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经济的实质是社会资源组织化

 华夏基石 2020-12-01

  • 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出品,《洞察》杂志读者服务公众号

  • 业务咨询:010-58752828转817 ,010-58752828转863 

  • 加入粉丝群及杂志读者群:后台留言申请(姓名+公司+职务+联系方式),审核通过后入群

作者:王祥伍   华夏基石集团首席企业文化专家,业务副总裁

来源:华夏基石《洞察》总第43期

是什么在驱动组织变革(三)


编者按:未来的组织什么样,是华夏基石洞察杂志持续关注研讨的问题。在总第43期的专题里,我们主要研讨了两个大问题:一,驱动组织变革的根本要素有哪些?二,如何去想象未来的组织?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相关内容,敬请持续关注。


传统企业可能对组织变革的驱动力感受得更深刻一些,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变化了。刚才彭老师讲了消费端的四个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传统企业的组织架构从生产导向演变为客户导向。原来的组织架构是后端决定前端,高端决定基层,现在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组织内的权利发生迁移:前端决定后端,基层影响高层决策。这是传统企业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变化。这种驱动力量对传统行业来讲也是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大家现在普遍都感受到了。

互联网是组织变革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互联网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组织边界,让社会资源组织化。前年我们做苏宁的文化项目时,张近东谈到一个概念,企业资源社会化和社会资源组织化。苏宁的物流、仓储,包括其他的资源,原来可能是自己建设自己用,但现在没必要这样了,自己用成本太高,可以开放给别人,这叫企业资源社会化。那原来不是我的、我没有的,现在我也没有必要买,而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这些组织起来,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这是社会资源组织化。

互联网技术为资源的这种流动和组织提供的基础条件,而传统组织的边界在这种思维下就面临着被打破的问题。企业不但可以运营、经营你自有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非你所有的人和物也可以运营,只要有思路,就可以突破现在的企业围墙,可以运营更多的边界。

共享经济在社会资源的组织化方面是运用最为显著的。无论是车辆,还是酒店,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能够把这些外部的资源都组织起来。滴滴出行,Airbnb,这些共享经济组织,它管理的边界已经不再是员工。组织不光是组织员工,还要组织客户,组织合作伙伴,实际上它的管理边界已经推到很远很宽, 管理的触角可以伸得很长了。在以前的商业环境里,企业最多管到经销商、供应商,管到这里已经很有挑战性了,因为本身它的产权不属于你,距离也很远。但现在因为有了互联网,组织的“触角”不仅可以伸到经销商、供应商那里,而且可以直接插到客户那里去。

互联网极大扩展了组织的边界,组织静态的边界和组织中动态的内容,实际上都已经与原来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滴滴出行困惑,因为它根本不是原来的组织概念,它是在组织社会资源,它的管理重心在外部而不是在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