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性贫血知多少?

 上海药讯 2020-11-27

慢性肾脏病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的程度逐步加重,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什么是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病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血浆中一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肾功能不全若伴发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时,也导致贫血的发生。

肾性贫血有哪些危害?
贫血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增加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因此,在CKD早期就重视贫血的诊断和治疗,对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有重要意义。

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居住于海平面水平地区的成年人,男性血红蛋白<130 g/L,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 g/L,妊娠女性<110 g/L,即可诊断为贫血。

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
1、铁剂治疗
目前常用的铁剂补充方式主要包括口服补铁以及静脉补铁。
(表一 口服铁剂与静脉铁剂比较)

(1)口服铁剂:每日应予元素铁200mg,1~3个月后评价铁状态。
(表二 常用口服铁剂比较)

(2)静脉铁剂:蔗糖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羧基麦芽糖铁、异麦芽糖铁、葡萄糖醛酸铁、纳米氧化铁等,国内主要是蔗糖铁和右旋糖酐铁。
(表三 常用静脉铁剂比较)

2、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
ESAs类药物分为普通型以及长效型,目前全球范围内上市的长效促红素制剂有阿法达贝泊汀以及美信罗,而中国境内暂无上市的长效促红素制剂,国内代表药物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1)治疗时机与目标:
推荐CKD患者血红蛋白100g/L即可开始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血红蛋白治疗目标值为≥115 g/L,但不推荐>130 g/L。

(2)用法用量: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初始剂量建议为100~150U/kg/周,分2~3次注射,或10000U,每周1次,皮下或静脉给药(非血液透析患者一般皆用皮下注射)。

(3)不良反应:
  • 高血压:所有CKD患者都应监测血压,尤其是初始接受rHuEPO治疗时。
  • 癫痫:当患者伴有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或体重增加过多时,应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癫痫发作。
  • 透析通路血栓:使用rHuEPO后,随红细胞生成增多,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粘度增加,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 肌痛及输液样反应:通常发生在应用rHuEPO1~2h后,出现肌痛、骨骼疼痛、低热、出汗等症状,可持续12h,2周后可自行消失。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
  • rHuEPO抗体介导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严重贫血(Hb常以每周5~10g/L的速度下降),伴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绝对计数常小于10000/μl);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正常;骨髓象检查有严重的红系增生障碍;血清rHuEPO抗体检测阳性。
  • 其他并发症:偶有引起高血钾的报道(发生率小于1%);有促肿瘤进展或复发的风险。

3、新型肾性贫血口服治疗药物: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刺激肾脏和肝脏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转录,从而导致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

目前全球有4种HIF-PHI药物处于不同研究阶段,其中罗沙司他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了Ⅱ期及Ⅲ期临床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被FDA批准在中国上市。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诊治和预防多学科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杂志, 2018, 98(28):2233-2237.
2、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共识专家组.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8修订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8, 34(11):860.
3、陈威宇, 毕书红, 唐子勇. 肾性贫血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9.
4、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 静脉铁剂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 40(5):358-362.
(文/上海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 杨钰凤)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