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狄伦视角 2020-11-29

“道”,不得不说这个字非常伟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这个字密不可分。说到道,我们可以称它为“道学”或者“道文化”,道学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黄帝、姜太公都是道学的代表。而在道学的发展中,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学派叫道家,公认由老子创立,老子是道学的集大成者,由道学,道家在前面开路,后面出现了道教,道教吸收道学,道家思想而开立的宗教,所以道学文化真是源远流长,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道家,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杨朱

有一种人,我们叫他为普通的隐者,离群索居,归隐山林,避开人世恶,图心灵清静,欲洁其身。然而在这些隐者中,有人不认为自己是一种逃避行为,他们会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他们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让他们的退隐有正当的理由和实际的意义,这就是道家的开端,这是道家的第一阶段,代表人物——杨朱。

杨朱生活在墨子与孟子之间,具体时间不详。杨朱的思想是很有争议,要从其它著作中去寻找,所以就会有所出入。但是杨朱的基本思想核心是“贵己”、“尊生”。贵己就是利己,尊生就是珍爱生命。如他所说:“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人人都不拔下一根毫毛,人人都不刻意做有利于天下的事,那么天下就治理好了。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全生是保全生命、保全天性,所以要避开祸害。“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重在于“避”,即要归隐山林,逃离人世,避开人世的恶。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杨朱

第二阶段:老子

人世间的事情复杂,不论你藏得多好,总有些恶是避无可避。老子的思想表示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规律,能发现,遵循,并利用规律,就可以使事情转向有利的一面,这就是道家发展的第二阶段。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揭示的就是规律,如"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揭示的是物极必反,循环运动的规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揭示的是天之道和人之道,自然规律和人社会群体中的规律、社会法则。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老子

第三阶段:庄子

老子试图揭示宇宙万物,揭示本质,老子的道是宇宙本体论,老子的思想中人在道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庄子不同,庄子主张齐物论,世界万物都是一个样,取消了自我,对于前面两个阶段说的避害,庄子的思想不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是从这个现实世界到另一个精神世界,没有了自我的概念,就没有了伤害。庄子的思想偏向或者说是唯心主义,忽视客观差异,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在庄子看来,“道”是精神性的东西,“先天地生”的“非物”,在精神上与天地合一,就能解脱尘世间的利害,得失等等,达到真人境界,逍遥境界。

中国哲学简史——道家发展的三个阶段,老子与庄子的思想有何不同

老子与庄子的思想都是超越伦理道德层次,老子向外(客观世界)解释道,庄子向内(主观精神世界)解释道,庄子认为生命只是大道的形式,不管是庄周还是蝴蝶,都是一样,单论生命的价值没有意义,所以庄子批判孔子不明大道,一味追求伦理道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