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感所致三焦病变治要总结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2-21

吾师通过对前人经验的系统研究、总结,并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历验所得,从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对三焦病变的治疗要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1)外感所致三焦病变治疗要点
吾师继承前人研究成果,把外感所致三焦病变概括为和解表里、分消上下、宣透膜原三法,并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医方各一个,理明用简,使学者有法可循,有方可用,堪称两全。
①邪郁三焦,膜腠气滞,和解表里。
此法适用于邪从表入而郁于三焦。
他认为,凡邪从表入而犯及三焦者,多因正气不足,邪气才得乘虚内逼,邪正相争是矛盾的焦点,治疗上理应助正祛邪。在邪正相争而又相持的过程中,既有酿为寒热往来的半表之邪存在,又有发为口苦、咽干、心烦的半里之热郁成,必须表里同治,寒温并用。还有清阳不升之郁冒昏眩及浊阴不降之干呕、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故当升降并调。这就是和解表里法的具体运用原则。
最能充分体现这一治法的医方莫过于小柴胡汤。本方有柴胡疏散半表之邪,又有黄芩清泄里热,是表里同治;有柴胡、黄芩之寒凉以清解郁热,又有半夏、生姜之温经化饮降逆,是寒温并用;有柴胡、人参鼓舞发越清阳,又有半夏降泄浊阴,是升降同施;有人参、大枣、甘草益气扶正,又有柴、芩、姜、夏等祛邪,是邪正兼顾。全方融和解表里、平调寒热、升清降浊、扶正祛邪为一体,故可三焦通治。
经历代医家以及吾师自身的临床验证,本方无论是用治上焦气郁津凝的咳悸、昏、眩,还是中焦气机逆乱的食少干呕、呃逆胸胁苦满,或下焦气郁津凝的疼痛、尿少,均疗效卓著。因而成为最优秀的和解少阳总方。
②秽邪中阻,内郁膜腠,分消上下。
此法主要适用于邪从口鼻而入犯及三焦者。
吾师认为,凡邪从口鼻而犯及三焦者,多影响津液流通,阻碍阳气宣发,郁结化热而成湿热之象。湿为阴邪,治宜芳化渗利;热为阳邪,治宜清解宣散。化利湿浊是调理自身的生理功能;清宣热邪是消除外来的致病因素和发越自身的阳气。这种既化利又清宣的治疗方法,不仅能兼顾湿热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而且有上清下渗之功,故称上下分消法。
蒿芩清胆汤是体现这一治法的优秀范例。本方黄芩、青黛、竹茹清泄肝胆之热,青蒿清透少阳之邪,使膜腠郁热有外出之路,四药功在清热透邪,此清上之治也;陈皮、枳实行气化浊,半夏燥湿祛痰,三药功在恢复脾运,此调中之治也;茯苓、滑石淡渗利湿,二药导引湿浊从小便而去,此下夺之治也。全方在结构上既有消除病因,解其郁热的清热药,又有恢复少阳三焦津气流通的行气祛痰药,虽侧重于清泄胆热,仍不失为上下分消法的代表医方。
③邪毒阻滞,膜腠壅闭,宣透膜原
此法主要适用于疫毒之邪客于膜原者。
吾师指出:凡疫毒之邪客于膜原者,多致膜腠壅滞,秽浊阻遏营卫运行之机,阳气不能敷布体表,则恶寒战栗,思近烈火,治疗以宣透膜原,决其壅滞以疏畅三焦,使秽浊去则膜腠通利,气津流行,营卫和而诸症自解。
体现这一治法的优秀医方为达原饮。方中厚朴苦温燥湿,下气消痰;草果燥湿化浊,芳香辟秽;槟榔消谷利水,破气行痰,三药直达膜腠以宣通壅滞,能使秽浊之邪速溃。俾湿浊去则膜腠通利,膜腠通利则气液流行敷布无碍,气液流行敷布无碍则浊阴散而抑遏之势去,阳气布张而升发之机复,寒战高热、头痛烦躁诸症亦随之而愈。至于其余诸药在本方中的作用,则正如吴又可在《瘟疫论》中所析:“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为调和之剂。”由于此方以辛温燥烈药物治疫毒之邪伏于膜腠之证,最能从根本上解决阳为湿遏这一核心矛盾,且又辅以滋阴清热、调中和营之品,兼顾郁热熏蒸、营阴耗损的矛盾,主次兼顾而又主次分明,故为宣透膜原之奇效良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