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α-干扰素脑病

 闫振文 2020-12-04

一名44岁的女性,通过干扰素-α(IFN-α)单一疗法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表现为进行性冷漠和轻微的主观记忆力减退,以及两次癫痫发作。

脑电图显示多灶性癫痫样放电。腰穿检查结果正常。

MRI显示基底神经节和邻近的白质呈高信号,但无其他明显病变(图)。

停用IFN-α后,患者的临床状态恢复正常,三周后的MRI也是如此。

这与动物和人类有关主要由血管性水肿引起的干扰素脑病的数据一致,因此代表了免疫疗法的可逆性并发症。

图:急性MRI(上排)显示基底节,额眶皮层和邻近的白质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图像中出现高信号,但没有对比或扩散加权成像的改变,这说明血管源性水肿没有细胞溶解。3周后(下排)MRI显示病变消失。引起癌性脑膜炎的小结构保持不变(未显示)。

干扰素是人体中产生的一种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低分子量蛋白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及病毒颗粒的装配,激活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并增强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而起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 是单纯疱疹病毒(HSV) 通过嗅神经及三叉神经入脑,主要侵犯颞叶、额叶皮质及边缘系统所致,其病理改变主要是上述部位坏死和出血,有时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正由于HSV的上述临床特点而导致临床表现的差异,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70%。

近年来,随着第二代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的广泛临床应用,HSE的病死率已下降至19%~50%。阿昔洛韦为鸟嘌呤的衍生物,可作为DNA多聚酶前体,发挥抑制DNA多聚酶的作用,致使病毒DNA合成受阻,进而抑制病毒RNA,导致病毒结构蛋白(γ类多肽) 合成受阻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阿昔洛韦的抗病毒谱仅限于疱疹病毒,干扰素本身不能直接中和病毒,主要是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病毒由感染细胞的释放。

有报道,基因工程人α-干扰素注射液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对HSV-1致小鼠脑炎、家兔角膜炎、豚鼠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有明显治疗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