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好声音更名新歌声,丢掉吸金IP凭什么冠名还值4亿?

 蓝媒汇 2020-12-01



距离今夏好声音的播出日期越来越近,灿星制作却陷入了危机。从目前来看,它在已丢掉《中国好声音》节目的正规版权下,又被停止使用“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的节目名称及相关商标标识。

在与唐德影视的版权纠纷中,灿星制作现阶段落败。这意味着,此前四季《中国好声音》的一切IP价值积累,于灿星而言,都将不复存在,其必须推倒重来。

新LOGO、新现场等,灿星不得不变,但在缺乏《中国好声音》已成现象级的IP积累下,,很难去想象,灿星与浙江卫视合作的《2016中国好声音》(现已暂时更名为《中国新歌声》)在刚刚面世,便有传闻中4亿的冠名费用。赞助合约在版权纠纷结果前便已经签订,而现今在没有了原有品牌价值的情况下,无论是灿星,还是广告主都将直面这一难题。
节目要改名
正如王石无法阻拦宝能系入主万科,灿星同样无法阻挡《中国好声音》版权旁落他人,即便它已经与《The Voice Of…》的模式创造者和拥有人Talpa达成了四季合作,并成功使得该节目在国内成为现象级。但资本逐利,在唐德影视的高额竞价下,灿星制作最终没能与Talpa续约。

自此便拉开了长期以来,围绕《中国好声音》一系列的版权战争。

日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机构提出的复议申请作出最终裁决:继续维持此前禁止灿星使用“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样的节目名称和相关注册商标的裁定。

这就意味着,灿星公司日后在歌唱比赛选秀节目的宣传、推广、海选、广告招商、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包含“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字样的节目名称及相关注册商标。

蓝媒汇了解到,灿星曾为保留“好声音”的使用权花费了大量心思和努力,并在此前节目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做了不少更改。宣传上用《2016中国好声音》,原本标志性的握话筒胜利手势,换成了手握星星话筒,代表性舞台元素的导师转椅,变成了“滑梯”……

7月6日傍晚,浙江卫视宣布将《2016中国好声音》节目将暂时更名为《中国新歌声》。


 
灿星制作不得不面对已经丧失正规节目版权的这一苦果。而按照唐德影视所言,这种苦果是灿星自己造成的。唐德认为,为什么一档收入几十亿的节目,灿星却不愿意多支付那几千万的版权费。如果灿星愿意很诚信地、继续和荷兰公司合作,那就没有唐德的任何机会。

价高者得,唐德抢走了《中国好声音》的IP,自然是不允许灿星继续消费中国好声音的品牌价值。除了 “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归属案外,唐德于6月23日也正式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了起诉状,状告灿星文化等公司实施了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索赔5.1亿元。

讲情怀 讲原创

面对唐德进袭,灿星所受冲击很大。不断地以各种海报,讲情怀,讲原创,讲中国梦等等,实则是其不得不为之的自保。

灿星方面还强调,今后灿星将不再与模式公司合作、不再购买任何节目模式,只做100%的原创节目,且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



资料显示,灿星制作除了与以前浙江卫视合作的《中国好声音》系列节目以外,也有与央视、东方卫视等合作《中国好歌曲》、《中国达人秀》、《了不起的挑战》等等其他知名节目。

从灿星与浙江卫视这两年的动作表明,两者都不愿意把鸡蛋放到《中国好声音》同一个篮子里,但不可否认《中国好声音》依旧是两者最为吸金的王牌节目。

前四季仅冠名费用就有6000万元、2亿元、2.5亿、3亿,再加上特约品牌、窗口中插、合作伙伴、网络冠名权等等,一季《中国好声音》的吸金便可高达10多亿。以《我是歌手》第四季为例,保守估计,便为湖南卫视带来了超过15亿的广告费用。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好声音》中,灿星参与其中的广告分成。而现如今,这个大热的IP离灿星远去,其只能如加多宝一样,在遭遇王老吉品牌收回后,重新开疆拓土。

当然灿星还在挣扎,试图挽回局面。灿星方面表示,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此次裁决仅针对唐德申请的诉前保全令,暂时灿星制作不能以“中国好声音“为名制作节目,但该中文节目名称属于哪一方目前并无定论,灿星制作未来与唐德必然会通过司法诉讼的途径确定其最终归属。

在浙江卫视最新的声明中,也强调其对“中国好声音”中文名称的合法使用权利。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没有了正版版权,其实最受伤的还是灿星。由于现阶段灿星以及浙江卫视的该档《中国新歌声》已经经过了招商,并临近播出,所以灿星一直在宣传以及应诉上都强调其与浙江卫视一起。但在之后,浙江卫视未必不会自我考量,什么节目最有收视,最具招商能力,那就与该节目的制作方合作。直白来说,这个制作方可以不是灿星,这个节目也可以不再是诸如《中国好声音》的音乐节目。

有赞助退出

不过对于灿星而言,还是有好消息的。由于一档电视节目的筹备周期基本都在半年以上,今年唐德已来不及制作正版《中国好声音》。 且法院裁决并未限制灿星与浙江卫视的《中国新歌声》播出。

但更关键的问题接踵而来。由于此前是在该裁决结果前,《中国新歌声》进行了招商。其中,化妆品品牌法兰琳卡成为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独家冠名商。坊间流传,该冠名费超过4亿元。

不过一旦抽离了“中国好声音”系列的IP价值,《中国新歌声》的广告含金量难免要大大缩水。很难去想象,一档新的节目在刚一面世,便有4亿元的冠名赞助。浙江卫视另一档王牌节目《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的冠名费为1.3亿元,这已算的上在各大卫视的新节目里数一数二了。

事实上,禁令之后,相关调整也随之而来。

在提及所受禁令影响时,灿星曾对外表示“目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所有合作伙伴包括赞助商对节目的品质都很有信心,因为我们的赞助商几乎全部是国产品牌,因此他们都表示愿意支持中国原创,不论改成什么名字他们都认可,也不会改变赞助中国原创真人秀的决心。”

但实际上,在法庭辩论中灿星方面曾提出此案对他们的节目播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其中涉及有关广告商、赞助方终止合作。浙江卫视亦在声明中指出,暂时更名势必对浙江卫视造成重大损失。

灿星总裁田明曾透露,其与唐德影视都认同“中国好声音”节目价值40亿元, 且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1.8亿元特约广告定价已经因为禁止令的颁发受到影响,有一家客户退出,另外还有若干合作协议、节目互动项目协议、指定汽车产品协议解除,涉及数亿元,且损失还在进一步加剧。

由此看来,在没有原有IP下,已经存在赞助商对灿星版好声音缺乏信心,或对广告价值重新评估。

在此前,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去年11月份,韩后以2.5亿竞得第五季中国好声音(彼时,于韩后等广告主而言,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既为第五季中国好声音)独家特约权,但在日前,韩后官方表示:韩后已经不再是该节目的特约商。有消息透露,韩后最终放弃该节目,是因为这个节目需要大幅改版以避免侵权,而韩后以此为由头将独家特约费压低至1.5亿元之下,引发灿星和浙江卫视方面的不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