红军正式建立后,“红军之父”朱老总由于很少亲自指挥大规模战斗,而是从事战略谋划上统筹全局,所以身在前线指挥的林总才有了进一步发挥军事才能的广阔天地,他的军事地位才得以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由于林总的巨大军事功绩,他的个人声望已经开始名动天下了,就连苏联方面的斯大林也传出了十五个师换林总的传言,但这都已经是后话了,与井冈山会师无关。但如果仅仅是因为特殊历史时期中的宣传需要,而罔顾历史事实,显然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当然,尽管朱老总对此并不太介怀,但并不代表没有人对这幅油画有意见,当时还有是部分正直的老同志就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作为井冈山会师见证者之一的开国上将陈士榘就曾指出了这幅油画中的错误,希望立即予以改正。

而到了1971年9月,这幅画不太符合史实的油画终于从人民大会堂的墙上被取了下来,此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原因不言而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