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玩玉随笔】中国古代籽玉简史:皮色之美

 明祥珠玉 2020-11-27

古代皮色籽:

为什么古代皮色玉器留存下来的极少?

由于古代没有大型挖掘机器,历史上籽玉的开采主要靠“水捞”

水里的籽玉“水籽”有皮色的极少(这是常识)

这意味着皮色籽玉在古代更为稀有。

所以留存下来的古代玉器中带皮色的极少。

古代有色籽玉主要有三种,皮色籽,沁色籽,染色籽。

籽料进入记载:

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石器时期,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当时古代玉器的制作大多就近取材,各种“地方玉”成为不同文化时期的玉料来源。

在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期齐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和田玉器,这说明上古时代已经有和田玉料的使用历史。

至商周时期和田玉器开始大量出现,但这一时期的和田玉料如何进入内陆无明确记载。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始有籽料进入内陆的记载。

齐家文化玉琮

王玉:

古代玉器从远古社会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神玉”,

发展至商周秦汉时期转变为更具王权色彩的“王玉”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和田籽料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原。

此时汉代玉器的制作越来越趋向理性化和规范化,所以汉代玉器在审美上整体呈现出神圣、工整的时代特色。

西汉 玉熊

西汉 卧熊

六朝 辟邪

唐 鸟佩

唐 骆驼骑兽

民玉:

从唐宋开始,玉器终于完全摆脱了从前的“王玉”属性,不再是统治阶级贵族的专属,彻底进入民间成为了商品,从此进入了更为辉煌的“民玉”时代。

从宋代开始,对玉石皮色的价值认识显著提高,

留皮不但是审美需求,而且是宋人对籽料进行辨伪的重要依据。

宋 卧鸡

宋代玉环托花叶带饰中的俏色花蕊

宋代松荫听泉玉山中的留皮俏色

宋代松荫听泉玉山中的留皮俏色

辽金 迦楼罗形饰

同一时期的辽金政权,由于受游牧文化的影响,艺术审美更为直接和奔放,所以在辽金玉器中产生了大量留皮的玉器作品,其粗犷豪放的强烈对比,极具时代特征和艺术感染力。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金代俏色巧雕葡萄纹玉饰就非常具有代表性,作者巧妙地利用和田籽料的漂亮皮色,刻意将其保留下来并琢制成三片鲜艳的葡萄叶。


金代葡萄纹玉饰

辽金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春水玉”和“秋山玉”。

天鹅是一种游禽候鸟,因此通常捕猎天鹅都是在春季的湖水边进行,所以这一题材的玉器被统称为“春水玉”。

辽金时期俏色巧雕春水玉

“秋山”一般以山林中狩猎鹿、虎等动物为主要题材。

而秋天是这些动物最为肥硕的时候,也是最宜狩猎的季节。

因此这类题材的玉器叫做“秋山玉”。


金代留皮俏色山石卧虎秋山玉

元 瑞兽

元 年年有鱼

明清: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玉器发展的日趋蓬勃,皮色巧雕成为了中国玉器的一大特色,越来越多的俏色带皮玉器开始出现。

此时关于籽玉皮色的价值,已经同现代玉石收藏理念相同,漂亮皮色会被刻意保留下来。

宫廷玉器制作中,漂亮的皮色俏雕成为主流。

明 镂雕卧虎山子


清乾隆御制敕封八世达赖喇嘛嘎巴拉盖盒

清乾隆敕封八世达赖喇嘛嘎巴拉盖盒内部

小结:

上古时代已经有和田玉的使用历史。

商周时期和田玉器开始大量出现。

秦汉时期籽玉进入内陆文字记载。

唐宋时期籽玉进入市场流通

唐宋时期因审美需求,染色初始。

宋朝时期皮色不但是审美需求,而且是鉴定真伪的重要依据。

明清时期皮色俏雕成为主流。

新中国成立后籽玉进入统购统销的时代。

20年前籽玉再次进入市场流通。

由于籽玉进入市场时间很短,目前籽玉价格非常低廉,收藏潜力巨大。

相关文章:

揭秘:“重玉轻珉”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寻幽入微:籽玉收藏三要素  脂白老熟无结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