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提问——领导者制胜未来的力量

 华夏基石 2020-12-01

未来最重要的领导力技巧就是提问——只有提出正确的问题,企业才能另辟蹊径,找到创新的解决之道。

作者 | 薛冬霞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鲁东大学教科院讲师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guanlizhisheng2015)

管理咨询、培训及其他合作请联系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在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是各界人士关心的问题。不同领域专家纷纷发表观点,以给企业起到支持作用。但再好的见解与观点,都必须落实到企业的实际行动,企业的问题最终还需企业自身来解决。

面对企业的纷繁问题,人们往往急于寻找解决方案,但正如德鲁克所说:没有什么比给错误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更危险的了。

在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可能没有什么比找到真实的问题更重要的了。詹纳森(D.H.Jonassen)说过:提问是最基本的认识元素,它用于引导人们的推理,可以说提问是解决几乎所有复杂问题的核心所在。麻省理工学院领导力中心执行主任哈尔·格雷格森(Hal Gregersen)也认为,未来最重要的领导力技巧就是提问——只有提出正确的问题,企业才能另辟蹊径,找到创新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提问如此重要?因为答案封闭人们的思维,而提问则是开拓视野,打开局限,鼓励不断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尽管提问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却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问题的分类、好问题的判断标准与提问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给大家带来借鉴与启示。

1


提问分类

提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从效度的角度来讲,提问可以分为无效提问和有效提问。

(1)无效提问是未能实现提问目的,甚至产生破坏性力量的提问。它有以下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所提问题没有答案。比如曾有老板问我:“为什么我的员工们年富力强,而我都60岁了,他们居然不能像我这么卖命,加个班斤斤计较?”或者“公司花了这么大的代价,为员工培训,你们怎么就不珍惜呢?”等;第二个特征,提问带有诱导性,尤其是提问者身居高位,如“你们不认为这是因为研发部门的失职吗?”;第三个特征,被提问者产生情绪对抗,如“这个问题我都说了八百遍了,你怎么就记不住呢?”。

以上的这些问题,没有起到通过提问获取真实信息、改进现状、给下属赋能等正向作用,因此被称为无效问题。

2)有效提问是能够启发他人新想法、新观点,帮助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并为他人赋能的提问。它有以下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改善现状。比如前面的无效提问,转化为有效提问,即为“我们在制度上或者工作安排上做出怎样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如何去做能够让员工实现能够更加的努力工作?”“我们做出怎样的改变,可以让员工对培训更加积极?”;第二个特征,打破对方的思维局限。如“对于我们目前的这种状态,大家觉得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第三个特征,赋能对方。“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驱动力是什么?”

有效提问是把提问当作手段,获取提问者想要的信息、推动现状改善,最终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赢。

2.从提问的出发点来讲,问题又可以分成四种:资料性提问、引导性提问、宣言性提问和挑战性提问。

(1)资料性提问:目的在于搜集资料,为后面的提问奠定基础。决策必须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但很多时候,领导者认为自己掌握了真实的资料,但可能并非如此,所以有必要运用资料性提问对重要信息进行核查核验。

  • 这个季度的销售额多少?

  • 市场占有率是上升还是下降?

  • 去年的人均效能是多少?

(2)引领性提问是提问者引领提问对象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案。

  • 标杆企业的人均效能是多少?我们如何能缩小和他们的差距?

  • 我们如何做能够进一步降低销售成本?

  • 我们未来采取在家办公,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3)宣言性提问是在引领性问题之后,推动行动者采取行动的问题,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始?

  • 你会采取什么行动?

  • 你下一步要达到什么成果?

  • 最快是什么时候做到?

(4)挑战性提问是打破提问对象的思维局限,或者冲击对方原有信念,实现认知层面的突破。

  • 今年我们要实现15%的增长,研发部门应该做什么 ?

  • 我们当然要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一定要研发总监亲自出马吗?

  • 你总说自己的下属能力不行,那当初你为何招的他们?

这四种类型的问题,各有其价值,应在不同的情境下选用不同的提问类型。但总体来讲是层层深入,遵循从搜集信息——认知改变——行动落实——突破局限的发展过程。只有一个人实现了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转变,才意味着真正的转变,从而推动个人和组织迈向更高的目标。

3.从形式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分成开放式的提问和封闭式的提问。

封闭式问题类似选择题,对问题的回答已经给出,只要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即可;开放式问题类似论述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百个人也许就可能有一百种的答案。

对于这样的提问分类,很多人并不陌生,只是在运用的时候,往往没有在合适的情境下选择合适的问题,可能在应该用开放式问题的时候,选择了封闭式,在应该用封闭式问题的时候,选择了开放式。

开放式的问题,有利于打开思维。当需要搜集信息,尤其是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时,选择开放式问题,有助于发现真相。比如:“造成目前的这种局面,可能的原因还有什么?”

封闭式问题,有利于聚焦思维。当需要强化一个人的行动,促进其迅速行动时,选择封闭式问题,更有利于实现目标。比如:“你今天去拜访客户,还是明天?”

2


提问的判断标准

如何判断一个提问的质量,以作为提问参照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把好的提问判断标准,归结为“三有两新”。

一是有方向:有方向是提问者需要聚焦提问的目标,而不被提问对象带跑偏。比如曾有一产品总监向我诉苦:手下的产品经理,各种能力不行。这时我问她:“如果给你的管理能力打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几分?”,她说:“打三分。”,我说:“你发现问题所在了吗?她恍然大悟。在这个案例中,抱怨他人是没有用的,他人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自身引起的,重要的不是解决他人的问题,而是解决自身的问题。通过提问,改变话题方向,让她找到正确的关注点。

二是有力度:通过提问找到问题的真实原因,在现实中,很多问题只是表象,需要通过层层提问,穿过表象的迷雾,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而非浅尝辄止。一研发总监对如何管理孙悟空式的明星员工向我求助。我说:“我们设想一下,假如你是明星员工,你希望自己怎样被管理?他说了很多,总体上包含四个方面:“授权、支持、给予认可和反馈、多沟通”,我说:“在这四个方面中,你觉得自己最需要提升的是哪方面?”,他说:“我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挺欠缺的。”,我说:“那你如何去提升它?”,他说:“我报一个沟通方面的课程吧。

三是有温度:所提问题不至于激起提问对象的防御心理,不敢说出实情。每个人都有防御心理,这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保护机制。研究表明,当领导者层级越高,得到真相的难度越大,因为人们会屈从于职位压力,选择性地讲领导喜欢听的话而非真实的话。提问对象心理上越安全,得到真实答案的可能性越大。要让提问对象心理上安全,就需要提问有温度。比如“你觉得我们做什么,能够解决我们目前的困难?”与“遇到困难也不想想办法,你是干什么吃的?”哪个提问能让提问对象有表达的意愿,一目了然。

四是新觉察:所谓觉察是指提问对象的认知发生变化。比如企业中,销售和研发相互抱怨和指责是常用的事,如果问:“抛开对方的责任不说,每个部门自己为改进目前的状况,应该做什么?”。这就把部门的关注点从挑战他人转向审视自己,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看问题。

五是新行动:提问对象在提问者引导下,对未来的行为有新的行动。这是新觉察的进一步延申。比如通过上面的提问,各部门都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应该承担的责任。下一步就是如何承担起责任,做出改变和行动计划的研究与探讨。通过这样的提问,促进行动落地,实现预期目标。

3


提问技巧

一是信息准备。提问者应该是对于提问的相关问题信息有足够的掌握,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在数据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每个管理者都应该也是信息官,只有了解了信息,做好功课,才能知道自己想了解的关键点,也才能实现和提问对象的有效互动,获取收益。

二是专注于聆听:聆听是提问的基础,没有有效的聆听就难有有效的提问。现实中,很多时候难以做到真正的聆听,比如假装在听、带着评判去听,难以接收到全部的信息,可能有些有价值的信息就被屏蔽掉,当信息受损时,难以有效提问。

面对过去少用为什么,面向未来多用为什么。一个面向过去的“为什么”问题,常常暗含着这个人是“错的”,会引发辩护和指控,对为什么采用的“因为式”回答也会收窄选择范围,压抑探索不同选择的能力,比如:“你为什么没有参加会议?”任何人可能都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客户有紧急的问题要解决,自己忘了等等,他说的可能并非实情,只是事后的合理化而已。而对未来的“为什么”提问,比如“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方案”,会产生更多的细节,或者背后的思考过程,容易让人厘清思路,引发洞见或者激励对方。

三是坦诚原则。有时在组织中会有一些让提问者为难的话题,比如事故或者重大失误的问责,这样的问题可能一出口就会让提问对象觉得自己被批评、指责,从而为自己辩护,不利于事情解决。但如果以坦诚的原则,真诚地表达出“只是想知道事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找人背锅。”以此缓解对方的负面情绪,从而为事情解决出谋划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