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某220kv线路工程全方位高低腿基础测量方法

 jixinjun 2020-12-02

一、特殊说明及要求:
1.基础图纸中1-1断面为立柱水平断面,也就是说斜柱式基础顶面为正方形,加工模板和找正时必须注意,如有疑问请向工程技术科咨询。
2.施工前必须复测塔基断面,看各腿塔基断面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出入,必须向项目部工程技术科汇报,不可擅自施工。
二、施工特点:
1.全方位不等高基础是指平腿基础而言,其四个基础立柱顶面不再同一个水平面上,高差从1m-7.5m不等,同时铁塔设计时候存在长短腿,与基础高差相配合。
2.在工程中使用铁塔长短腿和不等高基础,从而有效地减少基面开挖量和边坡保坎量、也节省了塔高,解决了山区线路地形复杂的矛盾,使处在不同地形条件的铁塔都可以配上合适的接腿和基础。同时可大大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坡地较陡的塔位除采用铁塔长短腿外还结合基础立柱不等长加以调节,避免造成高陡边坡形成安全隐患。
3.下图为山区塔位铁塔长短腿结合原状土基础立柱露出地面高度不等长的处理方式以适应塔基地形维持塔基稳定及保护塔基环境:
 

4.全方位不等高基础土方开挖时,必须注意根据铁塔长短腿及主柱加高基础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切不可按降基数值贸然开方,若造成降基错误而难以弥补,特别要注意主柱加高基础的基面,其开挖与否及开挖的数值应根据塔脚与自然地面的关系而定,不一定全按施工图中的地面线开方。
5.由于不等高基础一般处在山地,根开、高差的测量不可能用钢尺直接测量,施工按照“兼顾整基、单腿控制”原则进行施工。
基础施工完毕后,存在基面环境处理,如:内外排水沟、单腿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设置。
三、操作方法
1.分坑
不等高基础的根开一般分四个腿分别给出正侧面根开,分坑时候进行单腿分坑,按照具体情况选择以下2种分坑测量方法:
1.1角度分坑法
角度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但测量水平距离时必须方便。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基准线后依次旋转45°角度,分别按各腿的半对角线根开钉出洞中心桩A、B、C和D,以及方向桩a、b、c和d。
1.2.斜距分坑法
当采用角度法分坑测量水平距离比较困难时,可结合采用斜距分坑法。其操作方法与角度分坑法相似,只是由斜距来控制。该分坑法可适用于任何基础,操作方法如下:首先在中心桩O上架仪器,确定分坑十字基准线后依次旋转45°角度钉出各腿的方向桩;然后用钢尺测量斜距PQ和用经纬仪测量垂直角θ,通过计算当PQ*Cosθ等于半对角线根开时钉出洞中心桩Q。
使用斜距法进行分坑时,会产生一定的操作误差。为了提高精度必须注意:(1).钢尺必须丈量两次,两次测量值偏差不大于4mm;(2).用经纬仪测量垂直角时必须用正倒镜进行读数,闭合差不大于30″;(3).对以上测量数据取中进行运算。

2.塔基断面的测量
2.1不等高基础分坑、开挖前必须对塔基断面进行测量,以校核基础型式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基础保护范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塔基断面测量的内容:确定杆位中心桩及各腿洞中心桩位置,根据《塔基断面测量记录》,以杆位中心桩为±0,测量洞中心桩高程,同时测量对角线外沿5m左右高程,遇到陡坎、沟、田埂等特殊地形必须在断面图上反映。
2.3结合明细表中的数据进行复核:
a.各基面是否符合现场地形,注意结构明细表中的施工基面应是最长腿所在基础即最低基础立柱的基面。
b.立柱出土是否符合设计,在按照明细表中的“各塔腿基面实际局部降基量”值进行单腿降方后,是否符合基础露头值。
c.保护范围是否足够,结合基础施工图,检查每个腿的保护范围是否足够。
d.根据以上要求确定保护范围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注意保护范围应从设计埋深计算,而不是从实际埋深计算,多余部分按深埋处理,以减少开方量。如图:

2.4确定降基范围及降基深度
(1)在校核设计无误后,就可按设计要求确定降基的范围和深度,降基时不可贸然进行开方。确定降基深度时应同时结合考虑基础的边坡保护范围;并且必须注意,基础各腿在降基后的基面不应低于基础的设计埋深线,为了保护环境应尽量减少开方,立柱出土控制在100-200mm,多余部分采取深埋方案。
(2)确定各腿上山坡的边坡坡度(上边坡)
(3)基面降基时,其上山坡方向的边坡坡度应遵照施工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放坡度,当减腿高度超过3米时,注意对内边坡保护,尽量少挖方。如遇坡度影响减腿保护范围或开挖时有崩塌现象,内坎需砌挡土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