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名医教您治消化不良

 仕仕霖霖 2020-12-02

黄太基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30余年,对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在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上具有独特的见解。现将黄老治疗本病的经验及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黄老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位在胃,多与肝相关。从临床症状论,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为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横犯脾胃,导致中焦气机不畅,故而出现胃脘疼痛、痞满、嗳气、食少、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黄老根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的认识,在治疗上始终贯穿调肝之理念,“凡醒胃必先治肝”,肝气条达方能健脾和胃,并融入活血养血之法,健脾和胃,从而使“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

治疗方法

处方:延胡索、合欢皮各12克,郁金、炒麦芽各10克,厚朴、枳实、青皮、香附、甘草各6克。

加减:反酸者,加浙贝母、海螵蛸各10克;呃逆者,加柿蒂、法半夏各10克;大便不通、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莱菔子、肉苁蓉、当归各10克;大便稀溏者,加石榴皮、芡实、地榆炭、赤石脂各10克;睡眠差者,加夜交藤、珍珠母(先煎)、茯神各10克;血瘀颜面爪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加姜黄、肿节风、鸡血藤、益母草各10克;夹湿舌淡苔白滑者,加猪苓、车前子(包煎)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典型病例

案一:

患者张某,女,47岁。患者诉反复胃脘部胀痛1年,加重1周。时有口干口苦,乏力,胃脘部有烧灼感,平素工作压力大,进食后胃胀痛加重,食欲、睡眠差,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胃镜检查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胃胀。辨证属肝郁气滞,脾虚湿困。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湿。处方:黄芪40克,夜交藤、车前子(包煎)、益母草各30克,延胡索、合欢皮、肿节风各20克,郁金、厚朴、枳实、青皮、香附、杜仲、姜黄、甘草各10克,红曲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5剂。二诊:患者诉服药1周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睡眠改善,大便稀溏,舌红苔微黄。原方去益母草,加泽泻10克,地榆炭20克,芡实15克。服法同前。三诊:服药1周后,患者胃脘胀痛基本消失,饮食、二便正常,睡眠可。

案二:

患者袁某,男,73岁。诉近1周胃脘疼痛,泛恶反酸,偶有嗳气,大便干结,2~3天1次,平素情绪易急躁,睡眠可,舌红苔腻,脉弦。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便秘,辨证属肝郁脾虚型。治以疏肝理气通便。处方:车前子(包煎)、郁李仁、瓜蒌仁各30克,延胡索、合欢皮、火麻仁、莱菔子、肉苁蓉各20克,郁金、厚朴、枳实、青皮、香附、姜黄各10克,红曲6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共4剂。二诊:服药后患者胃脘疼痛明显减轻,排便顺畅,效不更方,守方再服4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