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聊稀世罕见的铜境

 新用户99079681 2020-12-06

  为什么铜镜里要掺锡,主要原因是青铜的合金成分与其成色和性能有一定的关系。当锡的成分递增到十分之四时,其成色就由赤铜、赤黄、橙黄、淡黄以至于灰白。白的反光效 果 最 好,但锡的价格颇高,而且锡假若占四成以上,会造成铜镜的质量问题,太脆,容易碎裂,不能经久耐用。故而,铸造铜镜时,锡的成分一般只是三成左右,这样一来,质量过关,颜色也能达到近灰。镜子铸成,为了增加白的成色,加强光线的反射效果,便用锡和水银的溶剂,摩擦镜面使其光亮增加影像效果。因为人们购买镜子频繁使用,所以,使用一年后,镜面通常模糊,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专门磨镜子的职业。

  铜镜,这一贯穿古今的艺术珍品,正在以其较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投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认可。

  2004年初,北京开启了中国文物市场第 一次铜镜交易专场,全部交易品均为民国时期北京著 名收藏家关祖章先生的旧藏。143面铜镜全部以高于预期的价格顺利成 交。同年8月21日再将一批铜镜推出,152件铜镜成 交额高达359万元。自此收藏家便将目光对准了历代铜镜这类小型铜器,毕竟,数千年的历史在精美的花纹和翡翠色的锈斑中凝结。

  辨别铜镜的真伪,主要应该从铜镜的质地、形制、纹饰、铸造方式及表现的内容等方面对古铜镜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看形、听声、辨锈、闻味等方法,来辨别古铜镜的真伪。以下介绍几种铜镜的鉴定方法。

  战国时期是我国铜镜的第 一个发展高峰期,这一时期镜背出现了龙纹、蟠螭纹、菱形纹、兽纹以及四叶纹等丰富多彩的纹饰。铜镜不仅成为了贵 族的珍贵配饰,还曾担当礼器、供器和法器的功能。神秘而肃穆的蟠螭龙在商周青铜礼器中普遍出现,八龙铭文镜和六龙龙纽镜也出现在战国的礼器中。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铜镜成为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久,铸造数量最多的铜器。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在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就开始使用青铜镜,历经商周、秦汉,以迄明清、民国,每一面铜镜都包含了它所在时代的文化特征。

  汉代经济发达,铜镜的工艺和产量都有了质的飞跃,出现了极为精致的艺术品,甚至还有透光镜等特殊铜镜产生。铜镜的兴衰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汉朝灭亡后国家动乱,没人有心思去梳妆打扮了,铜镜的生产一落千丈。然而到了唐代,人们生活安定,对铜镜的需求又重新高涨,铜镜的工艺也随之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螺钿镶嵌和金银平脱等精美产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