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埋线:

 中医夏青海 2020-11-30

人体穴位埋线是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指导意见:

主要用7#、8#、9#、11#、12#、16#等。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约1~3厘米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提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敷盖消毒纱布。

如果是做一些需要会调节气血之类的,选择的针大概是在7号到9号,另外也可以根据病人的要求来做,在做之前都是要进行相关的消毒,所以可以放心的选择。

将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组织或深层,利用它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穿刺针埋线法、三角针埋线法、切开埋线法三种。埋线多选择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以背腰部及腹部最常用,每次选1—3穴,一般20—30天1次。经实验研究,羊肠线刺激经络穴位后,肌肉合成代谢升高,分解代谢降低,肌蛋白、糖类合成升高,乳酸、肌酸分解降低,从而提高了肌肉的营养和代谢,故对面瘫、癫痫、哮喘、小儿麻痹、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神经官能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