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 | 心血管疾病的这些“雷区”,你都知道吗?

 meihb 2020-12-03

现代研究认为,除了年龄、家族史和性别等遗传因素不可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尤其是行为因素)都是可以纠正的,因此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可以防治的。研究还发现,“行为及生物学因素→疾病发生→疾病持续或复发”形成一个病因链。阻断第一个环节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阻断第二个环节是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从防病治病角度看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但根据预防为主的理念,第一环节更重要。


一、高血压

高血压既是疾病,又是许多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1991~2011年中国多省市成人血压正常高值年龄标化检出率)

当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和危险分层,在此基础上,根据血压水平以及伴随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情况,决定是否应立即进行降压治疗:

(1)血压水平在160/100mmHg以下,140/90mmHg以上者,不伴有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在密切监测下先进行强有力的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氯化钠<3.8g/d)、减轻体重、减少饮酒(乙醇摄入量<10~30g/d) 、平衡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如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2)血压水平在160/100mmHg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3)血压水平在160/100mmHg以下,140/90mmHg以上者,如伴有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损害以及危险因素而处于高心血管病危险状态的患者,也应及早开始降压治疗,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4)应尽可能选择一天一次服用,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将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或明显靶器官损害的患者,应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对于高心血管病风险的患者,不仅要致力于降压达标,还必须注意降压达标的过程。应在数周内(而非数天或数月内)将血压控制到治疗目标,老年冠脉储备功能不良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将舒张压降低到70mmHg以下。老年人应当平稳降压,并注意监测。


二、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证明吸烟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相关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被动吸烟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致心血管疾病作用的两种主要化学物质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吸烟的危害是低剂量,长期持续的慢性化学物质累积中毒过程。但研究还发现,吸烟者戒烟后,烟对身体的毒性作用会慢慢消失。

烟草危害的控制主要有3种措施:健康教育、立法和价格政策(提高烟价)。因此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心血管病预防和治疗的人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做到。

  • 第一,自己不吸烟,以能起到表率作用。

  • 第二,利用一切场合和机会教育和帮助所有患者不吸烟。

  • 第三,对总体心血管病危险高的患者进行诊治时应该把不吸烟作为重点干预措施。

  • 第四,对患急性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吸烟者进行诊治时应抓住时机劝其戒烟,此时的戒烟成功率很高。


三、血脂异常

大量临床和流行病研究证明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血清TC(或LDL-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呈负相关。TC(或LDLC)水平与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关系是连续性的,并无明显的转折点。因此,诊断血脂异常症的切点是人为规定的。

根据我国近年大样本流行病调查和临床研究资料,我国学者提出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如下。

早期发现血脂异常并采取干预措施十分重要。由于血脂异常一般没有症状,必须通过血液检验才能发现。故推荐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已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

现阶段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我国居民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四、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及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慢性高血糖,并伴有脂肪、蛋白质以及水、电解质甚至酸碱代谢紊乱。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肾病、神经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心、脑和周围血管病变)。与糖耐量正常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是糖耐量正常者的2~4倍。 

人群前瞻研究资料显示,无糖尿病者首发心肌梗死存活的患者的8年存活率与有糖尿病而无心肌梗死患者的8年存活率相似,因此糖尿病又被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目前我国使用的糖尿病和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概述如下:

(1)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可首选二甲双胍。

(2)体重偏瘦的或单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者,可以加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降糖药。

(3)餐后高血糖者,可以选用或加用α糖苷酶抑制药。

(4)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的患者,可选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作为一线用药。

(5)采用了2种以上降糖药而难以控制血糖者,可采用白天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或超长效胰岛素的治疗往往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6)空腹血糖超过9mmol/L餐后血糖超过15mmol/L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采用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以尽快控制好血糖和更好地保留胰岛B细胞功能。

(7)急性心血管事件患者应常规查血糖。如合并严重高血糖(空腹血糖超过8mmol/L,餐后血糖超过13mmol/L),应该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基础上,尽可能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五、不平衡膳食

人类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食物。能满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并不会导致疾病的膳食称之为平衡膳食。营养成分和结构不合理会导致疾病的膳食称为不平衡膳食。

引发心血管病的不平衡膳食因素主要有:

①饱和脂肪摄入比例过高;

②总热量摄入过多;

③胆固醇摄入过多;

④钠摄入过多和钾摄入过少;

⑤蔬菜(包括豆类食品)和水果摄入过少。

营养学研究表明调整和控制膳食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多重危险,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人群健康(心脏)膳食的基本特征是:

①总热量不超标;

②饱和脂肪的比例≤总营养素的25%;

③盐摄入量<6g/d,低一些更好;

④足量的蔬菜和水果;

⑤有其他保护性的膳食因素。


六、超重和肥胖

衡量超重和肥胖最简便和常用的生理测量指标是体质指数[英文缩写为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2(m2)]和腰围。前者通常反映全身肥胖程度,后者主要反映腹部脂肪蓄积(中心型肥胖)的程度。两个指标都可以较好地预测心血管病的危险。虽然近来的一些研究提示腰围在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方面要优于BMI,但前者的测量误差大于后者,因此BMI仍是简便、实用、更为精确的测量指标。同时应用两个指标预测价值更好。

一项对超重肥胖患者心血管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的研究,证明了超重肥胖组心血管相关指标TC、TG、LDL-C、UA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减重可明显降低超重肥胖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使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降低。控制能量的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是降低体重的有效措施。在饮食方面,除要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外,还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控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包括高脂肪食物、含糖饮料及酒类等以及适当控制主食量。另外,减慢进食速度也有减少进食量的效果。在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身体锻炼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此外,超重肥胖患者还应有意识地增加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量。


七、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激素分泌增加等等。

心理应激增加心血管病危险的主要机制是:

①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②诱发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

③引起血小板反应性升高等。

另外,长期负性情绪或过度的情绪波动会诱发冠状动脉收缩,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对已有心血管病的患者,心理应激会使病情恶化和容易再次引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复发)。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社会进步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心理压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这包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是心血管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病态心理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观察和询问(本人及亲朋好友、同事等)以及各种心理测试量表,由医学心理专业及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完成。必要的生理生化检验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方法为:

①避免负性情绪;

②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正视现实生活;

③有困难主动寻求帮助;

④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

⑤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

⑥增强承受心理压力的抵抗力,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⑦心理咨询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

⑧避免和干预心理危机(一种严重的病态心理),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求医。

参考文献:
[1]BarrosoMaría,Zomeño M. Dolors,Díaz Jorge L.,Pérez-FernándezSilvia,Martí-Lluch Ruth,Cordón Ferran,Ramos Rafel,CabezasCarmen,Salvador Gemma,Castell Conxa,Schröder Helmut,Grau María.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with tailored recommendation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reventive Medicine,2020,141.
[2]ThalijnL. C. Wolters,Mihai G. Netea,Niels P. Riksen,Adrianus R. M. M.Hermus,Romana T. Netea-Maier. Acromegaly, inflammation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review[J]. Reviews in Endocrine andMetabolic Disorders,2020,21(prepublish).
[3]叶森森,赵春艳.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与自我管理[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0,33(06):114-120.
[4]BagepallyBhavani Shankara,Majumder Joydeep,Kotadiya Sanjay. Associationbetween the 2d:4d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Body mass index,blood pressure and body fat[J]. Early HumanDevelopment,2020,151(prepublish).
[5]解梦诗,孟令波.Sirt1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0,29(05):621-624.
[6]区景松.心血管外科领域新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0,28(10):829-832.
[7]陈娟,杜长宝,朱庆文.心内科门诊患者血脂异常特征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0,32(09):1065-1067.
[8]刘志艳,鲍艳江,刘威,郭雪微.控制体重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6):52-53.
[9]李欣欢,仇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5):698-700.
[10]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0,35(09):833-85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