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系统如何运转,才能支撑走向高阶思维的学习?| 头条

 张福涛lu70kpm9 2020-12-04

“人类失去更多的工作,学习会走向哪里?”作为教育人,我们需要思考学校的当下准备。

世界已经换了一种运作方式

我们每天都被各种新创造、新发明、新应用冲击着,无人机,无人驾驶、无人超市、无人码头等越来越多地走进生活场景,一些曾经需要大量人员的工作岗位正在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带来很多工作迭代或者消失。今天,这种变化却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发生质变。对于人类,我认为会有两个显著变化。

第一种,有更多人将变为“无用之人”。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未来社会99%的服务员会失业,运动赛事裁判失业概率为98%,收银员97%,厨师96%,服务员94%,律师助手94%,公交车司机89%,建筑工人88%,安保人员84%,船员83%,档案管理员76%……这里面最大的变化,其实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大迁移。

第二种,有些人将成为机器人的“新奴隶”。

这些人的生活中已经充斥着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工智能甚至会比他们更了解自己。某种程度而言,他们的一切都由人工智能“安排”,决定和思想也可能被人工智能“控制”,他们很有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的“傀儡”,成为机器人的“新奴隶”。

按照赫拉利的预言,孩子们还没走出校门,就被贴上了无用的标签,这确实令人沮丧。

按理说人居于万物之灵首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因工业时代的标准化要求可以简单复制,但如今底层逻辑被打破了,人类赖以自傲的天赋正在逐渐被机器人趋同甚至超越。

就像刘慈欣说的,“人类该忧心的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

魔幻的时代一切没有悬念,教师职业注定无法轻盈

当环境逼迫人类作出选择的时候,教育也不得不作出选择,尤其是学习方式,这决定了未来人的永续发展。

学校的学习该怎么办?我认为第一条通道是基于个体需求和个体价值的个性化学习。

未来,基于个体的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学习必将成为主流。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的出现,让学校有条件构建以学生个体需求为主线的学习方式,使教学课程、资源、场景、流程、评价能够因个体需求而变。这样的学习方式背后,其实是孩子们的选择自由。

在银川回民二小,我们也尽量在靠近这条路。学校不断探索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真实应用:基于场景的六智中心;基于资源库建设的教学云平台;学习工具运用的云校APP;基于大数据的智慧课堂分析等。

我们力图实现个性化学习的以下特征:随时随地发生、量身定做课程、按需推送资源、学习分析伴随学习过程、多方位智能评价。

个性化学习这条路最难走的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所有教师要自己建立资源库,要熟练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要学会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映像,并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

第二条通道,是基于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的社会化学习。

今天的学校教育有必要打通社会化学习通道,连接孩子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认同社会角色的出口。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未来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让学习更社会化,让孩子们到真实场景中解决真实问题。

回民二小育人策略:“左手对接传统,右手链接未来”

为什么首先要对接传统,因为传统是有迹可循的,它是有根的,是永恒的。当孩子扎根于这块土地,我们用学会用技术手段去帮助孩子们智慧生成,在对永恒不变的真理的探寻中拥抱新变化。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未来和人工智能比拼中才有自身独特的优势。

用这样的思路去做课程,我们也发现了宁夏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同样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宁夏在地风物课程《土长城》为例,探究的切入口都缘于孩子们的问题:长城修在哪里?长城到底有多长?宁夏长城为什么是土做的?围绕长城发生了哪些战争?

当然,仅有学生的问题还不够,需要引导他们思维延伸,左手对接传统,右手连接未来。长城是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民族冲突史。宁夏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不管是砖砌的还是黄土夯筑的,长城都在不同的朝代承载着戍卫家国的使命。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长城依然屹立,但使命担当从未停歇,它已转变为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精神象征。用这样的视角审视世界,可以发现德国的柏林墙、朝韩间的三八线,它们也是不同形式和意义的“长城”。

信息时代的到来,“长城”也生发新的问题:长城作为一种壁垒,它还能用曾经对峙、拒绝的姿态来对应网络时代的联通吗?长城作为物质一种工具,它会不会转换形式继续体现价值,比如防火墙、网关?

看似是一次学习延展。背后是超越知识的时空观,超越历史的价值观的重构。这样的学习,用问题重新链接学科知识,打破基于学科逻辑体系的知识壁垒,多种知识工具共同聚焦长城,解密长城;这样的学习,推倒了封闭学习空间的围墙,让学习边界不断位移,线上线下、边塞调查、文史追踪,再现长城;这样的学习,链接社会与生活,在真实的场景中不断激活儿童求知的欲望,用双脚丈量山河、用双手触摸历史,通过有形的感官调动无形的感知,与儿童生命发生共振;这样的学习,在用技术搭建的时空隧道中,用探究、合作、思辨的人文学习路径,游历长城、反思长城、重建长城,让学生的思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走向高维。

这样的学习是需要支持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学校仍将是学习变革的重要支撑系统。

指向未来变革的路径探索

那么,学校系统应该如何运转,才能支撑走向高维的学习?

疫情期间,回民二小校园上空飘起了“九朵云”,它们是云搭建、云课程、云学习、云教研、云修身、云养德、云评价、云管理、云表达,是学校基于未来学习变革的一种思考。我们脚下也有九朵云,是清晰的落地路径。

  • 云搭建

去除班级隔断墙。未来,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可以发生学习。当学习场域无边界,学习的边界也随之打破,整个世界都将成为学校,学习也将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学习空间的重构,必须为课程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让不同学习方式的开展成为可能。

以线上 线下为背景的学校课程或是学习方式的重构,其内在的核心概念便是“去班级化”,也就是打破班级界限,突破传统的时空限制。物理方式打破隔墙,我们可以配备可移动、拼组的桌椅,或者借助可推拉的隔断来实现。这样的空间重构,可以支持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开展。

技术方式实现去班级化,即通过视频直播、转播技术,帮助学生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引入“室联网”的概念,建设校内虚拟演播厅,配合云平台直播课堂系统,借助直播、转播技术,将优质课程资源进行统整后,集中播出,各接收端由辅导老师具体负责课堂活动组织。

还可以将空间与自然进行连通。我们将教室统一分布在教学楼一层,缩小或去除原有外立面,为学生亲近自然环境提供便利。在这样的课堂中,蓝天土地都是教科书,山木草石都可以成为学习素材。

总之,学校未来空间搭建,将用智慧、灵活、可重组、互联通、泛在化、去班级化等方式来支持未来的个性化学习。
 
  • 云课程

疫情期间,当大规模线上直播课堂启动后,我们重新审视课程,将原先的二维课程发展架构转变为三维立体生长模式。线上诸如在线课程资源、直播平台、学习社区等丰富的技术支撑,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松将学校、家长和社会主体引入课程。

线下学生们的分工合作、创意实践和项目展示等活动的开展,打破学科和班级的壁垒,实现了无边界、跨学科的社会化学习。

  • 云学习

课前,采用推送优质网课或微课辅助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观看完网课后,进行必要的线上检测。

课上,我们创设具有探究价值的学习活动,可以是丰富的情境,也可以是具体任务的驱动,还可以以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为学生提供可以支持学习的软件和工具,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在对话与互动中去重新建构知识。

构建跨学科整合学习系列,通过校本课程,在科技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实验中心、万物启蒙课程中心进行项目式、综合实践性学习,学生为自己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去学习,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

5G时代,人机交互还可以将抽象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形象化,通过AI、AR/VR技术的应用,虚拟出许多难以亲历的学习情境,建立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 云教研

站在系统化角度,聚焦教育科研,采用“线上 线下,通过项目研修和实践研究两个维度,有组织 自适应”的方式来实现教师研修转型。

“互联网 ”时代,线上学习已经无处不在,“线上 线下,有组织 自适应”的混合式教师项目研修,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的局限,即使我们地处西北边陲,依然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师角色重塑将是未来教研的核心。教师必须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优秀的课程设计师,高级的学习组织者、人尽其才的团队协作者,还必须成为应用信息技术联结世界的策划师,能把目光从狭小的教室转向广阔的世界,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打开世界,让孩子进来。
 

  • 云评价

未来学校评价系统一定是多维立体智能化的。评价系统的算法和规则与人的发展无限可能性相匹配。

显性评价方面,教学过程中通过云校家、教学助手、交互式电子屏幕、平板电脑等实现当堂检测评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量化、积分、大数据统计可以实现学生学业水平的定量评价、等级描述。

隐性评价方面,通过后台智能评价系统真实记录学生课堂参与的各种行为频次,通过大数据统计,反馈出学生的兴趣、情绪等学习心理状态的积极程度。
 
  • 云管理

未来,我们会从组织架构中,打破班级界限,建立跨班级的共享教师制。优选师资,以在线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教学,线下的辅助教师做辅导答疑,处理作业,管理班务。

打破线上线下界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我们把各类课程资源线上设置为菜单式课程,按照模块分类建立,在资源平台中心实现老师随时更新上传,学生能进行在线的自主选课。

打破学校界限,建立社会化协同机制。建立学校与外部社会的更深度协同机制,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的规划发展中。让行业专家都入校为师,参与学校校本、特色课程教学,探索多样化教师补充渠道,还要探索学校购买教育服务。让一些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学生的选课、学习评价、教师教学管理提供支撑。

这些清晰的行动方案,就是我们力图回答“人类将失去更多工作,学习走向哪里”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动,更是我们想形成的学校新样态表达。

新的世界危机此起彼伏,“融合、共赢、使命”的教育自觉和担当必将比过去更迫切。虽然系统、范式之变并非朝夕之事,好在教育面对的是人。

用个性化学习为不同的人定制个性学习路径,用社会化学习,在真实场景中链接真实情感,实现人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个体精神价值的同步发展,最终会帮助孩子达成共识,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即便人类失去工作,觉者,必将生生不息。

黄莉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

回民第二小学集团校校长



作者 黄莉
来源 |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演讲
编辑 | 凳子骑
排版 | Maggie
2594889720@qq.com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