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慧琼:李时人教授明代作家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0-11-29


恩师李时人先生,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先生早年治说部,用力甚勤,于唐五代文言小说、明清长篇白话小说领域颇有建树,遂成学界一方大家。

李时人教授

1996年,应中华书局之邀,先生负责撰写《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遂转向明代作家研究领域。先生带领李门弟子二十年力耕,在明代文学研究领域开辟了一片新的学术天地,形成鲜明的治学特色。

1
宏大宽广的研究视域

一代文学家大辞典所收录的文学家应该能代表一代文学之风貌与成就。基于此原则,先生接受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撰写任务之后,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应该选取哪些明代文学家进入大辞典?该如何选取这些文学家?若要选取一定数量的文学家,须要有一个遴选范围,先生把这个遴选范围定为“明代作家”,这就需要界定“明代作家”的概念。

先生对“明代作家”的界定,不是政治史的概念,而是学术概念:将明太祖建立明王朝(公元1368年)之后的作家,以及明王朝灭亡以后,自发组织抗清活动,或参加南明政权抗清活动(公元1661年,南明桂王被擒,明年被杀,南明灭亡)的作家,以及入清后以“明遗民”自居,不与新朝合作的作家,都称为“明代作家”。“作家”一词,先生界定为“有文学作品传世的明代文人”。

《明诗别裁集》

收录明代作家的文献首推明人总集,诸如《皇明诗统》《皇明风雅》《盛明百家诗》《明诗综》《明诗别裁》《列朝诗集》《明诗纪事》《明文海》《明文定》《明文远》等等。仅根据以上易得资料来编撰《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省时省力,然这种敷衍应付的讨巧做法绝不是先生严谨笃实的“朴学”治学精神所允许的。

先生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工作,经过慎重思考,制定了最“笨”的治学思路:首先对明代作家及其著述作全面稽查,尽可能弄清楚有作品流存的明代作家及存世文学作品的数量,然后从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完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的编撰任务。至此,拉开了先生带领其弟子进行明代作家研究的大幕。

张慧琼毕业时与恩师合影

李门弟子在先生的指导下,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对明代作家展开全面稽查。二十年来,出自先生门下的硕、博士研究生已经撰写了50余部有关明代作家研究的学位论文,主要是地域作家研究,此外还有作家个案研究、家族作家研究、流派作家研究、女性作家研究、文人结社研究、诗文理论研究、诗文总集研究等。

先生带领李门弟子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有据统计出有明一代有文学作品传世的作家在20000人以上,流存的明人总集、选集、别集有4800余种,这些作家和集子绝大多数经过李门师生的亲眼查阅。这是两个宏大的数字,基本上描述了明代作家、作品的真实底细,为研究明代文学划定了一个宽广的研究视域。

2
第一手材料的查阅运用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先生指导李门弟子做明代作家研究,要求必须采用第一手材料,少量二手材料的运用只限于工具性材料,作为资料查阅的线索。围绕一个作家查阅的资料主要是作家传记资料和作家著述资料。

查阅作家传记资料,先生指导弟子从阅读该作家的集子入手,从集子中赠答类诗文书札中查找该作家的重要交游,再去其交游的集子里查找有关这个作家的传记文章,诸如传记、行状、祭文、墓志铭、墓碣文等等,这是一条途径。

再一条渠道是查阅该作家家乡的地方志,其中会有传记性的资料。第三条途径是运用如《明人传记资料索引》等工具书作为线索,按图索骥,去各种文献里查找作家传记资料。对于已经查到的传记资料,先生要求必须甄别筛选,不同资料相互对比考证,辨析先后伪误,订正谬讹,选用问世最早且相对最正确的传记资料,来撰写该作家的人物小传。

《明人传记资料索引》

查阅作家著述资料,首先是查证该作家著述的数量及存世著述的藏地,然后再有目的分层次研读其集子,除却上文所言用以查阅交游外,主要是阅读其作品以初步感受判断其文学成就,作为撰写作家小传时评价该作家文学成就的主要依据。在查阅作家集子的过程中,可以查找到很多文集序跋。

查阅作家著述将会有二项副产品收获:一是作家著述的数目及存世著述的数量与藏地,二是作家文集序跋。这二项收获,加之上文所说作家传记资料,若将全部明代作家的这些资料汇集到一起,将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明代作家基本情况数据库,可据此编纂《明代作家传记资料》《明人著述目录》《明人文集序跋》等,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强大的资料信息。

由于先生对查阅资料的原始性要求非常严格,李门师生通力合作查找明代作家资料而形成的丰富数据资源库,其可靠性与实用性非常高,将极大地嘉惠学林尤其是明代文学研究学界。

3
竭泽而渔式的资料占有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对于明代作家研究,不管是地域作家、家族作家、流派作家、女性作家等各种形式的群体作家研究,还是作家个案研究,先生均要求首先“竭泽而渔”式的占有全部资料。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赴国内外所有藏有明代作家资料的藏书机构,查阅一切可以查找到的资料;二是对于个体作家,查阅辑录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

先生对资料的查找要求既高且严,且不说境内的藏书机构诸如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各地档案馆文史馆,即便是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的图书馆,只要藏有明代作家的相关资料,尤其是别集刻本,孤本、异本也不放过,都要不远万里前去查找。至于个体作家,查找所有与之相关的资料,或者辑录,或者做成资料索引以备后查。

先生的治学理念是:做学问要充分占有资料,掌握的资料越多,甄选运用资料越是游刃有余,得出的结论也更趋于客观公允。

4
文学本位的作家观照

张慧琼与李老师、师母毕业合影

对于明代作家研究,先生强调立足文学本位。不管是群体作家研究,还是个体作家研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文学。基于这个立足点,体现作家的文学成就成为甄选材料和撰写论文的标尺。

考察作家生平,突出其文学活动,考索生平各时期的文学创作,其他经历作为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的背景来观照。论文里有专门的章节考述,且可以做成文学系年表或者年谱,附在论文之后,使得作家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创作呈一目了然的直观状态。

考察作家交游,重点在于考察其文学交游,即在文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的人物关系及其具体影响和结果。生平为纵向,交游为横向,这样可以较为全面地考察作家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

考察作家的著述是核心研究。首先是全面考察作家的全部著述,然后重点研究其别集。别集是作家文学成就的具体承载,对于别集的研究根据作家研究的类型有所区别。

若是群体作家研究,作家数量太多,他们的每一种别集至少要写出叙录,注明著录、存佚情况,存世别集还应注明藏地、卷数、版本等基本内容。

李时人教授 

若是个体作家,其别集的考察要深入细致的多,考证以往目录文献著录情况,与在藏地亲目所见别集实物相对照,辨析真伪,订正讹误,以亲眼检阅各版本为准,考证别集的版本源流,甄别版本优劣,若尚无今人整理本,则可以进一步做出精审的文献整理,为现代读者提供版本精良的古籍文本。

对作家作各方面考察后,应对其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对于这一点,先生持非常审慎的态度,要求弟子不要妄加评断。可参照前人的评价,主要是研究者通过阅读作家作品而得出的自己的结论。然而由于研究者自身解读鉴赏作品的能力和文学理论水平所限,自得结论未必准确。

鉴于此,先生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要求弟子在有非常确切把握的情况下,言简意赅地对作家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略作评价,不宜过多,若无把握,只需考索叙述,不做评价。

做群体作家研究,会发现有些作家仅流存单篇、残篇作品,有的只留下一句诗,未流存别集,或者尚未发现其别集,先生要求弟子把这些作家也要纳入研究视野,录其作品,不可遗漏,作为以后研究的导引和预留空间

5
博通与精专的恰当结合
《李维桢研究》

对于明代作家研究的整体规划,先生的思路是:宏观上以时间为经、以地域为维对群体作家作全面稽查式研究,微观上对大家、名家作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如此一来,既可以宏观掌握明代作家的全貌,又可以窥见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所在,力求做到博通与精专的恰当结合。

李门师生对于明代作家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均硕果累累。

有30余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是按明代行省、州府划分的作家研究,诸如《明代山东作家研究》《明代浙江作家研究》《明代湖广作家研究》《明代陕西作家研究》《明代四川作家研究》《明代京畿作家研究》《明代河南作家研究》《江苏明代作家研究》《安徽明代作家研究》《明代江西作家研究》《明代山西作家研究》《明代福建作家研究》《明代松江府作家研究》《明代常州府作家研究》《明代扬州府作家研究》《明代宁波府作家研究》《明代嘉兴府作家研究》等等。

明代作家诸如冯梦龙、宋濂、李梦阳、唐顺之、李维桢、谢肇淛等等大家、名家,业已进入李门弟子学位论文研究范围。基于以上研究,基本上摸清了各地域作家分布与文学成就,并且突出了各地域作家中的大家、名家,以面带点,点面结合。

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书影

先生在李门师生二十年明代作家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亦遵循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地域划分,每一地域选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作家,既有在文学史上占有席位的大家、名家,也有只流存单篇残句然很有特色的小作家。

大家、名家的人物小传、著述及评价撰写详细丰富,特色小作家的个人小传简而精当,多数录有仅见流存的一句或数句诗作。这样的文学家大辞典呈现给读者的是既全面又不失重点的一代文学风貌。

6
结语

在李门师生多年艰苦研究的基础上,2013年以先生为首席专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13&ZD116),这是一个集大成的规模宏大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最终成果将近1000万字,按明代地域分述明代全部作家的生平、著述与文学成就。随之作为该课题研究的副产品,还将面世三部工具资料性研究成果:《明人著述总目稿》《明人诗文别集总集序跋汇编》《明代作家传记资料汇编》,一部论著:《明代作家的地域分布与文学发展的空间形态》。

师门合影

先生对于明代作家研究的宏大学术规划正在逐步推进,这是全面展开、深化明代文学研究的奠基性拓荒工作,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李门师生所从事的明代作家研究的成果,填充了有明一代文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为后人进一步深入研究明代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时人先生必将成为21世纪明代文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2017年8月于周师园静笃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