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时发生的双侧基底节区出血1例

 闫振文 2020-12-04

患者,男,20岁,因头痛伴意识障碍1 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无血液病史,无吸毒及输血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60/100 mm Hg,呼吸24次/min,脉搏97次/min,神志嗜睡,GCS评分8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头部CT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图1A)。

入院诊断:双侧基底节区出血。给予脱水、止血、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入院后1周,患者病情稳定,行CTA检查未见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等(图1B),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见血管异常。入院第10天,出现意识水平下降,血压升高,左侧瞳孔散大;复查头部CT示左侧基底节区再次出血(图1C),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图1D)。术后行抗感染、脱水、止血、营养神经、保护脑细胞、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患者频繁抽搐,呼吸急促,随后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出现高热、高血压、高血糖、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急性肾功衰,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多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是:

(1)多发性,指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病灶,出血部位与单发出血部位相似,但有时会对称分布于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丘脑、双侧小脑、双枕叶皮层下、双侧脑室旁等处,形成罕见的“镜像”。

(2)同时性,即多个病灶同时出血。

我们认为若发病至影像学检查时间较短,其间症状体征未见有新的改变,可考虑为同时或几乎同时出血。此外,若二次影像学检查相隔时间较短,后一次检查示新出现多发血肿,可以考虑为同时或近乎同时多发脑出血。但究竟时间间隔多少为宜,文献中未明确,我们认为宜小于数小时。另外,若多个血肿的CT值或MRI信号强度相等或相近则有助于判断是否同时出血。

(3)高血压性。

图1:双侧基底节区出血手术前后影像

术前头部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头部未见明显异常;C.入院10 d后再次出血;D.术后复查头部CT

此患者为晨起发病,无诱因,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除发病后血压较高外,平时无高血压,故发病原因不考虑为高血压所致,头部CTA及DSA未见异常,可除外较大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而该患者为20岁年轻男性,故出血原因考虑为双侧对称性微小血管瘤或微小血管畸形破裂。

同时发生的双侧基底节区出血临床较少见,脑组织损伤程度较一般单灶脑出血更重,出血的病因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和淀粉样变脑血管病,其次为肿瘤卒中、血液病、血管畸形、抗凝及溶栓治疗、吸毒等。治疗上应该根据颅内压增高情况、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手术适应征除了单灶脑出血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决定,根据双侧出血的血肿部位和大小、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一般由于患者双侧出血受损,病情多较重,病死率高,较一般单灶脑出血预后差。

参考文献(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