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仕态|从汗水型干部到智慧型干部,学会如何做总结

 yxzxyz15 2020-12-05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

但实际上,失败是无法自动成为成功之母的。为此,我们应该再提升一下这个理念为: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乃成功之父。

优秀的人总是善于总结的人。对于成功的经验,他们会在总结中固化和优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他们会在总结中吸取和改进。

仕态|从汗水型干部到智慧型干部,学会如何做总结

一个只知道闷头往前走,不懂总结和归纳的人,不可能有大的进步和成就。总结之所以如此重要,关键在于两点。

  • 首先,它是让工作变得高效的最好途径。因为只有通过总结,才知道不同的事情,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做最合适。
  • 其次,总结是锻炼思维、开启智慧最有效的强化剂。总结需要分析、对比归纳、删减或者合并,这样就能让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会总结并不难,关键在于掌握以下三点。

仕态|从汗水型干部到智慧型干部,学会如何做总结

1每做一次工作,都要摸索出有效的规律

工作每个人都在做,但为什么有的人效率高,有的人却效率低?说到底,还是一个工作方法的问题。如果每做完一件事情,都能回顾一下,做总结、找规律,并运用到下一次工作中,那么,工作自然就会高效。

柳传志曾经对领军人物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中一点就是善于学习和总结。他讲道:

“不管你是做哪项工作的,它都有自己的边界条件,所以你做失败也好,成功也好,自身要善于总结和善于归纳,到底这个仗是怎么打赢的。光能把事情做好的人是不够的,所以联想强调要能干会说。说本身不光是口头表达,而是善于归纳,这样的人就会得到重用。”

的确,任何工作,只要做过了,我们就要学会总结出规律。掌握了规律,以后的效率就高,也会更少走弯路。

仕态|从汗水型干部到智慧型干部,学会如何做总结

2善讲“123”

总结的时候学会说“123”,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我们的思维从混乱中走出来,变得清晰和有条理。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说话从来不分层次,也没有“123”,从这一点过渡到那一点的时候,总是用“然后…然后……”来替代,但两三个“然后”之后,不仅说的人会糊涂——不知道讲到哪里了,听的人往往也是云里雾里。所以,对于不少人来说,学会做总结,首先从学会说“123”开始。

曾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的胡聪,是江西南昌客运段高等级列车乘务队Z66次列车第一包乘组列车长、党支部书记,她平时就很善于总结,她总结出来的“123”亲情服务法还曾获得铁路部门的表彰。

  • “1”代表一个微笑。工作中,全体职工要保持微笑服务,就算是客户有情绪,也要保持微笑。
  • “2”代表两张卡片。一张是感恩卡,列车上能热心帮助别人的旅客都会得到一张由列车长亲笔签名的感恩卡。另一张是温馨提示卡,避免旅客不经意中造成意外伤害,在电茶炉、厕所等列车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都贴上一张温馨提示卡。
  • “3”代表三种服务。一是爱心传递,就是帮助那些行李多的乘客。二是快速反应,在途中,对旅客的问询第一时间落实,及时帮助旅客解决问题。三是传播文明,充分为旅客介绍赣鄱风情和红色文化,当好乘客的向导。
仕态|从汗水型干部到智慧型干部,学会如何做总结

通过胡聪的总结,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归纳出讲“123”的几个要点。

第一,每一点说明一个主题。主题一定要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另外,要特别注意,要将最重要、别人最关注的点放在最前面,之后以此类推。否则,就等于“把肉埋在饭里”,即使有精彩的东西,别人也感觉不到。

第二,说明观点的语言,一定要尽量简洁明了。能一句话说明白的事情,千万不要啰啰唆唆说上好几句。

第三,要有详有略。除非有特别的情况和要求,否则,一次总结尽量不要说太多条,能突出三四个重点就已经不错了。如果信息太多,给人的感觉就会很杂乱,如果都是重点,恰恰会给人产生没有重点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