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土时破损不堪的文物,经过9年的修复才展出,首秀便惊艳世界

 小珏说历史 2020-12-01

在2000年时,湖北江陵的一座战国古墓被发掘。因为此处是楚国国都,出土文物很多,包括震惊中外的越王勾践剑也是在此地被发现的。因此,考古专家非常兴奋,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更珍贵的文物,有助于研究那段熟悉而陌生的历史。

只不过,在清理的过程中,却让人有些沮丧。文物发掘的过程倒是很顺利,但这座古墓被水浸泡过,相关文物七零八乱,还有严重的腐蚀。特别是一件文物,看起来就并不寻常,而且还是木质结构,但因为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实在是破损不堪。

这件事、这件文物,被很多考古工作者、文物专家所淡忘。不过,在九年之后,一件重大信息轰动了整个文史界。也就是这么多年以来,相关的文物专家并没有放弃努力,经过认真比对、研究、清理和修复,这件濒于消亡的文物终于被抢救过来。它被命名为战国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它的首秀是在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大展”。作为国宝级文物,战国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刚一面世就惊艳世界。

它属于悬鼓的一种,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也有类似的文物出土,说明这种悬鼓,就和当时的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只不过曾侯乙墓中的悬鼓是青铜为主制作的,而这件悬鼓则是木质的。

它的鼓座,是两只形象生动逼真的卧虎,它们昂首挺胸,仿佛在捍卫整件文物,又像是在捍卫主人的尊严。老虎是楚国当时的常见猛兽,楚国人就是在与猛兽的争斗之中,生存发展壮大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猛虎,既是楚国的敌人、仇人,也是促使其走向强大的朋友。

最为醒目的是鼓架,它是由两只凤鸟组成,这也是楚文化中最常见到的图腾。中原文化崇尚龙,楚文化则崇尚凤鸟。据说,楚国人的先祖是祝融,他本身就是火神和雷神,化身就是凤鸟。另外,楚国人向往自由,而凤鸟就是浪漫自由的象征。

这对凤鸟造型对称,舒张着翅膀,仿佛在要飞翔,又像是在刚刚落地休息。它们表情轻松自然,目光如炬。楚国工匠们,完美地将现实中的禽类与神话传说中的神鸟结合起来,才制造出如此生动活泼的造型,让人过目不忘。

在两凤之间,悬挂的就是鼓。它可以作为宫廷之中欣赏的乐器,又可以奏响军队中的战歌,鼓舞将士冲锋向前。然而,这件战国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应该是作为礼器使用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点认为,一个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祭祀与战争(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作为战鼓,这件木器实在有些过于精美了,不适合战场之中辗转行动。但是,作为礼器,它放置在祖宗宗庙之上,享受着无比的膜拜,是再适合不过的。

这件文物,从保存来看是很不理想的。它的修补之处不少,漆面也是后来添加的。但是,作为楚文化的代表之作,它的意义并没有丝毫地减少。它同样告诉我们,楚国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先祖的崇敬和对于文化图腾的自信。它告诉我们,楚国工匠的记忆高超,很早就掌握了各种木质制品的制作技巧。它还告诉我们,楚国的文化的底蕴和自信,不会属于当时的中原诸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