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冬及山麦冬的鉴别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2-03
写在前面

麦冬和山麦冬都收录于药典,两者较为相似,刚好收集到两者的样品,我们来简单的学习一下。

药典上的麦冬

【基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0.0%。

【含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O4)计,不得少于0.12%。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药典上的山麦冬

【基源】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的干燥块根。夏初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近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

湖北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2~3cm,直径0.4~0.7cm。表面淡黄色至棕黄色,具不规则纵皱纹。质柔韧,干后质硬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至棕黄色,角质样,中柱细小。气微,味甜,嚼之发黏。

短葶山麦冬:稍扁,长2~5cm,直径0.3~0.8cm,具粗纵纹。味甘、微苦。

【检验】

供试品色谱中,湖北麦冬在与山麦冬皂苷B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墨绿色斑点;

短葶山麦冬在与短葶山麦冬皂苷C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墨绿色斑点。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75.0%。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文献中的麦冬

麦冬原名麦门冬,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且被列为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古代所用麦冬主要以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干燥块根为主。

2015年版《中国药典》亦规定其为麦冬的唯一来源,而将湖北麦冬作为山麦冬收载。

古代以产自浙江的麦冬质量最好,而现在市场麦冬类药材以川麦冬和山麦冬为主,道地浙麦冬因为周期较长而少有种植。

川麦冬种植过程中,生长激素的超大量使用,已导致环境污染,其残留也让意欲“久服”者望而却步。

古代本草记载麦冬炮制方法多为“去心”,极个别甚至要求“焙熟”或“酒浸擂之”。

现今其炮制规定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但临床常未经处理即调配使用。

麦冬资源

我国麦冬类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中杭、川麦冬、湖北麦冬、福建麦冬是麦冬类中药的主流商品。

麦冬类植物的基源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的多种植物。全国各地以麦冬或野麦冬为名的有沿阶草属18种(变种),和山麦冬属8种(变种)。

其中沿阶草属植物麦冬、沿阶草、矮小沿阶草、四川沿阶草、间型沿阶草、连药沿阶草、短药沿阶草、狭叶沿阶草、西南沿阶草。

山麦冬属植物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阔叶山麦冬、甘肃山麦冬、禾叶山麦冬、矮小山麦冬等16种具块根并有商品。

药典麦冬基源:杭、川麦冬集中栽培于浙江东南杭州湾一带的慈溪、余姚、萧山等县市及四川涪江流域的绵阳、三台等县市。

杭麦冬生长周期2~3年,而川麦冬生长周期仅1年。

湖北麦冬主要栽培于汉水流域的襄阳、谷城、老河口等县市,生长周期1年,单产高于杭、川麦冬。

短葶山麦冬主要栽培于福建泉州、惠安、仙游等县市。

其余多为地方用药。

样品图片
01
麦冬

02
山麦冬

03
对比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麦冬和山麦冬饮片标准汤剂比较研究 张鹏 邬兰 李西文 刘安 张雪 宋宗华 陈士林 国家药典委员会 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2)几种麦冬类中药的研究现状 别运清 曾玉林 蔡得田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湖北 襄樊

(3)中国药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