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民俗探讨】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仰脸、低头怎么了?

 关山听风 2020-12-02

为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

仰脸、低头怎么了?

关山听风



现在我们对“娶妻不娶仰脸婆,嫁人不嫁低头汉”这句农村俗语的理解,很容易落入古人设下的圈套,只从字面上进行生搬硬套地解读,认为这句话说的是男人和女人的长相问题。

民间还有一句类似俗语:“青皮萝卜紫皮蒜,仰脸婆子低头汉”,好像更让人们相信“仰脸婆”和“低头汉”性格上的“辣”。

其实这两句俗语讲的并不是人的长相,不是指现实中习惯于低头还是扬头仰面的人,也不是所谓的什么“相面术”问题,“仰脸婆”和“低头汉”是一种俗语中惯用比喻手法。比如说,我国古代诗歌、民歌常用的基本手法是“比兴”,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民间很多的俗语也同样采用了这种手法。

1、女人和男人性格与仰脸、低头没有关系

有人会问,不是说“仰脸婆”和“低头汉”像青皮萝卜和紫皮蒜一样,既辣嘴巴,也辣心,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喜欢仰脸的女人挺贤惠的,为人处事也很不错,很少与人讲是非,而一些喜欢低头的男人挺老实、诚恳的,做事很扎实,从不人前多事。

这个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现实中确实很多所谓的“仰脸婆”和“低头汉”,为人都挺好的,家庭也很和睦。

仰头和低头,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只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个人习惯,有的则是因生理原因造成的。其中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还有的是因职业原因造成的。就像人驼背一样,人生下来没有,青少年时期也没有,到后来就慢慢变得背子弓起来了。

2、“仰脸婆”和“低头汉”是一种“马后炮”

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可以直接见面,相处一段时间后才正式确定关系。旧时,年轻人恋爱,要经过一套非常复杂的婚俗程序。最先与青年男女见面的,不是娶亲男子和嫁人女子,而是是双方的亲戚。男方相亲也好,女方看人家也好,一般先让双方的婶婶、嫂子、姨妈等,在媒人的牵线下进行。

男方对女方满意不满意,女方能不能看中男方,由不得婚嫁中的青年男女做主,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仿佛是局外人一样。确定婚姻关系的是根据前往相亲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再由双方的父母定夺。这就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相亲和看地方由亲人代替,最后的做主由父母代替,“包办”这个词用得非常贴切。

农村一般的人家,或者说穷苦人家,在这方面相对要好一些,正式定婚以后,多了一个“上门”的程序。农村大多数是种田的人家,都有农忙季节,青年男女定婚后可以互相来往,一般由男方先上女方家的门,之后,未婚夫可接未婚妻上男方家的门。这种“上门”的习俗,主要是为了在农忙时互相帮忙。这样一来,这些人家订婚的青年男女就可提前见面和相处。

如果是富裕人家,男女不需从事农业生产,用不着互相帮忙,也就没有“上门”这道程序,有婚约的青年男女,一般在结婚前见不到面,直到洞房花烛,揭开红盖头,才能见到双方的真面目。在这种婚俗之下,谁也难判断“仰脸婆”和“低头汉”。

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结婚以前,从来就没听到过,女的是“仰脸婆”,男的是“低头汉”之类的话。只有男女结了婚之后,通过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才在邻里之间传出,谁家的女人是“仰脸婆”,谁家的男人是“低头汉”。于是,女的后悔嫁了个“低头汉”,男的后悔讨了个“仰脸婆”。

“仰脸婆”和“低头汉”之说,一般是婚后才有的事,不是“马后炮”,又是什么呢?  

3、“仰脸婆”和“低头汉”是一种比喻

我国民间一些俗语,从字面来理解,在逻辑上怎么也说不通,人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进行反证,说明俗语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是,一些俗语是一种比喻,人们也就心知肚明,没有必要去较真,不去抠字面的意思,这也是一些从字面上看没符合逻辑,但依然在民间流传广泛的原因。

比如说,“夹着尾巴做人”,人有尾巴吗?当然没有,这是一种比喻。人们常说的“夹着尾巴逃跑”,也是一种比喻。

实际上“低头”和“仰脸”两个动作,常用来形容人所处的两种形态。说某人屈服、认输、服软、懦弱时,一般用低头来形容,说某人很强势、神气、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一般用扬头仰脸来形容。

“仰脸婆”比喻性格很强势的女,“低头汉”比喻性格很懦弱的男人。

旧时,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女人地位低,人们对女人的要求要性格收敛,温柔贤惠,只能做贤妻良母。一些性格稍强些的女人,一般会被人称之为“武则天”;而男人就应该阳刚之气,要有主见和担当,如果性格太懦弱,做事没有主见,逆来顺受,一般会被人称之为“扶不起的阿斗”,有些方地则称之为“烂泥糊不上墙”、“软糍粑”等。

旧时,妇人过去强势,人们可以说出很多的理由,如女人泼辣,争强好胜,会导致婆媳不和,兄弟姐妹不和,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等等,事实上就是一种男权思想在作怪,其根源就是所谓的“夫纲不振”。

而男人性格懦弱,在内受兄弟欺负,在外被外人欺侮,在家庭里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等,女人嫁给这种男自然也只能跟着“低头”,跟着受委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