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科学运动的三大原则

 望风听雪 2020-12-06

中国传统的科学运动就有一整套比较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即注重和强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和持之以恒等,现代科学运动亦应如此。无论何人应用何种运动方法进行强身健体,均应当切实注意掌握以下至关重要的三大原则

一、科学运动必须适当

这里的“适当”有三层意思:

1.运动项目适当。社会中人男女有别、年龄有别、体质和性格有别、兴趣和爱好有别,每个人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科学运动。如何选择运动项目?

(1)以“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为综合目的。你选择的运动项目,经过实践检验,确实能够增强自己的体质,这是首要目的;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使运动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这个目的也很重要。

(2)运动项目必须安全可靠,要防止因运动中的不慎或不当,造成机体的损伤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3)对群体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多数人容易接受和喜爱为基本条件,如此,才能便于大家互相督促和相互感受集体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才能调动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将该运动项目搞好并坚持到底(如对广场舞的种类及其乐曲、场地的综合选择等)。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实践中必须尽快选择1~2种适合自己并行之有效的终身运动项目,进而心情愉悦、持之以恒地将其进行到底,并终生受益。

2.运动强度适当。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那么,应当如何掌握适当的运动强度呢?

⑴坚持进行脉搏、呼吸、血压的监测,切实做到有科学依据地把握运动强度。

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累计达到相当于6000步的活动量,每周约相当于4万步的各种活动。这里的“各种活动”包括:每天基本活动量=2千步;骑自行车7分钟=1千步;在家拖地8分钟=1千步;中速步行10分=1千步;太极拳8分钟=1千步。

笔者认为“男同志下厨房做些煎炒烹炸和饭后洗碗、拖地、擦拭等家务劳动”,只要是乐意而为,对身心健康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⑶根据“‘酸’加量、‘痛’减量、‘麻’停止”的运动原则,凭自己感觉(这一点非常重要)及时予以调整,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运动时间适当。这里的“适当”有二层意思:

⑴每天的最佳运动时间是。上午10点、下午3点(空气质量最好);对上班族而言,傍晚时运动也比较适宜。

⑵每次最佳运动时间是30分钟以上,每天要至少运动2次。

二、科学运动必须持之以恒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有句名言叫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用来解释科学运动:一是揭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二是强调了经常、持续不断地进行运动的重要性。运动为什么要持之以恒呢?

1. 持之以恒地科学运动是尽快准确选择终身运动项目的需要。选择终身的运动项目,是生命管理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对待。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检验精准确定,才能最终达到终身受益的根本目的。

2. 持之以恒地科学运动是取得强身健体效果的需要。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并非一日之功,要想取得收效,必须有一个或长或短的实践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取得强身健体实际效果的。

3. 持之以恒地科学运动是对应治疗特定疾病的需要。俗语说:“得病容易去病难”。实践证明,实施“对应治疗特定疾病”的运动,必须做到“持续不断和持之以恒”方能奏效。“无论何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意志和毅力,其结果必然一事无成”。

三、科学运动必须协调统一

中国的传统运动,非常注重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意守、调息、动形三者内外的协调统一)。现代科学运动也应当认真遵循这一重要原则。

1.“意守”是运动养生内外协调统一的关键。意守、调息、动形最关键的是意守,因为只有精神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和呼吸均匀,才能引导气血正常运行。

意守的方法有很多种,通常概括为“内守”和“外守”两类。所谓“内守”,是指思想集中于自身,如意守丹田、意守呼吸等;“外守”,则是指思想集中于自身以外的事物,如意守浮云、意守鲜花,也可以意守幻景等。从科学运动的角度,常用的“意守”方法主要是以下三种:

(1)意守身体放松。有意识地使身体放松,是科学运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无论是步行还是慢跑,特别是练气功或打太极拳,从运动一开始,就要注意身体姿势摆得安稳妥当,舒服自然,并在默念以下四句话的同时,自然调节气息:“顶天立地,身体放松,排除杂念,开始运动(练功)。”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放松的程度”,真正做到“意、气相依,身、心并重”。

(2)意守身体某一部位。即在全身放松后,把意念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其作用:一是可以更好地排除杂念;二是由于意守的部位不同,可以对身体内部气血的运行、脏腑的功能等起到不同的疗效作用。常见的意守方法:意守“穴位法”(如意守丹田)、意守“经络法”和意守“病灶法”等。

(3)意守呼吸。即在身体放松的基础上,可采用下列三种呼吸方法,使思想安静和呼吸缓慢下来:一是数息,即一面呼吸,一面默数数字,从1到10,如此周而复始;二是随息,即意守呼吸出入,不计呼吸次数;三是听息,即仔细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

2.“调息”是科学运动协调统一的重要环节。所谓调息,是指应用意念,去改变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从而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以达调节身体内外协调统一的一种方法。

调息的重要性:调息是调心的重要手段,可寄心于息,使心息相依,意气相随,气血通畅,五志舒和。如此则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方能达到健脾养气保精养神之目的。

调息的方法,有自然呼吸、鼻吸口呼、大呼大吸、练呼练吸和腹式呼吸等五种。重点讲以下常用的三种

(1)自然呼吸法,可分为胸式、腹式及胸腹混合式三种。成年男性多见于腹式呼吸;女性则以胸式呼吸较多;运动员、演员、歌唱家则多是腹式呼吸。所谓自然呼吸,即在平时习惯的自然呼吸的基础上,先将身体放松入静,然后再将呼吸调整得柔细、匀畅、自然。开始调息时,可采用吸气时默念“吸”字,呼气时默念“呼”字,以助调息入静。

(2)大呼大吸法。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或以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每一呼一吸要求尽量延长时间,并且还要求发出呼吸声,以达到“出入有声”。该法对增强体质,调动机体内气,以及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学练此法时,声音应从小到大,并注意在空气新鲜的旷野锻炼。一般正常人每分钟呼吸的频率是7~8次,如能练到每分钟呼吸的频率为2~3次,其肺活量便初见成效。

(3)腹式呼吸。这是科学运动(气功)调息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它有利于内气的聚集、储存与调动。腹式呼吸一般分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长腹式呼吸。深长腹式呼吸又可分顺式和逆式两种。吸气时腹肌放松,随着横膈的下降,腹前壁逐渐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凹进,横膈也随之上升到原来水平,此为顺式腹式呼吸。逆式腹式呼吸则相反,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呈凹状,加之横膈收缩向腹腔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横膈也上升,使腹腔容积变大。一般多采用顺式腹式呼吸。

3.“动形”是科学运动内外协调统一的目的。科学运动的目的在于养形。“形”是指人的形体,包括脏器、九窍、骨肉、皮毛、气血、津液、精等及其有关功能。运动不仅是为了形强体盛,肌肉发达,更重要的是通过适量的运动以防止气血壅滞,促使体内气血流通无阻,但绝无运动越多越好之意(应持续而适量的运动)。

中国的传统运动,非常注重“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动静结合,意气相依,内外兼修,身心并重”之意,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动静结合”。

所谓“动”,即“动形”或“动形健身”,是指通过运动可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以利于将体内的各种废物尽快排出体外。“动形健身”不仅可使人肌肉发达,筋骨坚强,关节灵活,体形健美,而且还能有效地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生命节律保持和谐正常,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等大有裨益。但形动不能太过,《黄帝内经》早有“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立伤骨”、“劳倦伤脾”之说,其中讲的也是形动太过有害健康的道理。现代生理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时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可使机体供氧不足而处于一种缺氧或无氧状态,影响体内有氧代谢,致使产生的大量酸性物质堆积在肌肉组织中,而出现身困乏力、腰背四肢酸痛、动作迟缓等疲劳现象,直接影响或危害身心健康。可见,动形健身贵在“适度”。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谓“动中静”,即在运动时要保持精神宁静的状态,要全神贯注;所谓“静中动”,就是要保持呼吸的自然和谐,平心静气地进行运动。只有动静结合,意、气、体三者紧密配合,才能做到炼精、化气、生神和“内养脏腑气血,外壮筋骨皮肉”,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根本目的。

简论科学运动的三大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