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这个省份,仿佛总是被游客们忽略,人们对它的印象永远停留在“煤炭”二字。 前言:一个充满惊喜的人文团这次旅行依然是自己一个人的背包行,我特别想去 应县 木塔,而晋北的交通又不太发达,所以报名了一个专注 山西 古建筑的人文团,这个旅行团带给我了巨大的惊喜,不是传统的走马观花和套路满满,两个领队都是真正热爱人文古建的 山西 人,对我来说他们更像是老师一样。 Day1 太原-忻州五台县-繁峙县我们第一站是 山西 博物院,相比于 陕西 历史博物馆的人头攒动,这里显得冷清了许多。 山西 博物馆不需要提前预约,当场预约都会有名额。 ⭐️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我们特别幸运地赶上了壁画展的末班车, 山西 博物院的这个特展正在展出 山西 出土的北朝壁画,而且是裸展,可以近距离观看,也可以拍照。 山西 出土的北朝壁画被称为“惊世华彩”,填补了北朝的长期空白。首先就是北齐贵族娄睿幕的壁画,笔法十分简练。 娄睿墓壁画里这幅《鞍马导引图》特别有意思,是一副动感十足的画面,而且很生活化。 最前面的这匹马受到惊吓,炸毛了,而且竟然在拉屎,画师也太写实了吧。 画面中间这匹马领队说它是“蒙娜丽莎马“,因为不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觉得它在看你,我觉得蛮像狗头表情的。 队伍最后又有一只炸毛的受惊马,马背上的人感觉都要被掀飞了。 这幅《七人礼宾图》也特别有意思,前面有位衣着比较华丽的人,应该身份比较高,正在拱手迎宾,后面应该是身份较低的随侍正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鼓吹图》,电影里的长号角是真的。 忻州 出土的九原岗壁画,最重要的就是这组《升仙图》,描绘的都是出自《山海经》里的神怪。 画面的流动感好强,好像所有的神怪都在御风飞行。 风伯穿得好少,只有个红色丁字裤。 i 九原岗壁画还有一组《狩猎图》,除了马和狗,所有的动物都非常鬼畜。 那只像大老鼠一样的其实是只熊。 好多长得像大老鼠一样的熊,有一只还怒了,站起来了。 大熊被老虎捕获,小熊瑟瑟发抖。 除了壁画, 山西 博物院另一类珍贵馆藏就是青铜器,主要是因为晋国诸侯曾经分封在 山西 。 西周时期的兽形觥,看着牙口很好的样子。 依然是牙口很好的兽行觥,而且这一只看起来很开心。 山西 博物馆的标志,鸟尊,晋国晚期的青铜杰作。 又见雁鱼铜灯。 上过《国家宝藏》的 侯马 盟书,一式两份,一份埋在地下,有点现代合同的意思。 《国家宝藏》的另一位主角, 北魏的木版漆画,上面是列女传,少见的北魏墨迹。 汉 白玉 石棺,属于一位来自大鱼国,名叫虞弘的外国人,如今大鱼国在哪里已经不可考,估计是 中亚,所以从北朝开始就有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原了。 《国家宝藏》的第三期主角,一群戏俑。 北魏时期的石棺,正中坐着墓主人夫妇二人,正对着他们的石壁上刻着一些曲艺表演者,在另一个世界也要热热闹闹。 还展出了清代 平遥 日升昌票号的存折。 我们的领队讲得太好了,到哪里都被一起蹭讲解的人围着哈哈,连保安大哥都推荐其他观众来听我们领队的讲解,他的知识储备真的很丰富,特别了解 山西 的历史,学到了很多东西。 🍜向阳羊汤从 山西 博物馆出来,领队带我们去吃了这家向阳羊汤,两位领队都是 太原 人,店铺里也有不少本地老人自己在吃饭,所以这应该是比较正宗的 太原 味道了吧。 羊汤配有这种饼,可以把饼泡在羊汤里吃,特别好吃,我们几个南方人一点都不会吃不惯,羊汤也不腥,满分好评。 吃饱了饭就要出发去往南禅寺了,正式开始追寻梁思成脚步的晋北古建巡礼。 ⭐️南禅寺:简约质朴的乡间小寺南禅寺是一座乡野小庙,地处偏僻,需要走县道,乡道,穿过村子才能到。而正是因为偏僻的地理位置让它逃过了战火和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 领队很详细地和我们解说了斗拱结构和唐朝早期建筑的特征,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次名词大恶补。 大佛殿里保存有唐代的彩塑,都是珍贵的精品,在 敦煌 以外,这里是唯一能看到唐代彩塑的地方。因为不允许拍照,这里就借用了下旅行社放在公众号上的图片。 附一张源于网络的手绘大佛殿透视图。 离开了南禅寺,我们就继续驱车前往佛光寺,佛光寺位于 五台山 ,但是从 五台山 景区大门走并不能到佛光寺。 感觉晋北许多地区还是有些荒凉的,路况不好,沿街也多为低矮破旧的平房。 在 山西 的公路上总能看到运煤的大货车,这里就是座落着佛光寺的豆村了,没有当地向导还真是找不到啊。 ⭐️佛光寺:隐藏在五台山的古刹一进入佛光寺的庭院,就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周围是翠绿的山脉,雨后的空气清新湿润,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院落里有一座文殊殿,但不是唐代所建,是建筑损毁后金代时复建,这座文殊殿是所有早期建筑中规模最大的配殿,可以从斗拱和梁架看出宋后期的特征。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时分,夕阳将这座金代殿宇的屋檐倒映在了另一面墙上,特别有感觉。 佛光寺的山门特别陡峭,走上一段特别陡峭的石阶,就能看到佛光寺东大殿,这座被梁思成誉为“ 中国第一国宝”的木构古建。 东大殿的规模非常大,面阔七间,进深八椽,相机几乎不能捕捉到它的全貌。相比于南禅寺,佛光寺的斗拱华丽大气了不少,大概也和它的建造于唐末有关。 角落里那个穿淡紫色衬衫的就是我,对比之下足以可见佛光寺东大殿规模之大。 斗拱华丽,出檐深远,据宋朝的《营造法式》,这座大殿使用有一等木材,可见其等级之高。 此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从大殿向远方眺望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度,可以看到远方的山峦和云层间的“佛光”,虽然我们知道这就是物理上的丁达尔现象,不过此时就浪漫一下吧。 大殿内也有很多唐朝彩塑,但是在上个世纪初期由附近村民集资,自发给塑像进行了补色,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失,如今我们已经不能看到唐塑本来的柔和精妙。 附上两幅在《星球研究所》公众号看到的两幅佛光寺东大殿透视图,很好地解构了这座气势磅礴的唐代木构。 佛光寺位于 五台县 的豆村,没有什么条件好的住宿,领队带我们去了 繁峙 县,这座县城位于 恒山 和五台山 之间,算是附近最热闹的地方了。 吃完饭回到酒店以及将近十点,明天我们就会跨越雁门关,古时雁门关外就是塞外了,这么说来我们就即将要离开中原,出塞了。 Day2 朔州应县-大同浑源县-大同市区从 繁峙 县到 应县 ,大概有一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因为高速在修路,我们还正好经过了 广武 明长城。 ⭐️广武长城因为古时晋北这里就是中原和塞外少数民族政权的分界线,所以这里特别多长城。 广武 长城早已被废弃,如今只剩下了土夯。 沿途走了很远,依然能看到远方的 广武 长城。 领队告诉了我们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之所以 广武 长城只剩下土夯,也有人为因素,周围的村民在长城废弃后,就把长城砖掰下来,拿来盖房子了,下面这张图里的屋子就是由长城砖垒成的。 我还挺感慨的,百姓们并不懂什么古迹保护,在他们看来有一陋室可以遮风挡雨才是最重要的。如今天下太平,我们不再需要长城御敌,这些长城砖也算是物尽其用吧。 这条路上我们碰到了特别多大卡车,领队告诉我们这些全都是运煤的货车,因为这条道路是晋煤外送的主要 通道 。 ⭐️应县木塔: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应县 木塔是我此次最期待的古建筑了,我之所以报名这个路线,也是因为它包含 应县 木塔。 当年,梁思成先生亲眼见到这座巨型木塔之后,便给林徽因写信,称赞 应县 木塔为“好到令人叫绝”,“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应县 木塔真是太美了,用语言无法描述的震撼。如今我们能看到这座辽代木塔的华丽斗拱,然而这却有着重大的代价。 一靠近木塔,就能看到成百上千的麻燕在围绕着木塔,它们也是木塔的守护者,帮助除去木头里的蛀虫。 除了建筑本身, 应县 木塔的另一看点就是它的牌匾,第三层写有“释迦塔”的华带为辽代作品, 木塔现在只能进入一层参观,室内不允许拍照,以下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木塔的一层可以看到供养人的画像,他们都来自耶律王朝最有权势的家族,萧家。 应县 木塔原名释迦塔,曾经是佛宫寺的一部分,但是佛宫寺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这座供奉佛祖舍利的木塔,其他部分已经灰飞烟灭。 这幅图是梁思成先生完成测绘工作后手绘的 应县 木塔。 回家以后我买了个 应县 木塔的木制模型自己拼了拼,这个已经是超级简化版了还花了我一天多的时间,希望之后能买到一比一还原的榫卯结构版。 我太喜欢 应县 木塔了,这次回家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古建筑相关的知识,下次再来就会有更多的收获了。 🍜蔡家酒楼参观完 应县 木塔,我们就驱车前往 恒山 脚下的 浑源 县城,县城里有一家很有名的蔡家酒楼,领队和老板是老朋友了,老板的祖辈曾经给 山西 巡抚和阎锡山烧过菜,可以说是大厨世家了。 看着很像梅菜扣肉, 山西 人配着米饭搅开来吃,特别像南方的肉粽。 一直觉着茄子是种很北方的菜,他们的茄子颜色好鲜艳啊。 山西 窝窝头,里面是豆沙,特别实,一个就能顶饱,要掰开来吃。 很推荐这家餐厅,据我们的 山西 本地领队说很正宗的 大同 味道。 ⭐️永安寺:拥有绝美壁画的元代大寺恒山 脚下的这座 浑源 县城地处偏僻,说是一座山野小县也不为过,但是这座县城里却藏着一座元代大寺, 永安 寺。 大殿内有特别多精美的元代壁画,因为大殿常年紧闭大门,因此颜色依然非常鲜艳。壁画包含了道教和佛教的内容,像是连环画一样讲述着一个个故事,下图带水印的也是从旅行社公众号借来的。 这些佛教相关神明的壁画让我想起了 韩国 电影《婆娑河》。 永安 寺的里还有只好可爱的小狼狗,招招手就会过来求抱抱,我们离开 永安 寺的时候它还坐在门槛边目送我们,可惜不能拍照,没能留下它的照片。 ⭐️悬空寺:恒山第一景悬空寺在 恒山 脚下,离 浑源 县城不远,若论年代,它其实是明清时期的晚期建筑,悬空寺始建年代很早,只是千百年来多次重建。 如此陡峭的山壁上竟建起了一座寺庙,听领队介绍说真正承重的并不是这些平行于山壁的长柱,每个楼阁都有垂直于山壁的木柱嵌入山壁,这样才能保证整体楼房的牢固。 听说旺季的时候排队登寺庙都要一个多小时,但是我们去的时候相当于包场了,完全没人。 悬空寺的三座楼阁就是用这样只容一人通过的走廊连接,估计恐高的人在上面走要腿软。 悬空寺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包括佛教,道教和儒家。建筑内部有许多彩塑,依然都不能拍照,所以依然是从网上借来的图。 殿内有非常多悬浮的壁雕,颜色华丽,复杂精巧,打造出重峦叠嶂的仙境。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浮雕的头部都没有了,听领队介绍这是在曾经的特殊年代时,被红小兵损坏的。 参观完悬空寺我们就继续前往 大同 市区。 🍜凤临阁烧麦馆入住酒店后,我们就准备出去吃个晚饭,同行的两个伙伴找到了一家叫做凤临阁的烧麦馆,说是慈禧老佛爷当年逃难的时候曾经在这里用餐。 来凤 临阁必点的就是烧卖,我们点了个什锦的,他们做的烧麦都像一朵花一样,我中奖吃到一个当地特色的兔肉烧麦,我好残忍,我吃兔兔了。 塞外特色饮品沙棘汁,想到了《如懿传》里寒香见爱喝的沙棘茶。 总体来说,凤临阁还是挺重口的,不太符合南方人的口味,来尝个新鲜还是可以的。 ⭐️大同古城墙从凤临阁出来就可以逛逛 大同 古城墙和墙内的古城。 大同 的鼓楼,想起了 西安 马路中间的鼓楼,是不是每个历史古城都有这么个鼓楼呢。 古城亮灯以后夜景还不错,人也不多,挺多本地人在这里散步。 古城晚上有很多摆摊的,看到 个旧 书摊有很多有意思的书,我花了30块买了本,然而回头在孔夫子上搜同款才10块,心疼啊。 Day3 云冈-大同-太原第三天是研学团的最后一天,这一 天全 部都在 大同 市区,首先就是此次最重磅的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北魏艺术的殿堂说到石窟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 敦煌 ,我也曾经去看过 敦煌 ,我认为云冈石窟不输 敦煌 。 敦煌 代表着盛唐,而云冈则是由鲜卑皇族拓跋氏建造的一座佛教圣殿。 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政教合一的见证,因为拓跋氏是少数民族鲜卑人,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佛教能够帮助他们统治中原汉人。 代表着另一位北魏皇帝的大佛像,云冈石窟这些露天的佛像都是可以拍照的。 大同 名片,这位露天大佛塑造的是开创了云冈石窟的皇帝, 文成 帝拓跋濬。 一般情况下,室内洞窟都是不能拍照的,不过那天我们又沾光了,有个领导团来学习,在询问了保安后,保安允许我们不开闪光灯拍几张。 除了主尊大佛,洞窟四壁都雕刻了满满的佛龛,有很多都是双佛,这有一定的政治隐喻,传奇的冯太后曾经把持朝政,与孝文帝共同治国,双佛对坐也是在影射这种现象。 华丽的藻井,满满地刻着向各个方向飞翔的飞天。 领导学习团走了以后,我们也不能再继续拍照了。 最后附上一张“白佛爷”的合照,我们参观云冈石窟的时候天降暴雨,洞窟里比室外还低个几度,穿短袖的我被冻得一直发抖。 云冈石窟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它由少数民族鲜卑人主持开凿,比 敦煌 的时代更加悠久,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并欣赏。 🍜东方刀削面这天雨下得特别大,虽然是夏天,气温却变得很低,中午来碗热腾腾的刀削面。刀削面也是 大同 的特色食品,大家都喜欢加三件套,卤蛋,豆干和肉丸子。 ⭐️华严寺:辽金巨刹剩下的两座古建都属于辽金时代,古时 大同 在雁门关以北,属于塞外,所以它留存的建筑也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建立。 进入山门,首先是上华严寺,穿过几座现代仿古建筑,就到了这座金代重修的大雄宝殿,真真能称得上巨刹,面阔达到了九间,相机根本无法捕捉到它的全貌。 登上一旁的华塔才能看到大雄宝殿的全貌,屋顶上的两座鸱吻高达4.5米,有两个姚明那么高。 大殿里依然不能拍照,以下彩塑照片来自网络。大殿内的彩塑为明清时期塑造的二十诸天,领队告诉我们,明清塑像技艺为历朝历代最差,颜色鲜艳,但是线条僵硬,并无神韵。 从衣物飘带的塑造就可以看出明清和早期的差异,灵动全无,完全没有“潮衣出水”或者“吴带衣飘”的轻盈优雅。这是因为明清时期多位中央集权的高压政策,工匠们更多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并不会加入自己的艺术创作。 登上华严塔,可以俯瞰整座华严寺,远方是 大同 古城墙,近处是层层叠叠的殿宇,此时雨渐渐小了,在高处吹着湿润的微风,很美。 接着到了下华严寺,这里有一座更加古老的建筑,为辽代契丹人所建的薄伽教藏,主要是用于储存经书。 薄伽教藏规模并不大,为辽代小木作的代表,因为年代较早,形制古朴,和华丽大气的大雄宝殿明显不同。 殿内有很多珍贵的辽代彩塑,不可以拍照,因此下面两张图片来自网络,可以看到这些塑像明显比大雄宝殿里的明清塑像技巧高超了不少,特别是飘带,仿佛不是泥塑,而是真实的丝绸。 华严寺最著名的就是这尊合掌露齿 菩萨 了,还曾经用他的形象发行过邮票, 菩萨 露齿微笑,细看还有两个酒窝,和善还带点活泼。 雨中的华严寺,宁静美好,如果下次我自己来,我一定要再自己多坐一会,再细细欣赏下辽金建筑的结构和记忆高超的辽代彩塑。 ⭐️善化寺:斗拱似莲花绽放华严寺不远处就是善化寺,善化寺门口有一处 九龙 壁,是明朝分封在 大同 的藩王所拥有, 大同 还有一处更华丽的 九龙 壁,只是近期不开放。 善化寺也是辽代契丹人所建,但后期遭毁坏,在金代复建。 善化寺的三圣殿的斗拱尤其特别,用作装饰的补间铺作巨大华丽,梁思成先生应该是更喜欢古朴简约的唐风,因此觉得这样的斗拱设计非常臃肿繁琐。 时代越往后,斗拱从原来的实用性更偏向于装饰性,三圣殿的华丽斗拱是否美观也是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它是美的,也许它让整体建筑显得有限局促,但是单看斗拱,真的很像一朵盛放的莲花。 华丽的斗拱,以及屋角的小兽。 大殿内有辽代的二十四诸天彩塑(图片源自网络),其中一些经过了后世的补绘(左),失去了神韵,留存原貌的彩塑(中)就显得自然流畅得多。 远处的普贤阁,雨停了,麻燕也开始在古建筑周围聚集。 善化寺是这次“长城内外”的最后一站,离开后我们就开始返回 太原 , 大同 到 太原 大概要两个半小时。 Day4 太原-回程这天就要离开 太原 了,因为订的机票是下午一点半,我准备利用剩下的半天去看一下晋祠。 ⭐️晋祠终于,来到了晋祠大门,穿过东大门,还要再走二十分钟左右才能到检票口,这个设计真是神了。 从东门到检票口这一段全部是现代仿古建筑,一直会有人问要不要讲解,没必要听,真正的精华都在检票之后。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过了检票口,比较好的是每一处古建筑都有个二维码可以用来扫码听讲解。首先看到的就是这个水镜台,曾是古时的戏台。 有一座关帝庙,供奉的是关羽,与常见的红脸关公不同,这里的关公像是黄脸的,这是因为关羽是 山西人,所以这里的塑像是他最初的样子。 之所以叫晋祠是这里有一座唐叔虞祠,供奉的是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 唐叔虞祠有非常多精美的木刻装饰。 这里没有禁止拍摄的标志,应该是可以拍照的。 唐叔虞祠拥有一组珍贵的元代奏乐俑,很像我们以前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元代人形象啊,额头非常饱满。 元代审美还是在线的,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是这些塑像依然很清雅。 晋祠有三座最重要的古建筑,全部都在中轴线上,首先就是这座建于金代的献殿。 讲解介绍说,这座献殿虽为金代建筑,但在构架上依然保有宋代的风格。 穿过献殿就是鱼沼飞梁和巨大的圣母殿。 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木质盘龙。 圣母殿是比较珍贵的文物,因此殿内不可以拍照,殿内还有宋代侍女彩塑,都是清瘦淡雅的形象,非常符合宋朝时的审美了。 不能拍大殿内,只能记录下殿前的牌匾和木构了。 圣母殿旁还有一座小殿,俗称“奶奶庙”,供奉的是送子观音。 在高处可以俯瞰到圣母殿的屋顶,经过百年岁月的洗礼,蓝色的琉璃瓦依然鲜艳。 圣母殿附近还有一处善利泉,始建于北齐,明末被毁,现在看到的是清朝复建,不过我觉得它的屋顶很美。 夏日,晋祠的莲花开得正好。 圣母殿门口还有一棵三千多岁的柏树,据说是周朝时期植下,曾经圣母殿的另一侧还有一棵同岁的老柏树,只是以前的村民因为迷信砍掉了。 晋祠保留了宋、金、元、明、清吴朝古建,十分珍贵,前段时间《清华人文》还来这里直播了,可惜我马上要去赶飞机,参观得不够仔细,下次我一定会再来的。 结语坐上了回 福州 的飞机,四天三晚的 山西 旅行结束了,我也算是走过很多地方了,很少会有这样一个省份会让我这么留恋,古建筑的魅力是无穷的,曾经我对古建一无所知,但是现在我忍不住想要更加了解它。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