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这6种恋爱的理由,你属于哪种?

 知阳时光铺子 2020-12-03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需要吗?”

“不需要吗?”“需要吗?”——《大话西游》

我们经常被问及“你为什么喜欢他/她?”时,一般都无法清楚意识到自己为何会喜欢对方,所以就回答:“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喜欢一个人当然是有原因的,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恋爱都是有理由的。

那些所谓的“一见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罢,其实都是因为对方身上的某些特质吸引了我们,所以才会对其产生喜欢的情愫。

之所以找不到喜欢对方的理由,不是因为“不需要理由”,而是一个人在陷入恋爱的甜蜜之时,往往都会非常感性——感性状态下自然无法理性思考喜欢的理由。

可你要是问那些已经结婚多年的夫妻同样的问题时,往往他们都能够说出喜欢伴侣的各种原因。因为这时候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热恋期间的状态,所以可以理性思考喜欢对方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会喜欢一个人,主要有6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恋爱理由。

了解恋爱的理由,主要是为了提醒自己:当初为何会喜欢对方?

我们发现,很多情侣到最后分开的原因,往往都是自己忘记了喜欢对方的初衷是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在分手之后又无比怀念前任的原因。

你不是不爱对方了,而是那会儿忘记了爱他/她的理由而已。

01 志趣相投

所谓志趣相投,简单理解来说就是两人有共同的爱好、性格特质等。

性格的好坏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经历不同、认知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性格是不分好坏的。

但是性格特质上的“匹配”,就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重要因素。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很奇怪,为何有些人性格明明很不好,但却能找到一个好伴侣?甚至我们会调侃说“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其实就是这个原因。

你眼中的“坏”,可能是别人眼中的“宝”。

02 郎才女貌

泛指那些有才华、有颜值的人互相吸引,从而走在一起的状态。

所谓的郎才女貌,其实就是说喜欢一个人的“魅力”,而魅力又分为“人格魅力”和“形象气质”两种。

人格魅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才华”,这是可以通过一些外在表现而直观感受到的;形象气质可以简单理解为“颜值”,也就是一个人的容貌和身材等。

一般来讲,产生“一见钟情”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喜欢一个人的“魅力”。

所以才华与颜值并存在人,往往都非常容易获得异性的青睐。而大多数情况下,人都会愿意与自身“魅力值”相当或者更高的人谈恋爱。

03 日久生情

跟“一见钟情”不同的是,“日久生情”的恋爱往往是基于对对方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产生的。

大多数这种恋爱的发生,在两人交往之初都未曾想过对方会是自己未来的情侣。大家可能是通过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或者其他非情侣关系,逐步发展成为的情侣。

因为相互之间有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了解时间,所以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是做过比较全面的分析的。因此越是了解得多,越能够清楚对方是不是自己理想的另一半。

如果是肯定答案,那么就是“日久生情”,从其他关系发展为情侣关系;

如果是否定答案,那么就会保持现状,继续以其他关系交往。

所以,并不是所有跟你有过交际的异性都适合发展成为情侣的。

04 三观相合

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情侣关系,三观是否相合都是决定能否保持这种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当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以及喜好等相似时,就会容易互相产生好感。

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爱情的相似性原理”。也就是说,两人之间的相似性越强,越容易发展成为恋爱关系。

这种相似性不一定就是所有方面都相似,有可能只是某一个点很相似都会有可能促进两人关系,发展成为情侣。

比如我有两个朋友,他们之间其实工作、爱好、能力都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但因为两人都很讨厌“赌博”,而两人又都经历了父母因为赌博把家庭拖累的情况。

所以两人因为“经历相似”而走在了一起,现在结婚多年了,家庭也和和美美的。

也就是说,“三观相合”并非一定是所有都相似,可能你喜欢对方的原因,只是某一个点相似而已。

05 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也算是一种相似性原理的延伸,但跟真正的“爱情相似性原理”又有所不同。

门当户对更偏向于双方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外在客观的相似,而前面所讲的相似性则是属于两人的性格、三观、喜好等内在主观的相似。

自古以来都有门当户对的说法,虽说这种理念被当代的很多人曲解了含义,但也是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原因之一。

双方的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匹配度更高,互相之间的共同语言也会更多,两人互相产生好感的几率也会更大。

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娇生惯养,享福长大的人,跟一个从小独立自主,吃苦长大的人,走在一起的几率会有多高?

不是绝对,但相对而言走在一起的几率会小很多。

06 同病相怜

这里所说的“同病相怜”是指那些都很寂寞的人走在一起的情况。

有些人对自己另一半的要求很高,所以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依然没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对象,因而就会在长时间处于“渴望获得爱情”,但又“无比空虚寂寞”的状态。

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随便找个人谈恋爱吧”的想法,从而降低自己对恋爱对象的要求和标准。

但是骨子里自己又不愿妥协屈从,所以当遇到一个跟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时,就会容易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于是就这么走在一起了。

“之所以没谈恋爱,是因为他/她来得太迟了。”往往因为这种原因走在一起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当“同病相怜”的两个人走在一起时,他们此前的所有“高标准、高要求”统统都会被抛之脑后。

所以,他们才会说:“喜欢一个人不需要理由。”

其实不是不需要理由,而是他们把理由前置,提高了自己喜欢一个人台阶罢了。

写在最后

爱情确实是一种很多时候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情,当两个人身处热恋状态的时候,感性会占据自己思考问题的上风。

所以你会发现一种现象:平时性格很温柔的人,在跟恋人吵架之后会变得很暴躁。

温柔的性格,是他们理性状态下的表现;而暴躁的性格,则是感性占据上风之后的无法自控的体现。

往往情侣之所以会分手,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不能理性思考问题导致的。

清楚自己曾经为何会喜欢对方,对方有什么优点、两点吸引了自己,是一种保持理性的好方法。

争执在所难免,但时刻提醒自己喜欢对方的理由,就可以有效缓解两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相处,不都是这样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