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5例临床分析

 闫振文 2020-12-04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抗体相关脑炎是一种较常见的边缘叶脑炎,临床以认知障碍、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faciobrachialdystonic seizures,FBDS)、精神异常和癫痫发作、顽固性低钠血症为主要表现[1]。其中FBDS表现为同侧面部、手臂甚至下肢的短暂、快速(<3s)的肌张力障碍样收缩,此表现使LGI1相关脑炎不同于其他边缘叶脑炎[2,3]。现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确诊为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5例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长时程视频脑电图、颅脑MRI及治疗随访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确诊的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58~76岁,平均67.6岁。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包括首发症状,癫痫发作形式及有无FBDS发作;实验室检查,包括有无低钠血症、脑脊液细胞学和蛋白情况,以及血清及脑脊液LGI1抗体;长时程视频脑电图;颅脑MRI,主要观察发病时有无颅脑结构性改变;治疗随访结果,包括用药情况、药物疗效、随访过程中有无复发及是否有海马萎缩。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在FBDS的本质、癫痫发作形式、颅脑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研究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伦理委员会批准,5例患者或其授权委托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临床以FBDS为首发症状的有3例;癫痫发作起病1例;记忆力减退起病1例。临床表现有FBDS的5例,癫痫发作3例,记忆力减退4例,精神异常2例,睡眠障碍1例。在具有FBDS发作的5例患者中,3例(病例1、病例3和病例5)发作持续3s以内,无其他伴随症状,2例(病例2、病例4)FBDS发作结束后,仍有意识障碍、不自主语言和手部自动症。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

5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抗LGI1抗体均为阳性,5例患者腰穿压力正常,脑脊液细胞数正常,4例脑脊液糖、氯化物和蛋白均正常,1例患者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3例有低钠血症。5例患者血常规、肝功、肾功、血清肿瘤标志物系列、甲状腺功能、同型半胱氨酸、风湿系列等指标基本正常。5例患者胸腹盆CT检查均未发现占位(表1)。

1 5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患者临床资料 

图1 病例5患者颅脑MRI的T1序列前后对比(发病时与随访8个月时,白色箭头指向T1高信号

图2 病例1、2、3、5患者颅脑MRI的Flair序列前后对比(发病时与随访时均未见海马萎缩)

图3 病例4患者FBDS发作时长时程视频脑电图(未见电场改变及癫痫样放电)

2.4 治疗及随访

单一糖皮质激素(甲强龙)冲击治疗2例,甲强龙冲击联合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3例;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出院时改用口服强的松60mg,每日1次,根据症状改善程度,逐步减量,激素使用时间在6个月左右。3例癫痫发作者经免疫治疗及抗癫痫药物治疗3个月内均无临床发作,随访3个月时停抗癫痫药物;病例5停药后多次出现GTCS,调整抗癫痫药物后症状改善。病例3随访10个月时出现左侧肢体发作性过电感,调整抗癫痫药物后症状改善。病例4随访2个月时出现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听,夜间偶有出现,加用利培酮后,症状改善,后期逐步停药。

3 讨论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于2010年首次报道[4,5],既往此类患者被归类到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potassium channel,VGKC)相关的脑炎中。LGI1是一种存在于突触间隙中的分泌蛋白,主要分布在海马和颞叶皮层。通过与金属蛋白酶结合,在突触前膜VGKC及突触后膜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 receptor,AMPAR)连接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6,7]。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4岁,男女发病比率约为2:1。临床可以FBDS为首发症状,也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通常发病3~6个月时病情最严重,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及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空间定向力障碍;FBDS虽不是出现在所有的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中,但它对于本病具有高度特异性,已经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所熟悉[8,9]。本文这5例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与文献报道相符,结合文献复习,现将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新进展总结如下:

3.1 FBDS本质可能仍是癫痫发作

FBDS被认为是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特异的症状学标志,发作频繁,每日可出现10~100次,多在认知功能下降前数周出现[2]。FBDS是否为癫痫发作,目前仍存在争议。早期认为FBDS发作时间短暂,只有少部分患者伴有意识丧失;与发作同步的脑电异常只出现在少数患者身上,主要位于前颞区;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差,且难以用现有的癫痫发作和癫痫分类标准描述;因此,有的学者倾向于是肌张力障碍,而不是癫痫发作[10,11]。本组病例中3例患者视频脑电监测时均出现FBDS发作,但发作期脑电图均未发现癫痫样放电和电场的演变;早期抗癫痫药物治疗后仍有频繁发作,经激素冲击或(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后,FBDS发作明显减少;似乎支持FBDS并非癫痫样发作。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在FBDS发作结束之后仍有5~10s意识朦胧、言语混乱及手部不自主动作,虽然脑电监测未发现异常,但在文献中研究者们把这种现象定义为“FBDS-plus”,认为部分患者在FBDS之后,会出现意识障碍、痴笑发作、发作性语言、手部自动症和自主神经改变等发作[12],而且视频脑电可监测到这类患者的癫痫样放电[13]。当通过低频滤波为0.07Hz的放大器采集脑电信号时,能够恒定记录到FBDS发作时对侧大脑中央额区的超慢活动(infraslow activity,ISA),频宽在700 ms以内。ISA被认为是一种癫痫样脑电改变,因此,FBDS很可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癫痫发作[14]。

目前认为,FBDS可能来源于皮层和皮层下区域的神经网络[13],包括前头部、基底节和颞叶(主要指海马和杏仁核)。LGI1抗体首先累及基底节区,然后扩展至颞叶等其他区域,低频脑电和脑地形图也提示FBDS来源于对侧基底节区、额叶皮层及颞叶构成的网络[14]。这正是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常常先出现对侧FBDS,后期出现边缘叶系统受累表现的原因。本组病例FBDS发作时,视频脑电未监测到异常放电,可能与FBDS起源于对侧基底节,头部电极不能记录到深部的放电有关。

3.2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其他癫痫发作形式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癫痫发作形式多种多样[15],可以表现为认知障碍、运动性发作、自主神经发作、痴笑发作、惊恐感等,发作期长时程视频脑电监测阳性率为18%~80%,并发现有61%的亚临床发作,发作间期长程脑电监测的阳性率为25%。本文中5例患者除FBDS外,还有3例有其他癫痫发作,1例为GTCS发作;1例为局灶性发作,表现为发作性愣神;1例为发作性一侧肢体过电感,与FBDS发作为同一侧。GTCS发作的患者因腰椎脱位未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他2例患者在脑电图监测中均未出现FBDS以外的癫痫发作,因此脑电记录未记录到发作,发作间期也未发现放电,但在免疫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抗癫痫药物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这与文献中的报道是基本符合的,但我们的病例脑电图没有阳性发现,也值得我们反思,一方面可能是样本过少,另一方面可能有亚临床发作,我们未能准确识别。

3.3基底节区的T1高信号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颅脑MRI可表现为颞叶内侧(海马、杏仁核),基底节区(尾状核、壳核)、中脑和深部白质的异常信号,主要为T2/Flair高信号[16]。上述影像改变对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并不特异,在其他边缘叶脑炎中也有类似表现,但在伴有FBDS的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中大约42%的患者(11/26)可见基底区T1高信号,同部位Flair也可见高信号,均在FBDS发作的对侧;而不伴FBDS的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则无此表现。而且基底节区T1高信号,比同部位Flair高信号持续时间长,会随着病情改善消失,还会在FBDS复发时再次出现,提示基底节区T1高信号很可能是伴有FBDS的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生物学标记[17]。这种基底节区T1高信号在CT上无特殊表现,可以排除是钙化所致,但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病例5患者为右侧FBDS发作,颅脑MRI可见左侧基底节区T1高信号,经免疫治疗后复查影像病灶消失,与文献报道相符。

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患者后期随访中约50%的病例出现海马硬化,40%~90%的病例出现海马萎缩,但约20%病例MR没有阳性发现[18,19]。本研究中4例患者发病和随访的颅脑MRI均无海马区异常信号,后期随访复查MRI,也没有出现海马萎缩,与文献报道[18,19]不一致,很可能与我们随访的时间过短有关系。希望在以后的病例积累中能更深入地认识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的MRI特点。

3.4 治疗与预后

目前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静注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及联合上述治疗。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癫痫发作、FBDS发作均明显减少,认知功能改善较慢,通常需要数月甚至1年。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如利妥昔单抗,目前治疗效果不确切,缺乏大型临床数据。长期随访(>2年)发现,27%~35%的患者有临床复发[20,21,22]。本组5例患者免疫治疗后癫痫发作、FBDS及认知障碍均明显改善,1例患者随访中仍有反复GTCS发作,继续服用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控制良好。1例随访10个月时出现发作性左侧肢体过电感,加用卡马西平后症状改善。

综上,临床中遇到亚急性起病,有记忆力障碍、癫痫发作、FBDS、低钠血症时需考虑LGI1抗体相关边缘叶脑炎。FBDS是该病的特有表现,需尽快完善抗体检测,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