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悟堂|城市“看海”频率为何如此之高?

 净水技术 2020-12-01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近几年,武汉、广州、北京以及上海等城市“看海”频率颇高。其实,城市“看海”只是大家用来形象比喻由于强降雨或连续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而导致城市积水严重现象的一个网络流行语,它的专业术语是“城市内涝”。那么,导致城市“看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城市“热岛效应”,极端降雨天气增加

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郊区,温度差会破坏城市空气循环的稳定,城市和郊区之间产生热力对流,城乡环流加剧,加上城市上空空气中颗粒物较多,颗粒物可以作为水汽凝聚的核心,促进了降雨云层的形成,导致部分城市暴雨频率增加,暴雨强度加大,城市“看海”频率也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径流系数增加

在建设城市时,铺设的大面积柏油路、水泥路等不透水硬化地面,阻碍了雨水正常的地面下渗过程。城市雨水可渗透面积降低,地面径流系数增加,地面径流量也随之增加,雨水汇集速率快,导致城市低洼地区容易积水。

3

城市天然水面率锐减

城市内部的池塘、湖泊、水库等在降雨期间具有自然蓄水功能,城市化建设导致城市天然水面率降低,调蓄城市地表径流的能力也随之削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偏低

城市市区面积不断扩张,地下排水管道系统却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管道的排涝标准仍是沿用旧的设计标准,排水设施排涝能力偏低,无法满足城市实际排水需求。

致谢

【本科普内容受“上海市科协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6700)”和上海市水务海洋局“水务科普年度活动”资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