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区分忠奸

 红谷斋主人 2020-12-03


《韩诗外传》第·三

(峻岫)

(原文)

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谓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是谓次忠也;以谏非君而怨之,是谓下忠也;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忠也;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也。皆人臣之所为也,吉凶贤不肖之效也。《诗》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这一段说: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天下总是有最忠诚的人,还有次忠诚的人,也有下忠诚的人,更有国贼。最忠诚的人,是最受信赖的人,可以依靠的人;次忠诚的人,也是可以信赖的人;还有所谓“下忠者”,这样的人有时候忠诚,有时候不忠诚。符合他的利益,他就忠诚,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就不忠诚。最后一种人就是“国贼”就是出卖国家利益的人,背叛国家的人。“国贼”也叫汉奸,就是专门危害国家利益的人。

什么叫大忠,什么叫次忠、下忠和国贼呢?那就是看他服从不服从真理,看其说话办事符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符不符合法律、道理、情理。以道覆君而化之,是谓大忠也;站在真理一边,维护正义、坚守信仰、信守承诺、忠诚老实,任劳任怨,再苦再难也无怨言,为了人民的利益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辞,这就是“大忠”。以德调君而辅之,是谓次忠也只是由于道德,法律、纪律、秩序的约束而尽职尽责,这就是“次忠”;以谏非君而怨之,是谓下忠也;经常提意见,提建议是好事,一旦不被采纳就心生怨恨,这就是“下忠”。“下忠”的出发点有问题,他不顾自己的意见,个人的想法、见解,对整体的事业是有利还是有害,只关注自己是不是被信任,被重用,所以他是“下忠”。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最令人痛恨的一种人就是国贼。凡是国贼,都是不讲道义的,背叛国家的,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他们有的拿国家的俸禄,不单不干事,反而处处坏事,处处捣乱;有的虽然不拿国家俸禄,但是他们专门干里通外国的事情,专门干扇阴风点鬼火的事情,专门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这样的人就是国贼。

若周公之于成王,可谓大忠也;这里举例说,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就是大忠。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也;比如管仲对于齐恒公就是次忠。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也;还有伍子胥对于吴王夫差,就是“下忠”。伍子胥是楚国人,他的父亲伍奢因遭诬陷,结果父亲和哥哥伍尚都被杀害,伍子胥连夜逃到吴国,伺机为父兄报仇,所以他对吴王,并不是绝对忠诚,就算是“下忠”。曹触龙之于纣,可谓国贼也。曹触龙是夏桀的近臣,后来接受了商汤王的俸禄,所以他是国贼。这里列举的周公旦、管仲、伍子胥、曹触龙都是大臣,但是大臣和大臣不同,有忠诚不忠诚之分,有善恶优劣之分。(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