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吉林,冬季户外活动中的“呲溜坡儿”和“跐溜滑儿”不是一回事

 吉林乌拉永昌源 2023-04-04 发布于吉林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李乔先生提供

不管冬季多么寒冷,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吉林孩子并没有“猫冬”的习惯。那厚厚的积雪,那光滑的冰面对孩子而言,有如磁石吸铁,产生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借助特殊的“玩具”,在冰雪上与一众同伴往复奔跑,体验速度与刺激带来的快乐,感受运动带来的汗水温度,绝非指尖滑动屏幕的那类现代电子游戏可比。

范朔辰先生手绘

在吉林市,户外冰雪活动种类丰富,除滑冰、滑雪、打雪圈儿、放爬犁、抽冰猴、打雪仗外,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过往,打呲溜坡儿和跐溜滑儿,因无需专门用具而非常普遍。

呲溜坡儿和跐溜滑儿,一字之差,却属于两种不同的冰雪游戏。打呲溜坡儿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高度差滑行。这种冰雪游戏在东北的历史十分悠久,《满族大辞典》所列“打滑垯”词条就是打跐溜坡儿:在坡道上,因积雪被压实或直接泼水结冰,形成滑道。人或站立,或下蹲,或以其它独特姿势,利用惯性、保持重心从坡道上方顺势滑下。以不摔倒且滑得远为佳。

乔先生提供

记得童年时,江边的大堤是打跐溜坡儿的圣地。在松江东路尚未修建的年代,自东关宾馆顺江而下,曾有一条均高5米,底宽20-48米(《昌邑区志》)的防水害土堤。因高度和坡度适宜,江堤常被顽童开辟出一条条滑道,作为打跐溜坡儿和放爬犁的场地。当然更多的时候,孩子们喜欢因地制宜,利用一切斜坡,就近体验打跐溜坡的快乐。比如老东方电影院门前广场与东侧小市场的交界处,就有一处坡地。坡地上本修有台阶和水泥坡道,冬季时,融雪成冰,水泥坡道上会形成冰雪滑道。经过孩子们的不断“维护”,坡道会愈发光滑。在此嬉戏的孩子各显其能,以各种身姿,在斜坡上呼啸而下——我记得自己的一个发小儿,就能以站姿、背身舒臂从坡上滑下而不倒,在当时被附近的孩子算作一项“绝活儿”。

在这个坡地向南,有一条狭窄的胡同,地势逐渐降低,直至东大泡子(东方潭)边。这一方向也被孩子们改造成跐溜坡儿,只不过这个坡道沟壑纵横,站立、下蹲滑行几无可能,只适合放爬犁。可在我少年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爬犁,很多孩子可能仅坐着一张纸壳子,就嚎叫着飞驰而下了。

呲溜滑儿和跐溜坡儿不同,呲溜滑儿是平地上的冰面或冰滑道。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吉林市冬季街道除雪并不及时,路面上常形成“冰趟”,这种冰趟通常1尺多宽,数米长,乌黑的冰面不厚,却很光滑,尤其是下过一层小轻雪之后,细细的雪粒对冰面产生“抛光”的作用,稍微助跑,双脚一前一后,借助惯性,可以滑行很远。记得中兴街立交桥未建之时,冬季上学,马路牙子下的冰趟最长,也最光滑。上放学时,许多孩子自觉排队,鱼贯滑行前进,若非服装五颜六色,几乎和南极行进的企鹅队伍一般。

范朔辰先生手绘

打呲溜滑儿常被大家当作一种比赛项目,谁滑行得远,滑行得稳当,往往让孩子们“拼搏”其间,不能自拔。我在少年时,中兴街铁路设计院门前,两排行道树中间的人行道上,常会形成一个3、4米长的冰趟。上放学时,许多同学都会在此一显身手,较量一下谁的滑行技术更好。也有很多同学,在此反复训练,以期在之后的比赛中表现更佳。为了打呲溜滑儿时效果更好,许多孩子宁愿穿那种塑料底烫绒面儿的棉鞋,而摒弃家长准备的防滑效果更好的千层底棉鞋,完全不顾游戏之外的行走安全。

范朔辰先生手绘

在打呲溜滑儿时,大家都比较专注,除非遇到那些蹬冰滑子上放学的家伙,才会因羡慕而短暂分神。蹬冰滑子也属于一种打呲溜滑儿。冰滑子有繁简之别,高级一点的,是一块合脚的硬木板,下面纵向平行嵌入两条粗铁丝或铁筋,上面如简易拖鞋一样装有一个胶皮套横档,胶皮套上绑着一条提绳。使用时,一只脚套入胶皮套,手握提绳一端,另一只脚后蹬助力,借路面冰雪,向前滑行。简单的则直接把一根粗铁筋弯曲成“U”型,再将U的底端弯曲上翘形成抵住鞋尖的横档,系上提绳,即可使用。

范朔辰先生手绘

在没有课后班、上放学不需要家长接送的年代,学校对学生带冰滑子上学并无限制。很多小学生斜挎书包,左擎冰猴儿鞭、右牵冰滑子来到学校,最多会被老师戏谑为“全副武装”,并不会被冠以“玩物丧志”之类的大帽子没收掉“玩具”。而学生则以最简单的冰雪游戏,利用课间、上放学等时间,尽情享受户外运动乐趣——几乎没人成为“被动猫冬”的小可怜。

李乔先生提供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孩子在畅玩冰雪时,考虑到安全、卫生因素,打跐溜坡儿基本上被打雪圈取代了;打呲溜滑儿更因为环卫条件的提升而逐渐在市区淡出视野,以至于许多东北孩子在偶尔遇到冰趟时,甚至和南方孩子一样,不懂如何顺利滑行过去。在我眼中,升级的冰雪户外游戏远没有打呲溜滑儿和跐溜坡儿来得简单随意。而利用季节给予的简单条件,随遇而安着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或许才是更纯粹的快乐。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李乔先生、范朔辰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的支持。

文中授权使用的手绘插图,版权归易山文创所有,严禁盗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