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头条说今年广告收入目标500亿,能带着号主们一起玩吗?

 蓝媒汇 2020-12-01

在刚刚过去的头条盛典中,最开心的除了搭台唱戏的头条,还有冠名的oppo。

近50名一线大咖、流量鲜肉以及素人明星的到场,将头条盛典变成了一个席卷流量的巨大雪球。不难想象,面对这么一场引爆年末的现象级活动,作为冠名商究竟能够获得多高的品牌曝光度。而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到场明星所带来的庞大流量,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年轻群体的,这与oppo的市场定位高度吻合。

这是一场匹配度极高的双赢。

事实上,这种依托大数据的支持、将广告主与受众结合在一起的营销事件,在今日头条上并不少见。

早在11月14日,一部存档东方村落的“轻氧”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就在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火了起来。迄今为止,这档短视频节目已经获得近2100万播放量,8.7的豆瓣评分。

这是一个垂直且冷门的题材:视频团队走访了一座座古老的村落以及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纪录片摈弃科普般的叙事方式,从村落群像出发,落点于村民个体,从平行的视角向人们缓缓诉说着老一辈人的生存智慧,感知时代变迁。

冠名这档节目的,是一汽大众C-TREK。今日头条数据显示,在旅游垂直领域二级兴趣热度排名中,人文风景攀升至第三位,成为近期旅游领域的热度词之一。也正是对这个数据的信心,才吸引到了一汽大众这个级别的品牌——数据支持-团队实力-品牌认可-垂直细分,大数据对品牌商的指引作用,在这部片子里可见一斑。

这是今日头条在短视频垂直领域的一次精耕细作:在大数据的指引下,平台主动联合优质视频作者,孵化更深入、更垂直的内容。并协同创作者挖掘内容背后的巨大营销潜力,在打造原生短视频广告模式的同时,帮助品牌营销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最大限度的规避了一个鱼和熊掌的问题——广告收入和用户体验。事实上,以广告作为最大盈利点的今日头条,一直在尝试着调和着这一矛盾,打出来的这张牌就是人工智能推荐以及算法。

这种独特的机制,使得内容和受众之间本身就具备着高匹配度,规避了受众筛选这一冗杂环节。对广告商和内容创作者来说,这也是一个节省成本以及提高效率的捷径。在最近一期的头条实验室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当下科技类热点话题为“支付宝红包”。在抽样的两条关于支付宝红包的软文中,分别获得了20万、40万阅读,以及500+评论数的不俗成绩。

类似这种案例还有很多,譬如向爱美的女性群体推荐“雪肌精”、向汽车爱好者或者有购车意向的用户推荐“一汽丰田”等,通过今日头条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精准匹配度,其广告的阅读数和参与数均超过了其他平台。

且不管转化率如何,但展示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广告主预期。甚至一些有着高展示率需求的广告主,也可以通过号外功能达成目的。

在真实的数据面前,广告主自然会有明确的选择。

实际上,这些趋势与新榜接收到来自品牌方、广告主的信息正好相符。

2017年以来,今榜沉淀了众多广告主、大V、头条号资源,目前已经有上千个头条号、大V、机构等入驻今榜,成为我们的核心资源。同时,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主动寻求关于今日头条的合作,涵盖了头条号、微头条以及悟空问答等多个维度。

从今榜累积的数据库来看,头条号的商业价值在不断提升。最为直观的反应就是,想要在头条号上投放广告的企业主越来越多,头条号的单条广告报价也从低则千元高则数万元不等。

一种声音认为,微博微信的流量红利现阶段正在不断降低,后入场者很难再分得一杯羹。而事实上,广告主仍然有着非常高的投放需求。但这种需求,正逐渐从两微一端上,转向更为效率的头条号上整个2017年,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为150亿,而2018年的目标则为保底300亿、冲击500亿很大一部分广告主,也已经逐渐将今日头条作为营销和品宣的主要出口。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今日头条这一健康的生态得以保持,广告主对于头条方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