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看台982 | 林继宗:江湖遠逝金庸夢

 海陆物语 2020-12-07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者簡介】林繼宗,男,中國學術發展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潮人文學藝術協會會長,國際潮人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中國散文網創作委員會副主席,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學術顧問,美國風笛詩社成員,廣東潮汕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家》簽約作家,中華詩詞博士,原廣東省作家協會理事、汕頭市作家協會主席,潮汕星河獎基金會名譽會長。已經出版各類文學專著21部,共1029萬字。先後獲得全國大型徵文活動優秀系列長篇小說一等獎、中國散文精英獎、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年會一等獎、秦牧散文獎等國際、全國、省部級等各類文學獎91項。 

江湖遠逝金庸夢

·林繼宗

據香港《明報》報導,《明報》創辦人、著名作家查良鏞(又名金庸)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基於金庸先生已“被逝世多次”,我自然非常希望這是假的。可是, 多位文化界朋友證實,噩耗為真。多少話欲說還休!

金庸先生走了, 其時明月在天,樹巔烏鴉呀啊而鳴,友人再也忍耐不住,淚珠奪眶而出。正是:“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複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金庸先生乃是雁薇女史極心儀之文壇巨擘,女史對其離世深感遺憾,望其一路好走。查先生離世當天,她匆忙撰詩一首以表悼念——俠士縱橫——悼金庸:書劍初融少女心/神鵰俠侶夢中尋/雪山迭嶂飛狐闖/白馬西風冷嘨吟/碧血恩仇揮慧劍/天龍愛恨付知音/英雄大漠將鵰射/鹿鼎清宮把敵擒/笑傲江湖拋鄙俗/倚天荒島結同襟/風雲俠客紅塵了/緗帙長留絕古今。

雁薇女史巧將查先生全部著作嵌入而成為悼詞。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有一部不在其中,便是《越女劍》。

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

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他和金庸是同事,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瞭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寫作。他將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即為筆名金庸。《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該書一炮而紅。

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雕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80年代初,廣州一家雜誌開始連載《射雕英雄傳》,金庸的武俠小說正式進入內地。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影視劇,可能也直接或者間接影響著你的生活。

雖然作家王朔曾批評金庸小說是現代社會四大俗之一(還包括成龍電影、瓊瑤電視劇和四大天王),但金庸倒不覺得這是壞的批評,他說“俗”就是接近很多人,或者很多人喜歡她。

確實如此,金庸的武俠小說受到了社會各階層讀者的歡迎,他曾獲得了兩岸三地最高領導人的接見,也被普通的男女老少所喜愛。

1972年,《鹿鼎記》連載結束,金庸宣佈封筆時,不少讀者為之遺憾。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的一個書香世家,1948年移居香港 。海甯查家在當地是數一數二的世家望族。在查家祠堂內的幾十個牌匾上,記錄著族中的功名人士,其中官至翰林的並不鮮見,當時稱為“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

在書香世家的薰陶下,金庸度過了安逸的童年時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3歲的金庸隨學校南下,開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由安至危、由富到困,但金庸沒有在顛簸流離中頹廢沮喪。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于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從1985年起,金庸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2000年,金庸獲得大紫荊勳章。2009年9月,他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

1959年,35歲的金庸創辦《明報》。他說:“我辦《明報》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主持公正,把事實真相告訴給讀者。”

他的社評文章,高峰期每日一篇,他的武俠小說,幾乎也是以日更的節奏推進,數十年間無間斷。當年《天龍八部》在《明報》連載時,金庸曾數次離港外遊。小說連載不能斷,他便請好友倪匡代筆。在小說第89回中,阿紫的雙眼被丁春秋戳瞎,這個情節其實是倪匡寫的。後來,金庸則以換眼治療情節讓阿紫複明瞭。

一手寫武俠,一手寫社評。30年時間,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而這份報紙開辦之初,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困難時,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說,“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金庸一生經歷極為豐富,獲頒榮銜甚多。他是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新聞學家、學者、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是華人文化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等等。他見證了當代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

1972年,金庸封筆;1989年,《明報》創刊三十周年的日子,金庸卸任社長職務;90年代,金庸將《明報》集團賣給商人,退出商界;2007年,金庸辭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職務……

在完成了一次次謝幕後,這次,他真的徹底謝幕了,退出江湖了。

兒女情長今猶在,江湖俠骨已無多------

金庸已逝,江湖已遠。

 江湖遠逝金庸夢------

我年輕時候就開始關注金庸先生及其作品了。當時的居民區附近,有很多借錄影帶的小店,生意非常火爆。我欣賞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射雕英雄傳》《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雕俠侶》等,陸陸續續借回家看。 有些劇情,我反復地看,看得倒背如流,還找出和原著小說的異同……

我認真比較幾位武俠作家,覺得梁羽生古樸生動,古龍靈氣彰顯,而金庸比較大氣精煉,雅俗共賞。

有位很有思想家氣質的企業家,寫了很多段對金庸先生的評議。他深諳中國傳統《易經》與當代源自西方的區塊鏈技術的暗合,對於金庸先生,談得很深入,很有獨立思考。

 他的評語當挽語:金庸骨子裡的歷史觀就是社會達尓文主義(進化論或同化論)。筆法學孔丘,就是預設價值觀(春秋大義),隨“義"而編的歷史虛無主義。

金庸的作品影響了整個華文世界。同時,他又是香港創刊於1959年、頗有政治思想鋒芒的《明報》社社長、主編,在海峽兩岸及海內外有著重大的影響力。鄧小平新時期第一個接見的香港同胞就是他,而且又談的是臺灣回歸等問題,這是意味深長的。後來中央正式明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策,香港、澳門問題迎刃而解。

金庸後來成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成員,也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他與董建華的父親董浩雲關係密切,與董建華也是惺惺相惜。1996年左右,特區行政長官之人事問題成了熱點,有人說金庸會參與候選,有意出任首任行政長官。金庸得知這樣的傳言哈哈一笑,實際上,他一開始就推薦並看好董建華出任首任特區行政長官。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金庸在武俠小說中寫盡人間的悲歡離合、恩怨情仇。他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說過:“我的婚姻不理想,我離了好多次婚。”

金庸與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的愛情萌芽於1947年的杭州,那時他在《東南日報》工作。金庸第一次登門拜訪杜家,邂逅了17歲的杜家小姐杜冶芬。金庸後來成了杜家常客,與情竇初開的杜小姐雙雙墜入愛河。當年10月他們在上海舉辦了婚禮。婚後杜冶芬隨金庸去了香港。杜冶芬在香港的幾年,金庸忙於工作,沒時間陪她,她一個人在家寂寞無聊,生活過得不愉快。最後她獨自回了內地,兩人辦理了離婚手續。

金庸的第二次婚姻,是和才女朱玫締結的。朱玫新聞記者出身,美麗能幹,懂英語,比他年輕十一歲。兩人相戀時,金庸還在《大公報》。在長達20多年的婚姻裡,兩人可謂共同度過了人生最好的時光,這段時光,也是他們事業由最艱難走向最輝煌的時光。他們的大兒子查傳俠出生之後,金庸創辦《明報》,篳路藍縷,備嘗艱辛。朱玫與他患難與共,成為最早也是唯一的女記者。那確實是一段令人難忘的相濡以沫的歷史。《明報月刊》初創時期,金庸日夜忙個不停,那時他們已有二男二女,朱玫除了照顧孩子,每天還要給他送飯。

 結婚初期,朱玫身為英倫大學新聞系畢業的記者,一手協助金庸辦明報,一手撫育剛剛出生的幼孩,她前後生育了四個子女,同時還不間隙地為明報撰寫大量的新聞稿件和時評。最困難的時候,她左手抱著孩子,右手還在趕稿。朱玫很能幹,對工作很認真,甚至有點固執,夫妻時常因為工作大吵,或許傷了金庸的自尊心,於是金庸出現了婚外情。金庸與朱玫離婚,得不到好朋友們的諒解。近三十年的攜手共度,抵不過一個男人臨老墜入花叢的色心大動,也抵不過一個咖啡店女侍的青春機黠。


五十多歲的金庸時常在明報附近的一家咖啡廳用餐。他在報館做得累了,就去飲杯咖啡。一日,金庸又如常去這間餐廳喝咖啡。那天,金庸剛與朱玫吵過一架,正失意至極,就到那家酒店悶坐。金庸引起了年輕貌美的女侍林姑娘的注意。林姑娘想請失意的男人吃碗面,而那失意的男人也因此注意上了林姑娘。一見鍾情,二人四目,相投互吸。林姑娘問他是不是金庸?他說是,兩人就閒聊了數句。結帳時,金庸額外給林姑娘十元小費。林姑娘當然受寵若驚,因為按當時物價,十元不是小數目,林姑娘立即截住金庸,要將十元還給他,說:“文人賺錢不容易,所以不能收這麼多小費。”金庸感歎一個貧賤的女侍如此不貪財,於是公佈身份,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兩人從此熱絡起來。16歲的林姑娘很快成了金庸的情人,兩人在跑馬地附近租巢同居。而依然在明報工作的朱玫,卻是最後一個知道丈夫姦情的人。

 金庸共有四個子女,兩男兩女。長子查傳俠,次子查傳倜,長女查傳詩,次女查傳訥,都是金先生與前妻朱玫所生。在金庸的兒女中,大兒子查傳俠大概是最具有父親遺傳基因的孩子了。傳俠還在牙牙學語時,金庸就開始教他《三字經》。傳俠4歲時能背誦全本《三字經》,6歲時背誦《增廣賢文》,大家都叫他“小神童”。

朱玫的人生已經毫無希望,終究沒有從這一次打擊中恢復過來。長子早逝,丈夫背叛,年過五十的她,人生如何重建?她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治療人生創傷。
  她獨自冷清地過了一段時間,對人,始終不訴苦。幾年後,61歲的朱玫因癌症在香港去世,死的時候,連死亡通知書醫院都不知道該送往何方。

有記者問及金庸和第三任太太林樂怡“怎樣維繫良好的夫妻關係”?他坦言:“也沒什麼。平時她什麼都很遷就我,到她發脾氣時,我便忍住不回嘴。跟她的關係不算特別成功,又不算很失敗,和普通夫妻一樣啦。”

金庸拿出大筆金錢,送那小嬌妻去澳洲留學,好歹鍍了一層金。此後,常常隨身攜帶這個美人,周遊列國。

著名紅學家馮其庸曾評價金庸小說的社會內容和文學成就,認為研究金庸小說可稱為金學。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只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竟若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啦……

至今,與《滄海一聲笑》有關的先生已走了三位:黃沾、羅文、金庸。

滄海笑絕辭金庸,人間不再俠客島。

江湖遠逝金庸夢------


你可能会读

拆字做人——太精辟

204名中央委员,只有她是“高中毕业生”

南昌起义领导人在陆丰没有一个被捕被杀

碣石面皮恶如雷公

有一种“二货”叫摄影师

看看这群甲子人,竟敢大闹CCTV!

发生在纽约街头的视频

潮州歌册《英台行嫁》点击超过50万

如果被突然袭击,全景展示中国军力震撼反击

美国纪录片《鸟瞰中国》,美哭了全球华人

这张“ 吸奶照 ”火了 !

人民日报:退步与向前

书法的自杀与他杀

常怀敬畏之心 学做谦卑之人

痛风一个小方子,一天见效,太棒了

一个塑料瓶搞定膝盖疼痛!赶紧给爸妈看看吧!

文学看台981 | 海丰鸿运达诗会【杨永超蔡春梅陈少平卓临江林雪儿杨永可林志华王万然】

文学看台980 | 文化之旅153:遮浪岛一撇一捺的神奇【沈洛羊林小冰叶子绿洪天丽温水义黄柳军郑新派陈小坚】

文学看台979 | 钟淡担心就在品赏小米香味之时会否引来抡劫和横祸

文学看台978 | 刘洁瑜笔下的警嫂天天为植物人丈夫说梦

文学看台977 | 张鸿的甲子担山担

文学看台976 | 汕尾报的一篇报道救了一名老板的命

文学看台975 | 吴庭苇的父亲是一个谜

文学看台974 | 《人民文学》著名作家采风团汕尾行

文学看台973 | 文化之旅152: 红楼,血染成的高楼【陈辚张佩兰沈洛羊王映婵王万然陈俊杰】

文学看台972 | 戴运辉在十字路口碰到的那些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