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烟、油烟、漆烟,墨的制作工艺以及收藏和修复

 永声树 2020-12-06

在传统工之中,制墨所用材料,是植物、植物油及矿物不充分燃烧所产生的碳素,掺以胶料、香料压模制成。故按其所选烟料,大致可分为松烟、桐油烟、漆烟、石油烟等。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其制作精美,芬芳扑鼻,此墨散发出紫玉光泽经久不褪,作画时舔笔不黏,入纸不晕,发色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既实用又具有收藏价值。

区 别

油烟墨特点:墨 “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

松烟墨特点:浓黑无光,入水易化。宜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漆烟墨特点:精黑的墨。宋代墨工沈珪以松煤杂脂漆滓烧烟,制成墨,精黑发光,称“漆烟”。参阅宋何薳《墨记·漆烟对胶》。漆烟墨有光亮,宜作画,特点能经久不褪。

制作工艺

(以积文斋墨锭制作工艺流程为例)

墨之形不外乎浓、淡、干、湿;墨之性离不开重、逸、燥、润。积文斋的墨锭生产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主要为手工制作,经过选料、配料、锤、揉、压等工序,其产品有大条、小条、圆条、长方条等类型。

积文斋墨锭捶打是个力气活,生产工人仅捶打一项就要百遍,揉与压需用巧劲,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墨锭 才能质细蕴光,不胶不涩。研墨写字,乌黑铮亮;挥毫作书,不浸不晕、经年不衰、字迹如新;泼墨画画,幽 香淡浓,尽如人意。

工 具:

秤墨锭的秤、锤墨泥的锤、制作墨锭的模具、 压模具的压凳等。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1. 炼 烟

炼烟就是通过不完全燃烧的方法,在桐油中提取烟灰,而这些烟灰的品质直接决定油烟墨的价值。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2. 熬 胶

将骨胶和水,按照 1 ∶ 20 的比例进行搅拌、融合,经过 6 ~ 8 小时的熬制,形成融合的状态,这样胶就熬好了。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3. 拌 料

将熬好的胶与炼好的烟灰按照 1 ∶ 2 的比列进行充分融合,同时将一些添加剂(麝香、朱砂、 冰片、中药材、重要原材料等)进行融合。原料经过搅拌后呈黑色的泥状即可。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4. 成 坯

在案板上涂抹一层菜籽油,将墨泥进行铁锤敲打、人工揉搓,做出饼状,这就成了墨坯。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5. 烘 蒸

在锅中放入一个架子, 墨坯放在架子上盖上隔热材料,起到保温的功效,通过烘蒸墨坯重新变软。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6. 捶 打

第二次 对墨进行敲打,增加墨 的韧性,经过再次捶打后,墨坯手感细腻、柔和,表面开始出现光泽。一般捶打时间为 4 ~ 5分钟。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7.称 重

油烟墨有不同的规格,重量也不一样,在称重的时候墨坯的重量要比标准的重 2 ~ 3 千克。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8. 定型和修剪

将不规则的墨坯制成规则的墨块,同时也会采用不同的模具做出不同的制式,然后在进行边边角角的一些修剪。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9. 晾 晒

晾墨房要保持 恒温恒湿,风不能吹、阳光不 能晒、火不能烤,还要依据季节的变化防裂、防霉,同时要定期翻面以免变形。墨锭越大需要晾晒的时间越长。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10. 描 金

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色,以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收 藏

北宋大学士苏易简在《文房四宝谱》中写道:“松滋侯易玄光,墨也。”墨的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按原料不同,可分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除墨原料外,制墨工艺极其重要,如墨的造型、创意、模具、画工、刻工对礼墨质量好坏起直接作用。

墨收藏难度很大,因为墨是古代文人书画必用的消耗品,极易损坏,存世数量有限,价格相对稳定。

《物传百世 墨香千古——积文斋墨锭制作工艺流程简述》,陕西省新绛县积文斋笔墨庄

按用途划分可分为实用墨和观赏墨。

实用墨注重实用性,观赏墨则注重形状、色彩和装潢。好的观赏墨集诗、书、画、印、雕刻、造型艺术和制墨工艺于一身。收藏那些精美的观赏墨至今已很不易,且价格不菲。

因古墨难以保存,明墨传世犹如凤毛麟角,收藏者多以清墨为贵,清代墨以徽墨最为著名,安徽产墨中心是徽州、歙县、休宁与婺源等县,现存的墨锭多以徽墨为主。

徽州作为中国的“墨都”,从唐、宋、元、明、清,都涌现了许多制墨名家高手。潘谷就是宋代徽州制墨名家,有“墨仙”之称,他制造的“松丸”是很有名的古墨。

明代,在“徽墨”中形成了以歙派(歙县)和休宁派(休宁县)两大派系,各有千秋。在诸制墨家中,方于鲁制造的“铜雀瓦”,被赞为“前无古人”的好墨。程君房所制的“清玉案”,更有“一技之精,上掩千古”之誉。

明代著名大画家董其昌称:“百年之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明代的墨为什么这般好,原来在那些高级的徽墨中,掺有麝香、梅片、冰片等名贵中药香料,故清香四溢,还有的墨中含有金箔,因而乌黑铮亮。当时称为“徽墨甲天下”。

清代,是徽墨的又一个新时期,这时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江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

藏墨者,以书画墨、礼墨、药墨为主。在拍卖会或古玩市场中,除了关注那些历史上著名墨家制的好墨,还应有意识地留意一下与墨锭相关的周边品种,比如“墨床”,即搁墨用的小案架,虽然它在市场上的数量和价值都不及笔筒、臂搁,但藏墨之人一定会对“墨床”感兴趣,因此在市场上浏览“墨床”的价格也是很有益处的。

再比如,我国制墨历史悠久,记载墨的书籍当然也很多,这种书籍就叫做“墨谱”。约从明末开始,这些著作便把墨作为鉴赏收藏的珍品来论述。为此,从积累资料的角度来说,藏墨者也不会忽视“墨谱”的收藏。

《物传百世 墨香千古——积文斋墨锭制作工艺流程简述》,陕西省新绛县积文斋笔墨庄

修 复

墨锭修复前先在新墨上进行可行性、试验性修复,以便掌握墨胶的比例、数据。

黏接后再进行抗老化及强度测试。修复、复原成功后,再在藏墨上进行修复。破碎开裂的墨锭,修复完整关键工艺是黏接合拢,常规的黏接材料用环氧树脂,此胶既快捷又牢固,但一旦黏接后不可逆转,黏接物经黏接后少则七八年,多则几十年,胶体无法清除,随着科学发展,新的工艺新的材料出现,再需重新修复却无法将其分离。

这小小的一块墨,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用品,它更是举世无双的文化艺术品,更是沉甸甸的历史。


参考文献:

《墨锭的收藏与修复》,杨鹏飞,《检察风云》2008年22期

《物传百世 墨香千古——积文斋墨锭制作工艺流程简述》,陕西省新绛县积文斋笔墨庄,《科学之友》2018年0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