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对世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云锦居士 2020-11-28

1978年美国作家麦克·哈特的著作《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出版。作者自己声称作品不可避免会带有一定个人主观色彩,但总体上仍力求公正客观。该书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均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因此被视为评价人类历史人物的经典著作。该书先后被译成包括汉语在内的15种语言的版本,在全球范围内发行销售超过50万册。尽管这是一部西方人的作品,但中国人在这一榜单中同样占据了重要席位。

在这一榜单中一共有8位中国人入围。表面上100人中只有8个中国人入围似乎不算多,然而榜单中入围的美国人也只有9个、法国人只有7个、俄国人只有3个、印度人只有3个......考虑到古代中国在地理环境上相对封闭、与其他文明接触相对较少的客观事实而言:要产生能真正影响世界历史的人物其实并不容易,所以入围这一榜单的中国人数量其实并不算少。

入围的8个中国人中有3个古代皇帝:排名最高的是名列全榜第18位的秦始皇嬴政,其次是排名全榜第21位的成吉思汗,排名最后的是名列全榜第82位的隋文帝杨坚。麦克·哈特在书中对秦始皇的评语是:“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的面积其实和欧洲大致相当,然而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中国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提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政治和社会结果的大革命。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第一次大革命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度,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发生于1911年的第二次大革命终结了两千余年的皇权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国家;发生于1949年第三次大革命直接塑造了今天的中国。

秦始皇正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眼中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人。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并不是用武力征服了山东六国,而是通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一系列开创性革命性的措施缔造了一个大一统帝国。其实秦始皇并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尝试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人,然而他所开创的帝国制度却是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三百年前波斯人就已开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构建大一统帝国的尝试。

从公元前522年9月起统治波斯帝国达37年的大流士确立了“大一统、小自治”的统治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大流士首创行省制:将全国分成20多个行省,由君主直接任命的总督取代之前各部族的首领成为各行省的最高长官,对国内的非波斯民族采取较为宽容的自治政策。大流士确立了可以在帝国境内合法流通的三种货币,还以两河流域的度量衡为基础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大流士确立行省制及统一货币、度量衡等一系列促进中央集权的措施比秦始皇嬴政早了近三百年,由此在世界范围内开始第一次构建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尝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百余年前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波斯帝国。这时亚历山大的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了当时中国战国七雄的领土面积总和。秦帝国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武力征服打造的大帝国。

然而在秦始皇之后的两千余年间他所缔造的大一统帝国制度始终是中国历史的发展主流:尽管在秦始皇之后中国也曾经历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这样的分裂动荡局面,然而统一最终还是成为了这个国家的主流。即使在帝国制度已覆灭的今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秦始皇所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相比之下比秦帝国更为古老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如今早已都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公元前221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终于消灭了山东六国中坚持到最后的齐国,古老的华夏大地迎来了崭新的大一统帝国时代。然而秦始皇所要建设的究竟是怎样一个帝国呢?事实上在这一刻他被历史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一个时代的新命题由此拉开序幕。既然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帝国,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整套与新帝国配套的建设工作。事实上当统一战争尚未结束时秦始皇就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当天下归于一统之后秦始皇郑重地向满朝文武抛出关于确定君主尊号的话题。夏、商、周三代天子皆称王,而列国诸侯则根据自己的爵位分别称公、侯、伯、子、男。春秋时代楚国君主率先开启诸侯称王的先例,进入战国时代后列国竞相称王,“王”这一称号因泛化而大为贬值。秦始皇认为自己作为崭新帝国的统治者必须有全新的尊号才能显示自己开创新时代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下诏请诸臣共议尊号。群臣商议后进言道:“昔日五帝统治的土地纵横各千里,外面分布着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如今陛下兴正义之师诛讨暴乱、平定天下,使海内归于一统。此乃亘古未有之事,可见陛下功盖三皇五帝。臣等与博士商议认为‘古有天皇、帝皇、泰皇,而泰皇最为尊贵’。臣等冒死献尊号曰‘泰皇’,王命称‘制’,王令称‘诏’,天子自称为‘朕’”。

秦始皇采纳了群臣提出的“皇”字,同时去掉“泰”字,又将“三皇五帝”的“帝”字与“皇”字合称“皇帝”。“皇帝”尊号的诞生看起来似乎只是改了个名称而已,在帝制早已成为历史的今天称王或称帝看来也没太大区别,然而实际上这标志着时代的转折。如果说改易名号更多起到的是时代转折的象征意义,那么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为新生的帝国进行了全新的制度设计。

在今天陕西省秦汉新城附近的窑店镇矗立着一座平台,在秦始皇的年代这里正是他的统治中枢咸阳宫。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这里召开了一场重要的宫廷会议,而会议所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确立帝国的统治制度。对秦始皇而言:如果管理统一的新生帝国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因为他所统治的土地和人民已膨胀到了之前秦国的七倍。然而这时很多人的思维观念仍停留在古老的分封制年代。

丞相王绾率先上奏道:“如今六国臣服,天下一统。燕、齐、楚地处偏远,不如分封皇子为王以镇抚各地”。然而廷尉李斯表示反对道:“昔日周文王、周武王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然而经过数代人后各国诸侯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开始疏远,各国为争夺利益而互相攻击犹如仇人,天子也无法阻止他们的行为。如今再行分封必留后患”。最终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

秦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秦始皇在全国设置了36个郡。郡设守、尉、监(监御史)。郡守掌治其郡。郡尉辅佐郡守并典兵事。郡监掌监察事宜。郡之下设县。万户以上的县设令(县令),万户以下的县设长(县长)。县令、县长领有县丞、县尉及其他属员。县令、县长主要管政务,县尉掌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

县以下设乡,其主要职能有四:1.摊派徭役;2.征收田赋;3.查证本乡被告案情;4.参与对国家仓库粮食的保管工作。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赋税,游徼掌治安。乡之下设里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有里典,后代称里正、里魁,以“豪帅”即强有力者为之。里中设置严密的什伍户籍组织,以便支派差役、收纳赋税。同时规定互相监督告奸,一人犯罪,邻里连坐。

此外还有掌管治安、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设亭长。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郡县制使皇帝的命令得以直接渗透到地方基层,从而使中央集权得到大大强化。与地方的郡县制改革同时进行的是对中央官制的改革:秦朝中央官制的核心内容就是三公九卿制度。所谓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设左右二员,作为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手,掌监察百官。三公以下分设分掌管具体政务的诸卿: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皇室属籍的宗正、掌舆马的太仆等。

政务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最终由皇帝作出裁决。此外秦代还设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掌通古今”的博士要通晓古今史以备皇帝咨询,同时负责图书收藏;典属国与典客一样主管少数民族事务,不同的是典客掌管与秦友好的少数民族的交往,而典属国则负责已投降秦朝的少数民族;詹事管理皇后和太子的事务。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一直被此后历朝历代所仿效。

在进行中央和地方的官制改革的同时秦始皇也致力于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巩固帝国的统一。战国时期列国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均存在较大差异。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秦王朝在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凡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在田制上秦王朝规定6步(合今230厘米)为尺,240步为一亩。

这一亩制以后沿用千年而不变。在币制方面以原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统一帝国的货币,原来六国通行的珠玉、龟贝、银锡等不得再充当货币。同时铸币权被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严惩私人铸币的行为。我们中国人最早的货币是贝壳,所以古汉字中和钱有关的字大多都是贝字旁。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贝壳这种传统的货币不够用了,毕竟在古代那种交通条件下要把产自海边的贝壳运到内陆地区太难了。

因此金属货币开始逐渐取代贝币。可能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金属货币主要就是黄金、白银、铜钱这三类,然而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冶炼技术下人们最常见的金属是青铜,所以当时的农具、武器、货币等等几乎都是用青铜制作。最开始人们是以称重的方式使用青铜进行交易,然而每次交易之前都要先称重实在太过麻烦,所以后来人们就用青铜做出了各式各样的钱币。

采用固定模板制作的钱币在大小重量上是一致的,所以也就省去了每次交易需要称重的麻烦。到了战国时期华夏大地形成了四大货币区:以燕国、齐国、中山国等地为主的刀币区、以韩国、赵国、魏国等地为主的布币区、以周王室、秦国等地为主的圆钱区、以楚国等南方诸侯国为主的蚁鼻钱区。金属铸币的出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每次交易需称重的问题,然而不同货币区之间的交易仍存在规格标准不同的问题。

当秦帝国完成政治上的统一之后就开始致力于对不同货币区的统一,所以秦国原来的半两钱也就成为了统一帝国的货币。《汉书·食货志》是这样描述这种货币的:“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这句话透露出3个重要信息:秦国的半两钱在材质上与周钱相似;半两钱上铸有“半两”二字;这种货币的重量统一为半两。统一重量并把重量铸在钱上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没什么,然而在当时却是一个不小的革命。

在使用金属货币的年代重量就是价值。在钱上刻上重量就像我们今天在钞票上印“XX元”一样让使用者一目了然。“半两钱”的另一个创新特点是它的形质:之前人们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一般用绳索和木条把铜钱串起来,久而久之就发现圆孔的钱串起来以后容易松动,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摩擦。由于青铜质地较软,所以磨损自然会导致减重。在那个使用金属货币的年代减重就是贬值。

如果一枚新钱重0.5两,用一段时间变成了0.4两,那么价值就缩水了20%,这时再拿出来用就未必能令别人接受。“半两钱”对“圆钱”进行了改造:中间改成了方孔,串起来钱绳索不容易松动,同时还减少了货币的磨损。如今货币发行权是掌握在国家手中的,私人不允许印钞在我们今天看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战国时期货币私铸、盗铸现象在各诸侯国一度是很普遍的事。秦的半两钱改革不仅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也保证了市场上流通的“半两钱”的铸造质量。

可以说秦国的”半两钱“在那个年代就有如我们今天的第三方支付一样是一次支付革命。中国的货币制度由此开始走向成熟。战国时期列国的文字和货币一样也是不统一的,秦始皇为此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战国时期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秦篆”(又名“小篆”)。

秦篆成为了王朝法定的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此外一位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关进云阳的监狱。程邈在坐牢的10年期间对当时字体的演变中已出现的一种变化(后世称为“隶变”)进行总结,从而创造出隶书这一字体。秦始皇得知程邈的事迹后将其释放并提拔为御史,隶书由此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从而最终实现了举国“书同文”的目标。秦始皇还下令修建从首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同时把全国的马车车轴距离定为以六尺为制。这就使秦始皇巩固帝国统一的又一重大举措“车同轨”。秦始皇深知要巩固帝国的统一就必须加强帝国各地之间的交通联系。

从公元前222年起秦始皇开始大幅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这是一种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的道路。在统一车距的同时全国各地的驰道宽度也被统一为五十步。驰道的修建使原秦国故地与六国旧地之间的交通联系大大加强,从而强化了帝国对各地的控制力度,同时也大大便利了秦王朝在与北方的匈奴等部族的战争的后勤补给,还方便了秦始皇的巡游。

与“书同文”、“车同轨”同时并行的一项政策是“行同伦”,也就是建立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秦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之间界限分明,以礼相待,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从而给后代树立好的榜样。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在会稽刻石上留的铭文则对当地盛行的淫泆之风大加鞭笞。

中国古代在今天的江南、岭南地区生活着古越族,他们分布在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越族内部又分为于越、扬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不同支系,合称百越。如今其他越族分支大多已融合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而且绝大多数就是融合在了中华主体民族汉族的血脉基因之中。事实上广东省的简称粤在古汉语中和越就是通用的。

今天的广东显然是以汉族人口居多的,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则因为中原人口的南迁;二则因为当地越族的汉化。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征百越。秦军兵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两路攻南越,其余两路攻西瓯。兵分五路的秦军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这场战争前后相持达三年之久。

秦始皇为解决大军粮草运输的问题下令在如今广西兴安境内的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公元前214年这条名为灵渠的运河完工凿成,同年秦始皇派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这次秦军顺利征服了岭南地区的百越部族,随后秦王朝在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从此以后岭南两广地区就成为中华版图的一部分,这其中的象郡所辖之地甚至已延伸到越南北部地区。

秦军的南下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北方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使岭南地区迅速从刀耕火种时代平稳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在秦始皇南征百越之时北方的匈奴部族已对帝国的北疆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战国后期匈奴的势力就已日渐抬头。因此与匈奴接壤的秦、赵、燕等国就沿着北部边境各自筑起了城墙以防止来自北方的游牧骑兵的入侵。秦军东出征服六国之时北部边境的军事力量有所削弱。

匈奴趁此时机占领了河南地(今黄河河套平原)。公元前214年春秦始皇命蒙恬统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一举收复了被匈奴占据的河南地,随即将这里作为防备匈奴的军马放牧地。秦始皇在河南地设九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秦王朝在北伐匈奴的同时又向新设的九原郡迁徙了大批刑徒以充实当地人口。公元前212年为进一步增加了徙边的人数又在谪徙刑徒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一般民众移居边地。

公元前211年一次就从内陆徙民三万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迁徙北疆的内民居民均“拜爵一级”。这些迁去的民众与刑徒一面屯垦、一面戍边,既充实了当地的武装力量,也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建设。秦始皇为巩固北部边防将之前秦、赵、燕等国的北部长城防线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的万里长城。在南征百越、开发北疆的同时秦始皇还派遣将军常頞率军修筑了“五尺道”。

这条古道从四川出发往东南行,经僰道(宜宾)、南广(盐津)、朱提(昭通)、夜郎西北(威宁一带)、味县(曲靖),至滇池(昆明),继续向西至叶榆(大理)。这条道路虽只有五尺宽,却和贯通全国各地的大秦直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成为秦帝国开拓西南地区的重要依托。栈道开通后大秦的势力直接抵达且兰、夜郎、邛都、昆明等地。秦王朝在这些地区设官“置吏”,建立了行政机构。

与此同时秦又经蜀郡加强了与邛都、筰、冉者的联系,使之纳入了郡县制的行政系统。秦始皇通过五尺道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从而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秦始皇对西南地区的经略为日后汉王朝与西南夷民族的交往奠定了基础。从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密切了与内陆的关系,而且逐渐成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公元69年东汉王朝在云南保山设立永昌郡后就彻底掌控了通往如今缅甸、印度等地的商道。

这条古道被称为“蜀身毒道”(又名南方丝绸之路)。这条古道从成都出发,一路经行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十多个州县,从腾冲进入缅甸抵达印度次大陆,当时中国的丝绸等产品就沿着这条道路大量销售出去。中原王朝不仅通过这条古道与周边的缅甸、印度等地取得了联系,甚至还曾接待过远道而来的罗马人。当时罗马商人抵达印度后会向东通过缅甸沿伊洛瓦底江到达蜀汉治理下的云南永昌郡。

诸葛亮治蜀时期把这条商道视为是和都江堰工程一样重要而加以保护。蜀汉在三国之中地盘最小、人口最少,蜀汉的经济来源除了农业生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蜀绣的销售。所以诸葛亮专门在成都设立“锦官”,“蜀身毒道”因为直接关系到蜀绣的对外销售也就必须在战略上对其予以高度重视。随着“蜀身毒道”贸易的火热使蜀汉都城“锦官城”成都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国际化都市”。

秦王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东北一直延伸到如今朝鲜半岛的清川江流域,往南一直延伸到如今的越南北部,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在经过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拓西南之后秦王朝国内郡的数量由36个增至48个。秦始皇通过在帝国各地巡游的方式向民众展示皇帝的权威,同时他把对各地的祭祀进行一定继承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统治策略。

从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直到他去世的十年间秦始皇一共有五次大规模的巡游。除了第一次之外均是以过去东方六国的领土作为巡游对象,而原来的齐鲁故地则成为他巡游活动的中心。这是因为齐鲁大地上的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传说上古时代的圣人曾在泰山举行向天地祭祀的封禅大典,泰山封禅也就因此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最高的政治荣誉。

不过在秦始皇之前所谓的“泰山封禅”多出自上古传说,事实上秦始皇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曾登上泰山祭祀天地的统治者。秦始皇的开创性之举成为后世历代之君竞相模仿的榜样,只有文治武功杰出的统治者才有资格登上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秦始皇之后的两千余年帝制时期只有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六位地位举行过泰山封禅仪式。

这其中除宋真宗外其余五位皆为文治武功突出者,也正因为不够资格的宋真宗弄低了封禅的身价,所以之后再没哪代帝王举行过封禅。尽管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是由秦始皇嬴政所缔造的,然而其实大一统思想早已有之:早在《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战国七雄混战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统一,思想各异的诸子百家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基本统一的。

事实上中华秦帝国的形成过程和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秦国一直具有明确的混一天下的奋斗目标,正是基于这一目标才使秦始皇嬴政得以奋六世之余烈;相比之下波斯、罗马的扩张是没明确目标的。作为大一统思维的衍生物之一就是天下体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天子受命于天而治天下,而位于天下之中的地区称之为中国、华夏,位于周边的各民族则分别称之为戎、狄、蛮、夷。

理论上而言:既然天子受命于天而治天下,那么其权力也理当覆盖到周边的戎、狄、蛮、夷。事实上秦始皇并没将吞并六国视为一统天下的终结,他一直在探索帝国疆界之外还有哪些神秘未知的世界。为此他征服百越部族聚居的地区,打通了和西南地区的交流通道,甚至秦始皇巡游东海并遣方士徐福出海当真只是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吗?也许秦始皇此举是不是也暗含有探索海外世界的目标呢?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向山东琅琊移民三万户。同时他本人也来到琅琊巡游,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秦始皇在琅琊逗留了三个月,其间“大乐之”。秦始皇这次东巡是不是想把琅琊打造成为一个海港基地,从而便利将来探索海外世界呢?对此历史并未给出答案,所以我们只能猜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生平行程最远的一次东巡:上会稽祭大禹,最终抵达了面朝渤海的碣石。

秦始皇在这里留下了颂扬大秦功德的石刻,这个地方也就被后人称为秦皇岛。这次巡游与以往不同的是:秦始皇首次下海了。秦始皇在会稽稍作停留之后乘船从长江入海,然后从海上绕行山东半岛。在黄土地上戎马一生的秦始皇似乎很享受这次在海上搏击风浪的经历:在一次与海神大战的梦醒来之后他从山东半岛再次北上,在此期间秦始皇曾操纵秦弩与海上的大鱼搏斗。

当时地理知识有限的人们一直以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四周被海洋所环绕,所以中国的土地谓之海内,而四周的大海谓之四海。然而齐国的阴阳家邹衍却提出了一种与此截然不同的观念。邹衍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大陆地在世界上存在九个,而九大洲之间被海洋所隔绝。热衷于开疆拓土的秦始皇即使不接受邹衍的观点,但海外的未知世界的确对他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况且秦国赖以起家的关中平原地处华夏西陲的客观事实也使秦始皇能比从小生活在中原腹地的人更能发现四海说的谬误:传说中华夏大地的东、南、西、北四面皆被大海环绕,然而秦国历代君主很早就知道在其西部和北部分布着广袤的陆地,其间生活着各种戎狄部族,有的还曾与秦国有过战斗或交流。既然秦国的西部和北部分布着广袤的陆地,那么在遥远的海外是否也可能存在陆地呢?

传说东海之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秦始皇派徐福去寻访这些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也许是秦始皇的目标之一,不过与此同时他是不是也对海外世界有着某种兴趣呢?公元前210年的盛夏没能等到徐福船队返航的秦始皇只能带着遗憾踏上归途。当车队行至河北沙丘时秦始皇突发暴病而亡。同行的赵高、李斯等人对外隐瞒了秦始皇的死讯,同时他们伪造诏书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太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