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有自残自伤行为,我该怎么办?

 tuzididie 2020-12-04

14岁的渥渥是一名重度自闭症患者,在3岁的某一天突然毫无征兆地把小脑袋撞向地板,撞得咯噔咯噔地响,这是他自残的开始。

渥渥的妈妈说,他喜欢把胳膊往嘴里放,然后一口一口咬下去,咬破皮咬出血都不会停下,反而继续在破皮的地方咬。

渥渥除了咬自己手臂,还会啃咬身边的人,如果身边的人反抗,他会更咬得更凶。渥渥的手臂上伤痕累累,渥渥的爸爸、妈妈的手臂上也全是孩子留下的伤痕。

很多自闭症家庭或许都有同样的遭遇,就是孩子会出现反复伤害自己的自残自伤行为,比如拉扯自己的头发、敲打自己头部、用头撞墙等。反复摇晃、转动身体的某部分器官,虽然不一定对自己产生伤害和危及他人安全,但是它却足以妨碍自闭症人群对日常生活的适应,会干扰功能性生活技能的获得。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群,常伴随有感觉障碍,表现为对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爱。因此自残自伤成了他们常见的问题行为。

该如何处理自闭症孩子的自残自伤行为呢?

及时发现问题

行为也是沟通表达的一种,当无语言的自闭症孩子表现出暴力或自残行为时,作为家长最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责备、惩罚孩子。而是要第一时间弄清楚其此类行为发生的原因。

如果是由于正当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暴力、自残行为,家长如果对其惩罚,将很容易打击孩子表达需求的积极性,对孩子发展极其不利。

调整心态理智对待

当自闭症孩子发生暴力、自残行为时,做为家长,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因愤怒而责骂孩子,应当理智并有耐心的去处理。

态度温和禁忌体罚

处理自闭症孩子暴力、自残行为时家长的态度要尽量温和,切忌一定不能把孩子独自关进一个房间,不理睬孩子。

也不要采取体罚、恐吓,骗孩子的处理手段。否则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会愈演愈烈,后果严重!

当自闭症孩子还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来表达自己需求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善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想想,或许问题很容易解决。

另外,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对自闭症孩子的惩罚措施一定要合理并且有节制。

转变沟通表达的方式

用孩子能够理解和表达的方法来教他适当地表达需求。也就是以适当的表达达到沟通功能,进而达到消除暴力行为的目的。

譬如身体的病痛、某些需求、拒绝不喜欢的活动或情境时,能够用他的认知和沟通能力可以表达的方式,以语言、发声、手势、沟通板等方法来表达,以使需求获得满足,这样就能减少攻击行为。

预知疏导

针对同一性固定行为,如果能事先预知,可以减少他面对固定行为突然被打扰时所引起的不安和情绪行为反应,可以减少暴力行为的出现。

用双管齐下的方式,首先想想哪些事情可以预防或者替代行为问题;

接着需先想好当那种功能的行为出现时,你该怎么做,把这些对策先写下来。

花在预防或替代行为的时间越多,越容易帮助孩子准备好学习。如果你希望把95%的时间用于预防,这个说法切合实际。

许多行为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大人的要求太高,或给孩子的强化物太低。

在大人给小孩任何要求之前,这个孩子必须是喜欢和这个大人一起工作的。

所以一开始对他的要求必须小,小到几乎不能界定为一个要求。所谓的要求(指的是当孩子做到时马上会得到强化的要求)可以简单穿上鞋、上车,或说一个句子。

假如你看到行为问题,马上退后一个步骤,想想以后再做的时候可以预防的方法。

简单地说,预防就是你需要提高正强化作用,或降低要求。

以上所有的方法对不同的自闭症孩子会有不同效果,怎么寻找到最适合我们孩子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对症下药,针对个别化情况及时变通,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提高注意力,增强训练效果,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