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嫠簋铭文,27,嫠

 史客郎骑行 2020-12-23

师簋铭文的第27个字是。

字在铭文种出现的位置

字,下面是又,不是女字在铭文中一共出现了五次,有四次是和师字一起出现,最后一次是单独出现的。可以看出来:第一,是名,师可能是姓,也可能是官职。第二,师这个人绝对是这篇铭文中的主角,所以这件簋,在文物界被称为师簋。

的演变

在甲骨文中,字的左边是一手拿着麦,右边是一手拿着杖击打它,本义是收获麦子,后世收麦子是用镰刀割麦,不会撒得满地,但远古时还没有这么精细的操作,而是用棒子把麦穗打下来,持杖击打的会意字是攴[pū],这个字作为偏旁用得很多。

《说文解字》:“,引也。从又𠩺声。”这个说得不确切。另外有人认为,这个字,古做釐,下面是里字,《说文》:“釐,家福。从里𠩺声。”收获麦子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个解释有点接近本义。

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的字形发生了讹变。左上角象来的这个字形,代表麦穗,某些金文还有来的形象,但很多已经讹变为未字的形象,到小篆全部统一成了未字。麦穗下面的那个字形,可能是用于脱粒的带齿木杖,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还是这样写的,到小篆时也讹写为厂。所以许慎在解释这些字的时候,有点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字被收录在《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中,但现代的《新华字典》已经不收录,现在没人用这个字了,现在网络上的师簋的字的下面是女字,不是又字,那个嫠字在苏轼的《前赤壁赋》中用到:“泣孤舟之嫠妇”,代表怨妇的意思。

今天,即便是嫠妇的嫠字也没人用了。和这二个字的上半部分一样,下半部分不同的字还有几个,比如下面是里的釐字、下面是刀的剺、下面是来的斄,都读为(lí),现代汉语中也没人用了,象这样的汉字或文字,我们称为死文字。

死文字,又称死字,是指在古代使用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到了现代失传,不再使用的文字,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用于书写的书面文字,不包括语言。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有3000多个字,能够被辨识的1000个左右,其余2000多个字尚无法辨识,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作人名、地名、祭祀名等,到金文阶段几乎已经不再使用了,这些字就是死字。把他们辨识出来,对理解古代文字和文献有所帮助,可以作为一种爱好去研究,但学术意义不大。

另外,更大范围里的某种语言,虽然现代仍然存在,但是与之对应的文字却已经消失。虽然这些文字已经失传不再使用,但是这些文字都是难能可贵的历史文献,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研究和解读它们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这类的死文字有:古代女真族用的女真文、契丹文、越南的字喃、蝌蚪文、夜郎文、古埃及象形字、楔形文字、古代西夏国用过的西夏文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