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县侨声】爱国侨领丘元荣故居“瑞德楼”

 忆茶阳风物 2020-12-03

2020庚子年


封面:丘元荣故乡长教村  宋志锋 摄

侨 界 人 物
From Meixian


爱国侨领丘元荣故居“瑞德楼”


人物名片

丘 元 荣 (1897—1978)

广东梅县人,历任印尼巴城中华商会、中华慈善总会、祖国抗战筹赈会等侨团主席职务。于1930年创立“荣盛有限公司”,专营棉纱、布匹、丝绸、汇兑等贸易,随后又创立“联荣公司”和“新光织造厂”,业务至新加坡、泰国、香港、上海等地和印尼各埠,事业如日中天。抗日战争期间,丘元荣积极发动侨胞捐款并带头捐巨资支持祖国抗日。


丘元荣先生1939年在家乡梅县雁洋镇长教村

建造的别墅落成时的合影

 

丘元荣先生故居“瑞德楼”——汤伟青摄


“瑞德楼”是著名侨商、爱国侨领丘元荣1939年在家乡梅县雁洋长教村建造的别墅


丘元荣上世纪30年代在印尼经商,他艰苦创业,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创造出一番事业。他事业有成,热心侨居地和家乡公益事业,乐善好施。在印尼他积极联络雅加达的福建会馆、广肇会馆、华侨公会、洪义顺公会及新明会等各社团,联合组成“中华总会”,他被推举为首任主席,领导侨胞为共谋福利而不懈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举,丘元荣认为应以经济复兴为本,而振兴华教办学育才尤为重要。于是,他与同甘苦共患难的司徒赞等侨贤,在福建会馆、华侨公会、广肇会馆等侨团支持下,积极筹办雅加达联合中学,后易名为“华侨公立巴城中学”,他任巴中第二届董事长。丘元荣还协助创办中山中学和印华高等商业学校,并兼任八华学校董事。他还于1949年、1951年至1958年分别担任雅加达养生院四届副主席,为社会公益事业殚精竭虑。

在家乡,1931年,他闻讯梅城兴建梅江桥当即捐款资助。1937年他由印尼回乡省亲时,与丙村的父老乡亲商议兴建丙村锦江桥,被推举为建桥名誉董事长。在第一次董事会议上,他与堂弟陶荣、佐荣3人即席认捐3个桥柱和桥面的建筑费,对建桥所需的水泥、钢材,由其香港的“荣南兴公司”负责购运,建桥的其它费用则由其堂兄弟3人负责在南洋募捐,使该桥得于1948年建成通车。而兴建松口梅东大桥时,他除认捐1孔整体之费用外,还协助在雅加达筹款支持建造。1939年秋,香港南华学院设在梅县,院长钟鲁斋赴雅加达募捐,丘元荣带头捐款并积极协助筹募。1941年,他被推举为南华学院副董事长。1949年梅县松口国光中学筹募建校资金,派员到南洋筹款,得到丘元荣等侨贤的大力支持,集资了20余万元。此外,他对梅县体育馆、东山中学、丙村镇中学、华侨中学建设等均鼎力襄助。其爱国爱乡义举,深受家乡人民赞誉。


1978年5月2日,丘元荣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印尼雅加达逝世,终年82岁。



侨声综合报道


To be continut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