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进宇谈家庭教育的六个精神软件之二:自信心

 滕训超 2020-12-02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孩子在离开家长之前,家长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树立的过程。就是说一个人不能一劳永逸地永远有自信心,他必须每时每刻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去做事时的主观心理状态。有了自信心他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甚至调动潜能,把事情做成功。比如,一个自信的学生面对试题时,大脑会深入题的内部,去寻找条件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把题做对。缺少自信的孩子,看到试题会停留在题的表面,感受试题带来的压力,产生焦躁情绪,然后会想:这题怎么这么难?老师为什么这么出题?我做不出爸爸妈妈会怎么批评我?结果20分钟过去了,他根本没做题,而在想别的东西。最后他得出结论:你看我数学不好吧,我还是不行!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人生的阶梯上能爬多高,在人生的战场上能取得多大成就,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孩子一些知识上或训练孩子一些技能上,而忽略孩子自信心的培养,这是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每个家长必须明白,你的孩子不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做任何伟大事业,他要想取得成功,他必须得首先做人成功,他必须首先成长为一个正常的具有善良品性、具有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人。也就是说,他必须是一个有尊严和自信的人。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每个家长应注意,你的孩子是否自信,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很多家长以为批评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孩子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的,他需要家长的不断鼓励和赞扬,这样他才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从现在起,每个家长应该改变过去的做法,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这里说的比较是指家长拿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来比较。我们一厢情愿地以为,和优秀的孩子比较会激起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其实不然。同龄的孩子中,本就有比较心理。这样做不但百分之百无法达到他向优秀者学习的目的,反而和家长希望的结果正相反,会给孩子留下自卑的负面阴影。这种不适当的比较,对攻击性较强的孩子可能激起逆反的行为;对攻击性较弱的孩子,则会在心中留下一个阴影,“我不如别人的孩子好,他是有价值的,我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我们家长需要掌握的真正的方法是:教育孩子跟他自己比较,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不错,你这次的成绩比上次进步了!”

3.理解孩子,但不轻易安慰。家长要向孩子传递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成就未来的观念,表达拥有知识的生活才是快乐的人生。这个方法是每时每刻要进行的。告诉他朝一个方向努力,并不对结果作出任何负面评价,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永恒法则。绝不能轻易安慰,一旦孩子觉得没考好,妈妈还会给他那么多的爱和关怀,那他下次就做出痛苦状获得安慰。如果孩子遇到挫折后,先自虐,然后求得你的安慰,那麻烦就大了!在孩子的成长上,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安慰是要不得的!不要苛刻,却也不能过度地安慰,最多是理解。这是指让孩子懂得,生命中的痛苦必须由他自己独立承担。如果一个人经常处在安慰中,将会导致负面的心理状态——自怜!自怜是人生的一大杀手,由自卑产生自己怜悯自己的猥琐情绪。一旦产生这种情绪,就不会产生蓬勃的向上动力。所以,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要在理解之后不断进行鼓励:“没问题!重新来!”另外,就是要让孩子尝到成功的滋味,积累自信。我们经常对孩子这样说:“别动!打坏了怎么办?”这时孩子会自我否定:我太无能,什么也做不了!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细微的行为进行确认:“我们宝宝会拿杯子,好棒!”孩子就会有成功的感觉。不断感觉成功能使一个孩子不再对世界感到恐惧,他会自动产生追求成功的动力。没有良性情绪就无法学习。所以当我们的孩子紧张、焦虑、恐惧、烦躁不安时,情绪感受系统处于开放状态,他可以跑,可以行动,可以感受。而他的理性逻辑系统处于关闭状态,不能有条理地思考,这时是无法学习的。而当良性情绪占上风时,孩子相当于在神经系统上建立了自动状态,也就是说他可以进行自我发动,激发出奋斗的动力。所以,我们说如果孩子不断地感受成功,并且巩固住了这种感受,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保障了!

4.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要义:

培养孩子良性情绪,即积极的心态。挺胸抬头,目光坚定,这些都反映你的情绪状态,精神饱满,就能形成自信的稳定情绪状态。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紧张、焦虑、烦恼等消极情绪中,一旦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就被消极情绪缠住了。人被消极情绪占领,时间长了,形成稳定的情感反应模式,一个人将表现得蔫头耷脑,眼睛没有神采,不自然地驼背……整个人生动力不足。我们注意到,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只要坐在他的身旁,本来你的心情很好,他和你谈两句话,你的情绪马上就下来了。这是消极情绪在传染。快乐情绪对孩子成长极其重要,所以,我们家长要把良性情绪不断地传染给孩子。

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当一个人身体机能上非常健康,他会直接自然影响精神情绪状态。有生病住过医院的朋友,请大家回想一下住院时的精神状态,一旦身体出现问题,马上你的思考模式就发生变化,你的精神上无法自信,你不再觉得世界是属于自己的,你不再觉得你什么事都可以做。所以,孩子如果身体有疾病,会导致他情绪低落,自然无法自信,自信是人的一种情绪状态。所以,紧张、忧虑、压力、恐惧、罪恶感……在消极情绪下,人谈自信是没有意义的,绝不可能自信。

培养孩子的自信就必须确认优点。我们这里说的确认优点是确认优秀品质,不是确认行为。确认方法:A、确认是用陈述句把孩子品质中某一优秀方面正确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对人这种灵性动物是最敏感的,家长要从日常的生活中去总结孩子的优点。比如:你是个有同情心的人、你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你是个有自信心的人、你是个有自尊心的人、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你是个有爱心的人。B、正眼看孩子。一定要真情实感地表述,不能说不真实的话。如果让孩子觉察爸爸妈妈在骗我,就会破坏孩子对你的信任了。说真正的优点,即使这个优点只有一点点闪光,只要不断地确认,就可以将优点放大。C、一定让孩子感受到他在你心中是有地位的。如果孩子在15岁以下,应有相应的身体接触。拍拍孩子的头,抱一抱孩子,让孩子感觉他在你心中绝对是有价值的。我们可以把希望孩子具备的良性品质都写下来,热情、自信、上进心、爱心……然后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孩子行为的细微观察,对他的品质进行确认。父母的眼睛,即父母的注意力焦点,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5.建立起孩子学习的自信心。“我不会的”“我从来没做过”“我不行”“我不敢”“做错了别人笑我怎么办?”……这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常说的话。这是他们的想法,从而表现出迟疑、被动、唉声叹气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把握。那么怎样培养这些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呢?

首先,大人要多给予孩子以肯定的评价,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建立好伙伴式的朋友关系。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但在经过努力未能取得成功时更要鼓励与帮助。如果孩子稍有失误,或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时,父母不应指责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为如果孩子在幼时的整个成长经历中,总在父母的责骂中度过,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就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因此允许孩子失误,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宽容。如果他们未取得成功,就应肯定他们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以保护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使他们看到希望,进而激发起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赏识孩子。要尊重孩子,要多赏识孩子,不用尖刻的语言嘲讽奚落孩子。如果当众讽刺贬低或故意揭短,夸大孩子的缺点,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父母不要常对孩子说:“你瞧,人家小明多聪明,总是考全班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笨……”如果常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自卑。只要孩子有自己的特点,他在不断地努力,他就是个值得自豪的孩子。而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父母更应该像知心朋友一样关爱他,鼓励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战胜困难。当孩子说我不行时,你可这样说,我不相信你不行。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最初都是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称赞、赏识孩子,就是对孩子个性、能力的一种肯定。

第三,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有了自信心,他就会自主地学习,就容易获得成功。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先体验到成功感,才容易形成自信心。因此放手让孩子去闯,引导孩子怎样闯,才能使孩子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让孩子自己做功课,父母不要陪读;让孩子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等等,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如果孩子成功后,循序渐进再提出新的目标,使孩子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让他再试一试,使他们知道通过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

6.孩子自信心的杀手:父母为孩子设立不适当的目标;没操练却希望有卓越的表现;没准备就匆忙上阵;失败的阴影或形成的负面心理;破坏性批评;拿别的孩子比较;消极情绪;身体不健康;过分保护孩子;自我价值严重缺乏;强迫孩子做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