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发现:肺癌患者体内独特的细胞可以预测生存期!

 肺腾助手_ 2020-12-02


在被诊断肺癌后,大多数患者/患者家属可能都忍不住会问医生一句“我还可以活几年”。近日,有研究发现,有一种由癌细胞和白细胞融合产生的细胞——肿瘤细胞-巨噬细胞融合细胞(TMF),它的数量和大小可用来预测患者的生存期。

肺癌患者体内独特的细胞可以预测生存期




来自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和医学院的外科助理教授、医学博士Jussuf Kaifi对这项研究进行了说明:"我们假设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通过这个过程,癌细胞操纵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不会攻击癌细胞。如果肺癌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后有这些细胞,我们相信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大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该研究团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将其与未患肺癌的慢性长期吸烟者和未患任何已知癌症的健康非吸烟者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对222名受试者进行了筛查,他们抽取了每位受试者的血液,并对TMFs的大小和数量进行了检测。

图片来源:pixabay

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TMFs(76.5%)明显高于长期吸烟者对照组(6.9%)。没有在20名健康的非吸烟者的血液中检测出TMFs。研究人员还发现,较大的TMFs与较短的无病生存期有显着的相关性。没有TMFs的患者的三年无病生存率接近76%,但那些TMFs超过50微米的患者接受切除肿瘤手术后的三年无病生存率略低于49%。

研究人员表明:“这是第一个证明TMFs能够预测手术治疗肺癌患者生存率的研究。通过简单的血液分析来检测循环TMFs对这些患者具有潜在的益处。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哪些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最高。这将允许我们根据这些细胞的存在为每个病人定制术后化疗,并可能延长他们的生存期。”

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肺腾病友群聚集了三千多名的肺癌患者,各个相似病情的群内,经常有患者晒自己的抗癌成果,“三年”“五年”“十年”……肺癌从发现到死亡究竟要经过多长的时间?这是一个未知数,因为癌症的生存期涉及多个因素。比如从分期来看,肺癌早期完全是有可能治好的,也就是说,早期癌症经过治疗,注意定期的检查,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可以活到和普通人一样长的寿命。

生存期长短到底和哪些因素相关?这里排除经济/家庭等社会影响因素,仅从肺癌的病理分型分期和个体身体状况这两个角度简单说明。

| 病理分型和分期

肺癌的生存率与肺癌的分型与分期息息相关。分型不同,肺癌的恶性与治疗效果都有差异。通常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的预后要比腺癌、鳞癌要差,低分化癌的预后要比高分化癌要差;鳞癌通常源于肺门附近,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容易侵犯肺门重要结构;腺癌则容易在早期出现血行转移、小细胞癌对化疗较敏感。

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的全球研究数据统计,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期与诊断分期密切相关。

Ⅰ期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最早阶段,可以分为ⅠA期和ⅠB期。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在80%以上,实现临床治愈。而Ⅰ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也有大约60%。

Ⅱ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经过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大约可以达到40%-50%。

Ⅲ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虽然已经难以手术,但仍有部分患者能够开展手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五年生存也能达到30%左右。

而对最晚期的Ⅳ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已经难以进行手术,只能进行姑息治疗,五年生存率约为2%左右。

现实问题是绝大部分肿瘤,早期通常都没有严重症状,等到有了症状再就医,往往已经错过早期治疗机会;而如果是查体发现的病灶,通常偏早,早期积极治疗后往往效果很好。所以如果是肺癌高危人群,一定要注重肺癌筛查。

图片来源:pixabay

|个体差异

高龄患者、体质较差的人或者合并有心肺功能疾病的人,会无法耐受手术及放化疗,病情可能会发展较快,缩短生存期。而年轻力壮、身体状态好,免疫力强的患者,更能耐受癌症治疗中的各种副作用,治疗效果更好。体质因人而异,哪怕是同一种肺癌突变,接收相同治疗,也有不同的结局,这一点在临床实验中已经反复被验证。

在昨天肺腾分享的美国癌症协会防癌指南中,提到“这份指南不仅可以预防癌症,根据这些建议来做的人,哪怕不幸确诊癌症,在诊断后生活得也比不锻炼、不健康饮食、酗酒的人群更好。”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身体状态,饮食和运动建议,可以戳→美国癌症协会发布最新防癌指南:饮食、营养、运动全面建议,快收藏!

2020ASCO大会延长生存期好消息




今年ASCO大会上有这些亮眼的研究结果:

| 小细胞肺癌延长生存期

戳右边文字链接跳转直接回顾→免疫/抗血管联合化疗,小细胞肺癌延长生存期的新选择 | 2020ASCO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

KEYNOTE-189研究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仍有17例患者在接受初始治疗,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仅有1例。在安慰剂联合化疗组有40.8%患者交叉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情况下,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带来了显著的总生存期(OS)获益,两组中位OS分别为22.0个月和10.6个月,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降低了44%的死亡风险。两组2年的OS分别为45.7%和27.3%。另外,无论患者PD-L1表达如何,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均带来了显著的OS获益。

图  KEYNOTE-189研究最终分析疗效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同样带来了显著的无进展生存期的获益,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1%。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为9个月,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仅为4.9个月。2年的PFS率分别为22.0%和3.4%。同样,不论患者PD-L1表达水平如何,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均带来了显著的PFS获益。

此外,不论患者PD-L1表达水平如何,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均显著改善患者的PFS2(定义为随机至开始二线治疗后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KEYNOTE-189研究的最终分析结果表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持续为患者带来OS、PFS、ORR和PFS2的改善。研究结果支持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EGFR/ALK阴性、先前未经治疗的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联合化疗

SINDAS研究是我国开展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比较EGFR靶向治疗+立体定向放疗和单独EGFR靶向治疗一线治疗EGFR突变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个研究将寡转移定义为不多于5个转移病灶。研究纳入133例患者,随机分为靶向组(65例)和靶向+放疗组(68例),靶向+放疗组对所有病灶进行立体定向放疗,放疗剂量为25-40Gy,分5次完成。

结果,靶向+放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2个月,靶向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5个月 (HR 0.6188 [95% CI 0.3949-0.9697], log rank P< .001).。

靶向+放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5.5个月,靶向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7.4个月 (HR 0.6824 [95% CI 0. 4654-1.001], log rank P< .001)。

图 SINDAS研究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曲线,黑色为靶向+放疗,红色为靶向

SINDAS研究即使入组多达5处转移的患者,依然取得了亮眼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没有显著增加不良反应。SINDAS研究的结果也与先前多个靶向+放疗治疗寡转移的临床研究互相印证,验证了寡转移转移患者靶向联合放疗改善总生存期的可靠性。

随着肺癌治疗的规范化和治疗方案的不断革新,患者们不必只盯着各种生存期数据,时时刻刻忧心自己的寿命长短。你所看到的数据都只是一份难以借鉴的参考答案,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总有希望。

参考文献:

Yariswamy Manjunath et al, Circulating giant tumor-macrophage fusion cells a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ator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DOI:10.1016/j.jtho.2020.04.034

https://meetinglibrar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