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面对离世的亲人,应该怎么办?死亡令人哀伤,如何活着?

 小贤心理 2020-12-05
死亡固然令人哀伤,但活着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这是一篇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很少在生活中去谈论这个话题。
这个话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作为一个看客,谁都无法免俗。
我跟很多人一样,经历过至亲的离开。
接受亲人死亡的过程,对我来说,艰难又漫长,对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
害怕、遗憾、悲伤、孤单、无助、绝望,是每一个丧失亲人的人都会经历的。
有一位朋友问我:
她的一位亲戚去世了,而亲戚的子女跟没事人一样,吃吃喝喝笑笑,而且还说妈妈死翘翘。
说是去天堂没有了痛苦,这算不算正常呢?
我们从这个话题开始,一起面对这个话题。
 也许当你看到这篇内容,会有一些情绪流动,那么允许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掉眼泪也不一定就是弱者,泪该淌就让它流淌。
人类有很多哀伤之痛是无法表达的。
有人说:“眼泪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哀伤”,但实际上人类还有一种更深层的哀伤,就是连眼泪都无法表达。
因为我们人类文明是有限的,我们的文字、我们的剧本、我们的电影、我们的小说,它们无法表达很多哀伤中最深层的痛苦。
由于人们无法把它表达出来,包括眼泪,丧亲者往往会感到,在这个世界上无人可以理解他。
渴望见到死去的挚爱、至亲,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想法,这种心情难以平复,人们尝试各式各样的方式来实现愿望。
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做梦,在梦中与逝者交谈,仿佛对方并没有死去,而是活在另一个世界。
许多人在经历亲人离开,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
在生活中发生一些改变,我们就会遭遇到心理的应激情境,而这些改变其实就是应激源。
对这些应激源,人们所产生的反应可能会因人而异。
但是它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
有研究列出了影响人最大的15件事情。
其中第一位的,是配偶的死亡;
其次是离婚、家庭成员的死亡,尤其是亲生儿女的夭折,再接下来是严重事故导致的创伤,还有结婚、失业和退休、怀孕和生育、职业的改变等。
这15个事件中,大部分都和丧失有关。
那么,我们说的“丧失”指的是什么呢?
失去亲近的人,包括死亡、离去;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身体的损害等等,这都是广义上的丧失。
对早年失去父母的居丧者,一般到成年或成家后悲伤才能渐渐消失。
中年丧偶者的再婚则是最主要的问题,再婚可以使他们在新生活中冲淡昔日的悲伤。
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世上最令人悲伤的事情,常会导致老人的死亡。
青少年若无法妥善度过其悲伤期,常会在社会上肇事犯罪。
有报告显示:一些夫妻在自己的孩子死亡后,会因无法应付因死亡产生的情绪困扰离婚。
如何面对亲友的死亡?对抗死亡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至亲好友的去世或多或少都会给我们留下悲痛。
精神分析学家Verena Kast教授将哀伤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
否认阶段:

震惊、绝望、无奈和困惑;

情绪爆发阶段:

痛苦、愤怒、悲伤、恐惧,但也有可能喜悦;

回顾和告别阶段:

寻找逝者的点点滴滴,自我与逝者认同,与逝者对话,这个阶段既悲痛又美好,直到最后决定分离,自己一个人走剩下的路;

自我修复阶段:
逐步的内心平静和祥和,将逝者深藏心底,对新的生活做出规划和承诺。
哀伤的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完全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性格,亲人的死亡原因以及和与逝者的关系。
面对一段关系的丧失,哀悼是重要的环节。
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将亲人逝世看作是“喜事”,这就是“喜丧”。
“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简单地说,“喜丧”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寿终正寝。
老人圆满地结束了一生,临终又有儿孙绕膝,葬礼时家人非但不会悲伤,反而要鼓乐相庆。
哀伤的结束不是结束与逝者的联系,而是用不同于逝者在世的方式在内心 “安置”逝者。
当你经历丧失时,悲恸你的伤痛,哭出你的伤心,然后通过一些哀悼仪式在内心好好“安置”你的所爱,然后勇敢地投入生活。
 问题往往不是过于悲伤,而是拒绝悲伤。
重要的人离去,把一个问题留给了活着的人,如何面对死亡?
接受失去这件事,父母要协助孩子处理或表达情感,调整生活,并重新建立新的关系。
 哀伤的过程是自然,也是必要的。
人生无常,很多事情完全不在我们的预测和掌控中。
当我们失去亲人时,会产生孤独、焦虑、自责、愧疚等情绪,可能会对丧亲者带来身体和心灵的折磨
 “为什么有人会伤心而死?他们不是自杀,他们是死于哀伤。
如果丧失者经历了完整的哀伤过程,他(她)会带着希望走向未来。只有活着的人,在内心对去世的亲人有一份敬重和爱,并能珍惜自己。
认同便得以解除,双方才能获得自由,活着的人才能摆脱哀伤的漩涡,在生活的各个层面获得健康,开启新的生活。


作者简介:贤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