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新用户99567270 2020-11-30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秦可卿去世之后,宁府里还发生了很多奇怪事情。尤氏一反常态闭门不出,丫鬟触柱而亡,贾珍大作超度,葬礼规格空前。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呢?

这个内含复杂的秦可卿,为什么不像书中多数女性那样贴近生活呢?曹雪芹创作她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

卓语将在本文中解读这些问题。

01 天香楼

要解析可卿去世后的种种怪事,首先要说说天香楼。

这个地方,书中在第十一回出现过。众女眷在天香楼上听戏,凤姐甩开贾瑞后:

说话之间,已来到了天香楼的后门,见宝玉和一群丫头们在那里玩呢。

七十五回又出现了。贾珍在家居丧,“不得游顽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到发疯,于是设局聚众淫乱。那个胡闹的地方,也是天香楼。

由此可见,天香楼本是宁府的戏楼,后来成了爷们们专门搞事情的场所。

实际上,真正的公爵府邸建筑,不可能取这么招摇轻浮的名字。看看故宫里的楼宇名称,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畅音阁、古华轩、翠赏楼、阅是楼、梵华楼........

好歹这些建筑是要待客用的,主人再没文化,也要起个有文化的名字。天香,这算什么鬼?妥妥的青楼招牌好吗!

这样不合常理的大bug,书里有很多,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讽刺,别无他意!

这本书的前期部分,曹公下笔相当用力,特别特别是风月宝鉴这一段。他仿佛要把心中的痛和讽鉴,一股脑的倾泻出来。恨不得一根笔直戳入人心,戳出最不堪入目的血泪。

太用力,就免不了堆砌,在描写秦可卿时表现的特别明显。跟她有关的东西,全是淫秽典故,根本顾不得常理。仿佛只差把李师师的名片,贴她脑门上了。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由此可知,这哪是仅仅跟贾珍有染的问题。一个翁媳扒灰罢了,需要如此大费周章,搬出那么多典故、那么多暗示讽刺吗?

天香楼又是讽到无边。且不说后来的性质,只说它的本职戏台子,就是个相当低贱的地方。按常理说,除了听戏以外,贵妇们绝无理由踏足那里。

插句题外话:只因为有个”天“字,某人就把它认定为公主之楼.........我实在无语!没文化你自己知道就好了,用不着搞这么大张旗鼓。你是怕大家寂寞,专来贡献段子的吗?

秦可卿死在天香楼,这事极反常、极难堪。更糟糕的是,她是衣冠不整(请自行臆想,我不想说太透)地吊死在那里,古人忌讳吊死鬼,一般要请专业人士来,才敢放下尸体。

这就意味着,最初发现她的人,不管是宁府下人,还是贾珍贾蓉,都没能遮掩住出丑的一幕。天香楼后来专门设一坛超度法会,足以说明宁府没来得及掩盖死亡现场。

可卿的死讯于深夜中传来。趁着夜色,这个重病号自个偷摸摸的登上天香楼做什么?任何人都会第一时间疑惑这个问题,随之而来的则是桃色猜想。

实际上,只有你们猜不到的,没有什么不能发生。卓语在上文中解析过,干血症可以引发神志错乱,她在上吊前还做了什么很难说。就像玛丽莲梦露一样,以惊世骇俗的方式为生命画上句号。被删掉的“遗簪”、“更衣”诸文,就是这段经历。

有人说:既然神志不清,应该跳楼怎么还能上吊呢?这个问题要问习惯自杀的韩国明星,她们最常用的方式是上吊,多数曾长期服用精神药品。

总之,贾瑞临终那欲火焚身的惨状,就是代替可卿表演。他死的有多难看,可卿就有多难看。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堂堂宁国府的大少奶奶,这样的死状,这样的死亡地点,你可以想见这是怎样的爆炸性新闻。

宝玉跟琪官交往,在男风兴盛的当时,实在不是个事,竟然还半城人都传遍。那这事的劲爆程度,又该如何?

02 宁府大地震

如果你是贾珍,此时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会有什么感受,会有什么举动?

他的感受非常复杂!

有自责和忏悔,毕竟可卿从病到死,他做了太多荒唐事。

有惊恐和不安,毕竟百年府邸,还从未有过如此血腥惨烈的死法。

有痛心和不解,他不明白她为什么选择如何了局,也不明白命运到底对自己做了什么,带走了如此难得的风情女人。

可所有这一切复杂感受,到最后呈现出来时,只剩下一种东西——那就是愤怒!

请了那么多医生,都是饭桶吗?身边的下人都是挺尸的吗?尤氏成天说照顾儿媳照顾的多好、多操心,操到哪里去了?贾蓉那个作死的畜牲干什么去了,你但凡照应她点,能发生这事?

她病得七荤八素的,竟然还能跑天香楼自尽,都没一人发觉,你们这些人.......全都该死!

贾珍的愤怒,带来了宁国府的一次空前大地震。在大地震中,打鸡骂狗、拆医生招牌....所有失职渎职的人员,统统抓来打个半死。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具体情形,请参照尤二姐流产后的局面。当然,可卿的地位可比尤二姐高多了,她对贾珍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所以请把尤二姐的局面放大十倍。

既然如此,瑞珠选择撞柱而死,不是很聪明吗?至于尤氏嘛,想都不用想,一定要脚下抹油。

这个时候的尤氏,不仅要承担看护不利的罪责,更重要的是,葬礼将是极大的难题!稍有不慎,不合贾珍之意,就可能被迁怒;但若一味痛哭流涕、如丧考妣,不仅自己累个贼死,还必然成为社交圈的笑柄。

如此左右为难的事,当然是躲起来最好。

03 复原她的一生

很多读者会奇怪,你怎么知道贾珍所想,有什么证据说宁国府大地震呢?

当然有证据!卓语此前多次提到可卿房间的摆设,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剧透,里面包含可卿所有的秘密。此前解读了三样,今天解读后两样。

1、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寿阳公主是宋武帝刘裕的女儿,某日在花园玩累了,躺卧在含章殿的檐下小憩。有梅花飘落在她额间,经汗水渍染后,在前额上留下了腊梅花样的淡淡花痕。皇后见了,十分喜欢,特意让寿阳公主保留着它,三天后才用水洗掉。

此后寿阳公主便时常摘几片梅花,粘贴在自己前额上,以助美观。“梅花妆”就此发明。

这个典故原本是个美妆传奇。但要知道自宋朝之后,官方文化越来越趋于保守,像寿阳公主露天而卧、个性美妆这些作风,自然被归于骄奢淫逸。

况且她的梅花妆,后世常被用在香艳情诗中。比如李商隐的《蝶三首》,一提到梅花妆,就是会情郎的意思。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2、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同昌公主是唐懿宗李漼的长女,闺名叫李梅灵,其母是号称长安第一美人的郭淑妃。

李梅灵出生后不哭也不出声,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之后又自己活过来,非常神奇。许多年后,正当李漼因宫斗要死要活时,这个女儿忽然对李漼说了两个字“得活”。不久李漼就真的如愿登基。

自此,他视同昌公主为自己的锦鲤,宠爱到无以复加。到什么地步呢?空前绝后!

也就是说,历朝历代的公主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待遇,能超过同昌公主!即便是曾经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也望尘莫及。

关于她的豪奢,史书上记载很多。略举几例,吃的全是难以想象的山珍海味,一道日常菜“灵消炙”,全用喜鹊舌、羊心尖烹制;只喝玫瑰露、凝霜浆;只穿珍珠衫、狐白裘、火蚕衣;行动要用“七宝车”,一路走过异香飘逸,如天女散花。至于封地、俸禄什么的,就不用废话了,反正是天下奇珍尽归公主。

后来她嫁给新科进士韦保衡。出嫁时唐懿宗的赏赐,简直就是国库大挪移,东西多到数不过来。以至于韦家的豪华府邸,竟然都装不下。

同昌公主结婚后,郭淑妃常去驸马府,不久后这位岳母就和女婿搞在一起了。再后来同昌公主就三天两头倒卧病榻,日渐消瘦,不思饮食。

这下可心痛坏了唐懿宗,他挑选了最出色的太医,轮番来为公主的治病。天下稀有珍贵的药材,用了个遍,仍然无法治愈。

公主死后,驸马把责怪推给御医,说他们滥用药物害死了公主。懿宗恼羞成怒,将御医全部斩首,他们的亲族三百多人也牵连获罪,全部收入京兆大牢之中。公主身边的下人也遭了殃,都陪葬公主。宰辅、京兆尹等很多忠臣因为直谏犯上,也死的死贬的贬。

一桩皇家风流韵事,最后演变成一场震动朝野的惨案。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可卿屋里的五件摆设,内含五个历史典故,可以复原可卿的一生。

镜室是暗示可卿的特长,代表了她出嫁前所接受的培训教育。飞燕立盘,代表了她初入宁府时,如鱼得水的上位之路。杨妃木瓜,代表了她立稳宁府后,恣意放纵的生活状态。

梅花妆,本是面上的瑕疵,因为公主特殊的身份加持,说它美就成了美。这影射了可卿的难言之病,很可能是类似梅毒的性病。长久不愈才形成干血症。然而人人都对着病中的她各种哄,就像化妆一样,彼此心照不宣。

同昌公主影射的是可卿死后的故事。不过尤氏不可能做郭淑妃,况且贾蓉出轨也气不着可卿,所以病因不同步。其他方面高度相似,如贾珍对可卿的宠溺,倾其所有博欢心,无限豪奢的生活,包括病中的模样都差不多。

既然如此,可卿死后,贾珍就会像唐懿宗一样大发雷霆,迁怒于他人。只是这部分文本,当然也属于删除之列。

唯一残留下一点点痕迹,就是瑞珠撞柱而死,她必然是可卿死前最后接触过的人,罪责最大。另一个丫鬟宝珠可能当天不值班,罪不至死,她选择为可卿守灵,其实跟陪葬的意义也差不了多少。

为什么?因为她要长居铁槛寺,然而从秦钟智能的故事,还影射不出她的结局吗?正经出家了还遭此荼毒,何况她这种不明不白的身份?

无权无势无钱的下层女孩,连主子都死去了,又没个正经单位,独居野外,这不就是误入丛林的小白兔吗?

悲剧是无止境的。红楼最好不要看懂,看懂后只剩下唏嘘。

04 葬礼之迷

同昌公主死后,毫无疑问要举行盛大的安葬仪式。陵墓豪奢壮观,陪葬的服饰器皿琳琅满目,填满了墓坑,送葬场面之宏大,非历代公主可比。

这些历史场面,都被曹雪芹写进了书里。

秦可卿的葬礼,举宁府合家之力,不惜一切代价,贾珍悲痛的如丧考妣,这一切只不过是为凸现贾珍的任性昏聩,并无其他含义啊!

权利不受制约,是宁府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礼法一套套的,无论搞得多完备,有用吗?

然而站在贾珍的角度,这个葬礼必须大操大办。因为他欠可卿的太多了,葬礼是唯一能弥补的方式。

况且,那时候人认为隆重的葬礼,是对一个人人品的终极认定,只有竭尽所能去提升葬礼规格,才能为可卿、为宁府挽回一点点颜面。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重点来说说四王八公派人参加葬礼这事。

长久以来,这个事成了红楼界的大招牌,只要一说到可疑,必提四王八公。说来说去,跑不掉政治阴谋、宫斗大剧。反正有他们在,秦可卿、元春这些人跟阴谋密史是脱不了干系的。

真是如此吗?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时,尤氏跟女眷正说话间,贾蓉进来向尤氏说道:

“老爷们并众位叔叔哥哥兄弟们也都吃了饭了。大老爷说家里有事,二老爷是不爱听戏又怕人闹的慌,都才去了。别的一家子爷们都被琏二叔并蔷兄弟让过去听戏去了。

方才南安郡王、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四家王爷,并镇国公、牛府等六家,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了名帖送寿礼来,俱回了我父亲,先收在帐房里了,礼单都上上档子了.......

你看,贾敬都出家了,压根不在贾府,他过个生日,四王八公也会送寿礼来的。那你说他们在卖谁的面子?

人家书上说的清清楚楚,明明是卖祖宗的面子好吗!当初宁荣二公掌握天下军马,这些四王八公不是发小,就是战友,再不就是下属,都是世交啊!

卓语此前专门解读过荣禧堂,堂上匾额是皇帝御笔,对联是郡王所赠。写对联的东安郡王,跟贾源是同乡、世交,尊贾源为兄。

郡王是宗室高级爵位,仅次于亲王。他自称自己是小弟耶!而可卿葬礼上来的四王,也都是郡王头衔罢了。这不是很正常嘛?

贾府但凡有红白喜事,世交好友们都会出面,这是最最常规的、合理的社交,也是最正大光明的活动。哪来的什么秘密?

假如真要搞什么政治阴谋,哪里会借助这场合见面,故意招摇,故意惹事吗?假如可卿真是什么公主,既然要藏匿江湖,又何必大办葬礼,有病吗?

要知道,要不要参加葬礼,跟死人压根无关好吗!只是为了给活人看的。按曹雪芹的本意,四王八公是给贾府祖宗面子,这是合理的。按照什么遗弃公主论,那是给谁面子,是给皇家面子还是丢皇家面子?

所有这些假设,都是自相矛盾,不攻自破。

有人问,既然暗喻秦氏淫荡,为什么写的都是皇家典故?

历史上是有知名妓女,可她们故事只见于野史,难以作为典故来使用。况且她们的物品,能像梅花妆那么有社会影响力吗?更况且,如何把她们跟公爵府门联系起来呢?

既要淫秽,又要奢侈,肯定是皇家物品才合适嘛。

在描写可卿房间时,脂砚斋批语说【甲夹:艳极,淫极!】,这么明确的态度,实在无须再解释什么。曹雪芹选用的典故全是风流韵事,跟地位尊贵没有一毛钱关系。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05 人物价值

秦可卿是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这个角色里,作者赋予了很多人生哲理。

1、从人性的角度,她是极端综合体

从外而观,秦可卿兼具黛玉宝钗两种不同风格的美,既有风流婀娜,又有性感美艳,真是满足了人们对美女的一切向往。

可是从内而观,她却荒淫无度、争荣夸耀、善用心机,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兼具着宝钗、袭人的缺点,骨子还是凤姐那种女汉子,是男人最不待见的类型。

真是外面有多美,内里就有多丑。人性的极端表现,综合在她身上。

2、求全则假,求赢则输

曹雪芹有很深刻的哲学思维,这是他最吸引我的地方。如果没有这一点,红楼梦就会黯然无光。

他塑造的角色,如果有一面好,必定有一面不好,就像手心手背的明暗两面一样,同时存在。这就是哲学观。

基于这种哲学观,有得就有失。求全则假,真人不全。

内心有真善美的人,为人必有几样突出的缺点,突出到世人皆知,突出到明目昭彰,突出到为此会葬送很多名利。内心把真善美都泯灭了,外面就学会了八面玲珑,万方无孔,一般人别想找出她的缺点。

秦可卿显然是个极度求全责备的人。她追求外在的一切完美,包括完美的颜值,完美的人际关系,完美的事业环境、完美的生活品质、完美的情欲财色等等。

简单说,就是当代青年热切羡慕的所谓 “人生赢家”!她就是要做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人生赢家。

很多时候,当我看到热血青年们信誓旦旦的标榜人生赢家时,我都希望,他们有一天能看懂秦可卿的人生。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不必等到结局,在塑造人生赢家的路上,她早就完全迷失了。她本是一个极度聪明灵透的人,可惜灵魂却早就死了。正因为如此,她才觉得生无可恋。

身上的病,终究都是因为心里有病哦!

从心灵泯灭的角度说,可卿和宝钗是同一类的两种表现。可卿是不要道德,宝钗是死抱着道德大旗,其实本质一样。装出来的淑女,并不比放dang女高贵。

3、从社会的角度看,可卿的悲剧力透纸背

她为什么要把自己扭曲成那样,终究是为了迎合社会,是为了生存。

为什么书中的男性都不去求全责备呢?为什么都是女性呢?因为生存环境不同嘛。

秦可卿达到了男性最满意的程度。曾经,她的确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宁府的门面。然而这其中的代价,岂是常人能承受的?

其实从凤姐就能看出,一个年轻媳妇的生存有多难!她的八方威风,只不过在下人那儿使。一层层公婆、一堆堆妯娌、一框框烂事......都怀孕五六个月了,还一刻不停忙过年,通宵彻夜陪社交,铁人十八项冠军也要倒下啊!

不上进,就没边缘化,就被夺权被欺负。上进,累死都难以应付。请问有出路吗?

这才是男权社会里,女性生存的真相。而男人一旦进入社会,他们也成了被压榨对象,给他们夫权,最后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君权,

4、风月宝鉴

卓语之前解析过,秦可卿才是引出风月宝鉴的人,她是总代言人。

风月宝鉴,真是只为鉴定风月而用吗?呵呵,不,它鉴定的是人的欲望。在欲望里迷失,情劫只是个侧面表现,更多的表现是名利劫。所以,风月宝鉴说到底是要让人看透世间一切名利假象。

秦可卿的一生就是一面镜子,一部活的风月宝鉴。她能够令人眼饧骨软,令人迷惑入梦,同时她自己也活在虚幻不实的梦中。

她的品性,是正统文化最瞧不上的,所以她影射的社会角色比较低贱,也因此而位列十二钗最末尾。但她同时又是个大总结,是把其他各钗的优点和缺点,共集于一身的角色。

#秦可卿##红楼梦#

画梁春尽落香尘,浮生一梦叹可卿

卓语解密秦可卿系列之一:揭开宁国府神秘的面纱:一个纵情声色的庞贝古城

系列之二:秦可卿谜团大起底:杨贵妃的恣意和悲情,都是她的人生

系列之三:蹊跷病因,荒唐结局,秦可卿的悲剧都藏在风月宝鉴中

本文是第四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