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病友们,周一好~ 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肺腾病友群一位病友的提问。这位病友确诊后,医生给出的方案,发现: “方案里既需要化疗,也需要放疗。觉得这两个功能比较一致,不清楚放疗与化疗有哪些不同,治疗中分别又会出现什么问题”。 今天肺腾助手就将放疗和化疗区别、治疗中大家常见的疑问及解答总结给大家。内附多篇往期放化疗文章及问答,戳文字内容就可以跳转阅读。如果没提到你关心的问题,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病友疑问解答: 为何需要同步放化疗? 化疗和放疗这一对的联合,在肺癌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步放化疗的目的主要解决肿瘤的局部区域控制问题。放射治疗跟外科手术的目标一样,都是针对原发肿瘤和/或转移淋巴结区域的局部治疗。当放射治疗等单一治疗手段不能很好控制局部肿瘤时,就需要化疗等其他手段来帮忙。同步放化疗常见于局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比较大等情况。另外,部分肿瘤患者手术切缘安全距离不够或术中发现淋巴结包膜有外侵等情况时,也需要同步放化疗的帮助。 往期相关内容,戳→化疗和放疗“相爱相杀”的恶果和治愈希望! 放疗的全称是放射治疗,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法。它能够利用各种不同能量的射线来对付肿瘤,以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化疗是通过化学药物(包括内分泌药物等)灭杀肿瘤的治疗方法。常用静脉注射、口服或其他形式让化疗药物直接进入患者体灭杀肿瘤细胞。 放疗是肿瘤局部治疗,化疗则主要是全身治疗。当然也有用得较少的几种局部治疗为主的化疗,例如:介入化疗、局部灌注化疗等等。 放疗 最常见的放疗副作用包括皮肤损伤、恶心呕吐、发热、外周血象下降、乏力等。由于照射部位不同,还可引发口腔咽喉的干燥疼痛、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脱发等副作用。 放疗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与治疗时的放射剂量、部位、患者个体健康情况有关。大多数放疗导致的副作用,会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而缓解及消失。所以也不用过度担忧。 更多内容查看↓ 化疗 化疗在起到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许多副作用,但是别太灰心,这些副作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制和在家自行处理的。 更多化疗副作用处理查看→化疗前做什么准备?化疗后如何护理?肺癌家属必看! 放疗 放疗不需要住院,一次放疗一般只需要10-20分钟。放疗的过程比较简单放松,放射治疗一般在医院的放疗科进行,首先由医生带患者去定位室划分放疗区域,定位后在皮肤上或在固定膜上用标记线画出放疗部位,再由放疗科的工作人员将患者领入放疗室,放疗机对准放射部位,一般只需照射1-2分钟。 放射治疗周期长短,是根据总放射剂量和不同部位、不同肿瘤放射生物效应的不同,由主治医生敲定。一般需要6-8周的时间,每天照射一次,每周照射5次,休息2天。在放疗过程中,尽量不要中断治疗,以免延长治疗时间,降低放疗效果。 这样的节奏,也是为了让正常细胞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放疗。 化疗 化疗注射药物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化疗副作用比较大,必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化疗周期多数设定是21天,这个时间是根据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持续时间、人体恢复时间及肿瘤倍增时间而设定。 从注射化疗药物的第1天算起,到第21天或第28天,为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化疗一个周期会持续3-4周。但有的化疗药物抑制骨髓的时间较迟,恢复较慢,医生会设置6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在一个周期里也不是天天用药,通常前两周用药,后两周休息。 因为化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要减少化疗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因此化疗方案通常是一种或几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整个化疗方案不仅要考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药物的毒性、肿瘤增殖的影响,还有患者的耐受能力。 今天关于放化疗的差异就说到这里,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添加肺腾小助手好友或直接文章下留言,获得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