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知识 | ​陈见微:冰雪文化

 星河岁月 2020-12-01

吉林大地,山川秀雅,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特色鲜明、独具一格的民俗文化。
      
玲珑剔透放光明,一片心同彻底清。
仙佛镂空难得似,美人狮象雪雕成。
                                 ——沈兆禔

冰雪是大自然对吉林人的慷慨赐予。它晶莹碧透,素雅高洁。每当朔风吹起,它板起冷冷的面孔,带着酷寒,来到人间。然而,在它那漠然、严肃的外表下,却有着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孕育着一种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艺术。

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吉林人,习惯了冰雪,适应了冰雪,并对冰雪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亲情。冰雪给他们以启迪,给他们以灵感,并凭借他们的双手,赋予自己新的生命。于是,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融平庸与显赫在一身的民俗文化——冰雪文化出现了。

说起冰雪文化,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似乎就是那些经过人工雕琢的冰的艺术品。不可否认,他们是冰雪艺术殿堂的精品,但这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则是在民间,为人们所经常地、自觉地甚至是无意识地进行着。每到冬季,在吉林乃至整个东北,这源远流长的古老文化,便充分展现出它的风采:岭地林中,手握撑杆、脚踏雪板的猎人倏忽其间;沟坡田野,送粪拉柴的爬犁忙个不停;江边湖汊、屋后房前,又是儿童抽冰猴、打出溜坡、放小爬犁、打雪仗、堆雪人、滚雪球的好地方……。这里,它素朴无华,平凡之极。

清代《冰嬉图》之一
    
冰雪文化就是这样,它有雅有俗,雅的使你感到它高于阳春白雪,俗的又让你觉得比下里巴人还低。它雅俗互见,共同汇成一曲冬日交响曲,这就是吉林的冰雪文化。然而它的基本内涵——那流传已久的冰灯、爬犁、滑雪板,在那遥远的当初,却并不是什么欣赏品、娱乐物,而是生产生活用具。
    
昔日东北溪流湖泊多,冬天人们晚上在河边捕鱼,就冻个冰砣子,在里面掏个洞,放上蜡烛,这最廉价实用的“冰灯”就做好了,这是名符其实的灯,夜间捕鱼照亮全靠它呢。
    
到了春节,民间都要在门前挂个灯,俗以为明灯蜡烛,越亮越吉。农家则往往自做个冰灯挂起来,或是将冰灯烫出眼拴上绳子提着玩。久而久之,人们在冰灯里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寄托美好的理想与希望’冰灯也就摆脱了它那粗陋的外表。到清嘉庆年间,连僻在黑龙江省的卜魁(今齐齐哈尔)已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晶人”的冰灯。吉林的冰灯水平则可想而知了。
    
民俗的力量是顽强的,冰灯流传日久,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终于有一天,它成为一种艺术品,出现在街市上。光绪年间,冰灯艺术已具相当规模。据《吉林通志》载:“十五为元宵节……于市张灯三日,金鼓喧天,燃冰灯,放花爆……是日男女出游,填塞街巷。”民国初年,冰灯制作又进一步,“以矾水凝雪成冰,镂八仙、观音等像于薄纸片,裁以作灯,夜燃烛放光,几如刻楮之乱”。冰灯制作,已相当精巧。
    
爬犁与雪板,是昔日大雪封山、道路阻断时唯一的交通工具、生产工具。
   
“爬犁”是汉族的称呼,满语叫“法喇”。又有叫拖床、雪车、冰床的,多以牛、马、狗驾之,故有牛爬犁、马爬犁、狗爬犁之别。赫哲族擅于以狗驾驭,遂有使犬部之称。实际上,狗拉爬犁在过去是普遍现象。
    
据史料载,早期爬犁类船。《元史》中就记有“形如船”的狗车,直到清季,赫哲族中仍在使用。魏声和在《吉林地志》中记云:“以数犬架舟,形如橇,长十一二尺,宽尺余,高如之。雪后加板其下,铺以兽皮,以钉固之,令可乘人。”不仅形制似船,使用方法亦同。前用数狗驾驭,一人持杆撑地,如在水中划行一般。曹廷杰称之为“陆地行舟”,颇为形象。
    
普通爬犁的制法,选用两根坚硬结实的木杆,用火煨稍曲,弯作两辕,使前半部翘起上弯,后半部贴地。在后半部每距一二尺排立小木,上横拳木,或立四短柱,上镶四框,铺上木板,上弯处驾以牛马,就可使用了。拉货的爬犁较简单,坐人的有的要在上面搭个棚,以蔽风雪,讲究点的还要放个火盆,通称暖爬犁。
    
如果说爬犁适于多人乘坐,则雪板只可一人使用。大雪遍地时,追禽逐兽,非它不可。早年雪板,夫余人叫木板鞋,长尺余,类拖鞋;赫哲人叫木马,形似弹弓。鄂伦春人用煮过的松木、桦木制作,鄂温克族的传说中,说他们的祖先发明了雪板。这说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东北各族人民都创造出了适应环境的雪上交通工具。
    
清代,雪板形制已与今日相差无几,“以木板长五尺,贴缚两足跟,手持长杆,如泊舟状。划雪上前进,则板乘雪力,瞬息可出十余里”。

清代《冰嬉图》之二
    
星移斗转,日月变迁,古老的习俗也在潜移默化,爬犁、雪板作为生产工具早已失去意义,而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却方兴未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雾凇冰雪节在吉林出现。入夜,江南公园灯火辉煌,矗立在游人面前的,是琉璃世界,是琼楼玉阁,大型的冰建筑与精雕细刻的冰雕、冰盆景、冰灯有机地融为一体;松花江上,万盏莲花灯顺流而下,点点烛光,恰似繁星闪烁。白日,松江岸边,江堤雪柳与奇观雾凇相互辉映。松花湖滑雪场有农家自备的马爬犁等待游人乘坐,高标准的滑雪场地正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更有高空索道,登乘其中,吉林大地,一览无余。千里冰封,银妆素裹,万欲俱息,杂念全无,只有大自然与你融为一体。此中滋味,君想领略否?

说明:本文选自《文史知识》1994年第6期“文化史知识”栏目《冰雪文化·木文化·火崇拜》一文,有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