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茯苓

 沐子健谈 2020-12-01

茯苓是一个多孔菌科的真菌植物。

寄生在腐烂了的松树根上的,

有的松树根从茯苓的中心穿过,

那就叫做抱木而生的。

有的松树根就在茯苓的旁边,

它长在旁边的。

茯苓其名茯——为潜伏,伏藏。

苓——为灵。

古人认为松是很有灵气的,

就认为这松树死亡以后这个松的灵气就伏结于根部,所以称为伏灵,

就是松的灵气伏结在根部而形成的一个团块状的一个药材。

茯苓不同部位,其功不一

“茯苓皮”——外皮

——专于利水消肿,消皮肤水肿

“赤茯苓”——內层淡红色

——清热利湿,专治下焦湿热的尿少尿赤

“白茯苓”——內层白色

—一般都用这个“

茯神”——抱附松根而生

——宁心安神,善治神衰失眠

茯苓,是一个淡味的药

基本药性是一个甘淡的,

药性是平和的

1.利水渗湿——用于所有的水湿病证,凡是与水湿有关的,几乎都可以使用,寒热虚实都可以广泛使用。

(1)药性平和——水湿病证的寒热没有选择性,

(2)虚实皆宜——水湿病证当中,虚证、实证尿多脸肿还水胖,眼袋水肿——可能是水饮病。

2. 补虚——健脾扶正,比较微弱的补脾气的作用。一般治疗脾虚的方当中,都可能见到茯苓。3. 安心神——宁心安神——治疗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健忘。沐集:

1、一味茯苓饮——脱发,辨证为水湿。

组成:茯苓500~1000g,

为细末,每服6g,

白开水冲服,一日两次,

要坚持服一个比较长的时期,

以发根生出为度。(岳美中经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