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尼华文媒体影响力式微,而且正逐渐消失

 印尼视角 2020-11-27

印尼华文媒体影响力式微

而且正逐渐消失

李宗宪

2018年07月6日

苏哈托独裁时期,印尼发生大规模排华浪潮,禁止华文、华校、华文媒体以及中华文化,一直到1998年,也就是约20年前,中文才解禁,因此如今能讲出一口流利华文的年轻华人,少之又少。

华文媒体也差不多是在98年后才逐渐恢复,目前在印尼的华文报纸,主要为《国际日报》、《商报》及《星洲日报》,里面的职员大都已经六、七十岁。采访时事的记者通常是印尼本地人,人数通常只有一到两人,他们会先新闻写成印尼文后,再由编译翻成中文。

报社里年纪较大的记者,则专门采访华社活动,象是地方同乡会、侨社聚会、还有中华文艺活动等。这些记者的薪资普遍不高,收入大部分依靠活动单位所给的交通费,有时候一整天,它们可能必须跑三到四个侨社活动。

而这些侨社活动,新闻稿常是由主办单位提供,记者工作室拍照及记下头衔及姓名,登出来的版面,都是巨幅照片配上短篇文字,论新闻专业,都不及格,不过就是为记者们拿了主办单位给予俗成为「红包」的交通费,因次稿件其实有点像「业配」。

不过印尼华文报社的专业,则展现在翻译及时政分析上,印尼政府机关、地方名称,政策等,华文报纸都有固定用词,且翻译精准,而对于印尼政经时事,也都有深入的评论及社论。

不过,如同前面所提及,年轻一代的华人不懂中文,加上现代人阅报率下降,年轻人通常从网络上获取新闻,因此在印尼,看华文报纸的人只剩下「中老年人」。就我的观察,其实就连在印尼电视台华文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也没有看华文报纸的习惯。另外,虽然部分报社如商报,已经有微信公众号推播新闻,但年轻华人看不懂中文,又或者因为太吃力很选择不看。他们主要获取新闻的语言仍然是以印尼文为主。

虽然没有数据显示目前印尼华文报纸的发行量,但根据我的一次采访经验,可以明显看的出来,看华文报纸的只剩老人了。当我还任职在印尼媒体时,有次我在华文报纸上读到一间雅加达首间大型华文书店的新闻,隔天决定出机采访,到现场时,遇到很上了年纪的顾客,有的甚至需要持枴杖才能行走,而他们都是在报纸上看到,才来书店。由此可证,印尼华文媒体的读者都是年事已高的人们。

读者小众,影响力自然逐渐式微,加上华语在印尼已是弱势语言,更不用谈影响力。

印尼网络媒体蓬勃

传统媒体转型迫在眉睫

李宗宪 

2018年05月25日

2015年12月15日英文报纸之一Jakarta Globe(雅加达环球报)发行了最后一份日报,结束了持续七年的纸本刊物。(图片来源:asiasentinel.com)

Jakarta Post(雅加达邮报)在2016年4月24日停止发行周日版。(图片来源:雅加达邮报)

2015年12月15日,印尼惟二的英文报纸之一Jakarta Globe(雅加达环球报)发行了最后一份日报,结束了持续七年的纸本刊物;短短不到半年,另一份英文报纸Jakarta Post (雅加达邮报),也在2016年4月24日停止发行周日版。至于其他印尼文纸媒,也面临缩版,或人力整顿的命运

这些事情碰巧发生在我刚到雅加达,还在网络媒体Rappler Indonesia实习的期间,而就在短短这两年内至今,印尼的网络媒体持续蓬勃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除了早就称霸网络新闻界,以实时新闻速度的Detik.com (点滴网),还有象是Coconut Jakarta,在香港、新加坡、泰国、菲律宾都有分部,以奇闻轶事、轻松趣闻为主,但不定时也会有如雅加达非法性交易等深入的专题报导。接着源自于加拿大的Vice,也进入印尼,成立了Vice Indonesia,以新闻专题影片为主,除了人物、文化,也报导政治专题新闻。

而印尼本地,也有与Rappler合并的IDN TIMES,和专攻政治分析的Asumsi,都是网络源生新闻媒体,而各种新媒体,其实定位也不一样,以我过去曾经实习的媒体Rappler为例,Rappler的总部在菲律宾,比起总部,印尼的人力和资源相对比较少,因此产出的新闻就以议题分析为主,同样一场记者会,当其他媒体在报导事件本身时,Rappler已经找好专家分析事件,不与其他媒体抢快,反而在记者会结束时,同步发表。另外这些网络媒体的沟通方式,及发稿方式也相对弹性,通常一周只会进入办公室一天,其他时间,若需要开会则通过视讯及社交媒体。

面对这些网络媒体,印尼的传统媒体在这几年也积极转型,电视媒体与全球趋势一样,皆成立了社交媒体部门,以我前东家为例,社交媒体部门不仅另辟自己的节目,型态与电视大相迳庭,以与网友互动为主。

同时象是宣传方式和新闻影片的呈现方式,也都与电视新闻的大不相同。象是影片的文字字体较大,让网友看影片时不一定要播出声音,还有善用卡通动画与主播互动,重大新闻脸书直播等等。

而电视媒体本身也得与时俱进,象是日前哈利王子和梅根的皇室婚礼,就有电视台直接让虚拟动画马车开进新闻摄影棚,让主播坐在马车上报新闻,另外日前播报印尼火山喷发新闻时,也在摄影棚内做出虚拟火山,且火山还能和主播有所互动。巨型的3D虚拟动画,早已成了印尼各新闻电视台,比拚的重点,而目前也尚未有评论新闻综艺化的批评。

另一方面,实时新闻,更是要与网络媒体抢快,但也因此会发生一些错误,象是几个月前雅加达发生地震,电视台抢快播画面,却播出了一段船只上所拍的摇晃画面,有失新闻专业。

面对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平台,逐渐从电视移至网络,世界各国的传统媒体都在想对策因应,不仅要面对流失观众,还有网络媒体分刮了广告收入,要怎么生存和转型,印尼各电视台和报业,都在不断思考。另一方面,快要走入历史的中文报社,更是有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关闭,关于在印尼的华文报业,有待下一篇好好讨论了。

台湾“财团法人卓越新闻奖基金会”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